首頁 資訊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9日 04:54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立足幼兒師范院校藝術(shù)教育的教學實際,從課程設置出發(fā),結(jié)合健康教育學科的特點和學前兒童的生長和認知特點,基于對健康的最新認識,在教育部頒發(fā)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引領下,依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著重介紹了健康的一般理論和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內(nèi)容;從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育等方面闡述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組織形式以及應當注意的問題。最后介紹了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評價機制和具體方法。另外,《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安排了許多學前健康教育領域的真實、生動、有趣的案例,供學習者分析、思考與借鑒。 [1-2]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既可供幼兒師范學校三年制、五年制學生使用,兼顧高等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也可用于幼兒園教師繼續(xù)教育和進修的培訓教材。 [2]

第一章 健康概述

第一節(jié) 健康教育

一、 健康的含義

二、 健康的標志

三、 健康教育的含義

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

一、 嬰幼兒健康教育的意義

二、 幼兒健康教育的意義

三、 幼兒健康的標志

四、 影響幼兒健康的因素

第二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嬰兒健康教育的目標和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

一、 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

二、 各年齡班具體的健康教育目標

第三節(jié) 幼兒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一、 幼兒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二、 選擇幼兒健康教育內(nèi)容應注意的問題

三、 實施幼兒健康教育應遵循的原則

第三章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的內(nèi)容

一、 0—3歲嬰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的內(nèi)容

二、 0—3歲嬰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的方法

三、 3—6歲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的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的組織形式

一、 幼兒身體保健教育的組織形式

二、 幼兒身體保健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jié) 幼兒易患身體疾病的表現(xiàn)及預防

一、 佝僂病

二、 肥胖病

三、 近視

四、 弱視

五、 齲齒

六、 蛔蟲病

第四章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節(jié)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

一、 幫助幼兒學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

二、 幫助幼兒學習社會交往技能

三、 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 對幼兒進行初步的性教育

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

一、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

二、 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三、 學前兒童易患心理疾病的表現(xiàn)及對策

第五章 學前兒童體育

第一節(jié) 0—3歲嬰幼兒身體運動發(fā)展與開發(fā)訓練

一、 0—3歲嬰幼兒動作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

二、 嬰幼兒游戲活動方案

三、 嬰兒體操

第二節(jié) 幼兒體育活動目標

一、 幼兒體育活動的總目標

二、 幼兒體育的年齡階段目標

三、 具體體育活動目標的制定

第三節(jié) 幼兒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與方法

一、 幼兒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

二、 幼兒體育活動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jié) 幼兒體育活動的設計

一、 幼兒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

二、 幼兒體育活動應遵循的規(guī)律

三、 幼兒體育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第六章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

第一節(jié) 教育評價概述

一、 教育評價的含義

二、 學前教育評價概述

第二節(jié)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

一、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含義

二、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原則

三、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內(nèi)容

四、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方案的編制

五、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評價的組織與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2]

1903年是中國人獨立設置幼稚園的開端,為促進幼兒教育的發(fā)展,幼兒師范教育也走上中國教育的大舞臺。幼兒師范教育誕生初期,師資、課程、教材均仰給于國外,但前輩幼師人從未停止過中國化、科學化幼師教育的探索,他們的不懈努力成為我們今天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新中國成立以后,幼兒師范教育獲得了新生,一批獨立設置的幼兒師范學校逐步成為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基地,特別是《幼兒師范學校教學計劃》的頒布,使新生的幼師教育在課程和教材領域開始走向規(guī)范化。經(jīng)歷了“文革”大風暴之后,幼兒師范教育再次煥發(fā)青春。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教育部審定并出版了全國幼兒師范學校通用教材和培訓教材,為恢復和發(fā)展幼兒師范教育,規(guī)范幼教師資培養(yǎng)、培訓規(guī)格和標準,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幼教師資學歷層次上移成為大趨勢,幼兒師范教育也基本完成從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過渡,大部分三年制幼兒師范學?;蚋臑槲迥曛?,或并入高師設置學前教育系,原有的教材體系已不能適應辦學要求,適應??茖哟斡變簬煼督逃掳l(fā)展的教材體系成為“空白點”。正是由于新教材的空缺,使得相當一部分學校只能沿用舊教材,或選擇高師本科教材,甚至采用小學教育專業(yè)或高中教材,而這顯然不符合幼兒師范教育發(fā)展的自身規(guī)律和培養(yǎng)目標。教材問題成為制約幼兒師范教育培養(yǎng)目標實現(xiàn)的一個“瓶頸”。

教材是實施課程標準的基本工具。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對于教材功能的認識已發(fā)生深刻變革,教材不是“規(guī)范”和“控制”教學的工具,為教學服務是對其根本功能的重新定位。教材既承載知識和技能,更滲透思維方法的給予、認知結(jié)構(gòu)的優(yōu)化、實踐能力的形成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在幼兒師范教育實現(xiàn)大專化的進程中,適時編寫出版一套代表學前教育發(fā)展方向、體現(xiàn)幼教新理念、新思維和反映課程改革新成果的幼師系列教材,無疑將會為新時代的幼兒師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2003年,正值中國幼兒教育百年慶典,一批長期工作在第一線的幼兒師范教育工作者,共聚上海,商討教材建設問題,并達成編寫五年制幼師新教材的意向。 [2]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活。

上述總目標體現(xiàn)了三個方面的價值取向。第一,身心和諧。幼兒健康應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幼兒的身體健康以發(fā)育健全、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要特征;幼兒的心理健康以情緒愉快、適應集體生活為主要特征。由于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幼兒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因此有的目標如“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義的衛(wèi)生習慣,也包含沒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義的問題行為,只有身心和諧發(fā)展才能真正既保證身體的健康又保證心理的健康。第二,保護與鍛煉并重。目標既重視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識提高保護自身的能力,又強調(diào)通過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zhì)。其中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并提高相應技能是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標,培養(yǎng)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是體育鍛煉的主要目標。第三,注重健康行為的形成。對于健康心理學家以及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莫過于如何鼓勵、說服甚至迫使人們養(yǎng)成健康有益的行為習慣。因此,雖然提高幼兒的健康意識、改善幼兒的健康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的健康行為都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但幼兒健康行為的養(yǎng)成被視為幼兒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探討幼兒健康行為建立、改變和鞏固的一般規(guī)律是幼兒健康教育研究的重點。

二、各年齡班具體的健康教育目標

小、中、大各年齡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各有其典型特征,幼兒健康教育目標的制定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征,對3-6歲的幼兒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例如,在進餐方面,對小班幼兒的要求是“喜歡自己進餐,愛吃各種食物”,中班是“學會使用筷子,正確使用餐巾,愛吃各種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大班的要求則是“動手整理自己的生活場所,養(yǎng)成良好文明進餐習慣,對食物的營養(yǎng)有初步的認識,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飲食的意識”。體現(xiàn)出低年齡階段目標是高年齡階段目標的基礎,高年齡階段目標是低年齡階段目標的延伸和發(fā)展;同時,各午齡班幼兒健康教育目標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呈螺旋式上升的趨勢。

(一)小班

1.學習洗手、洗臉、整理衣物,喜歡自己進餐、人廁、入睡,有一定的獨立性,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

2.了解自己身體各種感官及功能,知道身體不舒服時要告訴成人,樂于接受疾病的治療。愛吃各種食物。接受成人有關的提示,學習避開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與人交往,知道輪流玩,初步體驗與老師、小朋友相處、共同游戲的樂趣。

4.愉快地參加戶外活動,在有趣的游戲中充分鍛煉,自然協(xié)調(diào)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鉆、投擲、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

(二)中班

1.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使用筷子,獨立有次序地穿脫、整理衣物、鞋襪和床鋪,正確使用手絹、毛巾(餐巾)、便紙等,有做事的成功感。

2.了解自己身體的主要器官及功能,樂意配合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愛吃各種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在活動中學會保護自己,對危險的標志與信號能做出及時的反應。

3.主動與人交往,會使用禮貌用語,能與同伴合作,會謙讓,能感受同伴的喜與憂。愿意參加各類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初步學習簡單評價與同伴的行為。 [2]

相關知識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目標、內(nèi)容與指導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doc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論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課件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ppt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
學前兒童家庭科學教育的實施現(xiàn)狀與指導策略
兒童心理健康納入家庭教育指導
學齡前兒童教育
學齡前兒童教育指南

網(wǎng)址: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活動指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931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