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人打完籃球后吃肯德基就會變瘦
關注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為了減肥才選擇打籃球的。作為一個“瘦干狼”,青春期長期保持180cm,不到65kg的低體重的小編,無法體會有些人抱怨的“喝口水都胖”...
不過,如果你是一個為了減肥而選擇籃球的選手,小編還是要恭喜你。從運動的角度上來說,籃球這項運動是一個完美的“有氧+無氧運動”的結合體。在我們打球時,我們會奔跑,傳球,滑步防守——這些都屬于有氧運動的范疇;而在我們拼搶籃板,躍起投籃,做出搶斷的瞬間,對爆發(fā)力的要求又自然而然地迫使我們進入無氧運動的節(jié)奏...
▲這就是為什么NBA球員們都“盤靚條順”
因此,從運動的角度上來說,只要你拼命打球不偷懶,那么打籃球是消耗熱量,甩掉脂肪的絕佳選擇。
然而,在健身界有句老話兒,叫做“三分練、七分吃”。不管你是為了增肌還是減脂,運動過后的飲食往往比運動本身更重要。好比說,胖子甲和胖子乙在外場一對一兩個小時后,胖子甲選擇和胖子丙、丁外出吃燒烤,羊肉串肥腰啤酒二鍋頭一應俱全,邊吃邊喝還邊以“沒關系沒關系反正今天已經(jīng)運動了”來安慰自己。反觀胖子乙,回家后粗茶淡飯黃瓜配西紅柿,那么胖子乙的減肥速度顯然會更快一些。
▲一頓健身餐
然而我們今天的問題,卻沒有那么簡單。假設上述兩位胖子兄在打球后一起相約麥當勞,但是短短半年后,胖子乙還是生生瘦下去50斤...
你敢信???
先看看這張照片:
這位外國仁兄在保持規(guī)律運動和控制熱量攝入的情況下,在短短六個月內減掉了61磅,相當于55斤的體重,
而最可怕的是:大哥這六個月,一天三頓頓頓麥當勞!
但麥當勞是麥當勞,人家可不瞎吃。咱們依然說回剛剛的甲和乙,我們先看一下甲的點餐:
▼胖子甲點餐片段
好了嚴肅一點,胖子甲吃不了這么多,看看他真實的菜單:
一份麥辣雞腿漢堡套餐,薯條加大,可樂加大
一份麥辣雞翅
一份奶昔
一份蘋果派甜食
很多么?其實也不算。對于一個正常男性來說,這樣的分量剛剛好,考慮到他是個胖子,甲兄弟吃完后甚至不會產(chǎn)生飽腹感。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乙兄的點單:
一份板燒雞腿堡套餐,薯條不吃,可樂換成黑咖啡
一份單層吉士漢堡,不要醬料
一杯冰水佐餐
相比之于甲兄,乙兄的點單其實并不算少??紤]到他還多點了一份漢堡,射入了額外的碳水化合物...講道理,明明應該是乙兄更長肉嘛!
那么問題出在哪里?
我們應該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在增肌減脂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多攝入蛋白質、高質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少攝入糖類、油類、脂肪類等高熱量食物。
首先比對二人的主餐,麥辣雞腿堡在炸制的時候是裹上麩皮,高溫油炸而成的,這類“經(jīng)典炸制品”包含了大量的油,是熱量最高的食物,在減肥期間應該堅決杜絕(麥辣雞翅道理也是一樣)
反觀板燒雞腿堡,不但避免了炸制過程,在烹調時也采用的“先蒸后烤”(至少在廣告中是這么說的),熱量大大降低,而雞肉本身所富含的蛋白質卻可以被充分攝取。
其次,二人的主餐配菜中,甲兄不但吃了薯條而且還加大。薯條的原料馬鈴薯就是高碳水化合物食品,過油炸后熱量更是爆表;此外,加大杯的可樂富含大量糖分,碳酸飲料也不適合在運動后服用。
反觀乙兄,棄掉了薯條,對黑咖啡的選擇更是一舉兩得:咖啡具有提神的功效,對減脂人群更有吸引力的是——咖啡這東西自帶燃脂效果(親測有效)!在運動前后飲用黑咖啡,會額外促進脂肪燃燒。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自作主張加了大量糖、奶精,那便不管用了。
最后看看二人的甜點。甲兄的奶昔和蘋果派無一不是熱量超高的“垃圾食品”。這么說吧,你越覺得甜,口感細膩誘人的東西,它熱量就越是高,這是因為人類在進化初期急需高熱量食品維持生命,于是在遇到高熱量食品時就會傾向于給它們一個積極的評價和心理暗示——甜。我們生而嗜甜,這是老祖宗留下的,但是一旦過分攝入糖,就會離減肥的道路越來越遠。相比之下,還不如學乙兄干脆多點一份主食果腹來得劃算。
最后,說了那么多,要聲明本文不是給麥當勞做廣告,并且麥當勞的食品也不是增肌減脂的最佳選擇!這點切記,如何更合理的搭配膳食?我想一定是在學習了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后,自己在家烹調,安全方便和美味一舉三得。
但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或者你今天實在是忙(懶)到無法下廚,那么麥當勞也可以成為一種選擇:前提當然是,你的點餐要夠明智。
“此文為看點(趣說體育資訊)原創(chuàng)內容,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