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面對疫情,如何維護身心健康

面對疫情,如何維護身心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4月20日 23:39

一、了解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

有哪些身心反應?

(一)軀體反應

食欲差,惡心,腹部不適,腹瀉,尿頻,出汗,肌肉緊張及發(fā)抖,雙腿乏力,頭痛,頭暈,胸痛,胸悶,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睡眠差(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多夢且多惡夢)。

(二)心理反應

焦慮,緊張,煩躁易怒,沮喪,淡漠,缺乏自信,悲傷,恐懼;猶豫不決,記憶力下降,注意不易集中和持久,與別人交流時表達和理解困難。

如果有上述表現(xiàn),請不要覺得難為情,也不要害怕。

對危險無動于衷可能比危險更危險。

當然,有些人反應過度——恐慌比病毒還跑得更快、毒力更大。

二、面對疫情,如何維護身心健康?

(一)保護身體

疫情的載體就是身體,照顧好身體是防護的必要條件。遠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自我免疫力是重要的三部曲。情緒狀態(tài)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穩(wěn)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

穩(wěn)定感對于應對未知感非常重要!

專家提出多種 居家隔離解壓方法:

1.休息:保持正常生活規(guī)律、制定作息時間表、適當休息、充足睡眠。

2.運動:酌情選擇居家可做的鍛煉,減輕焦慮、保持好的心態(tài)。

3.音樂: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比如古典音樂或輕音樂;唱歌。

4.放松訓練:深呼吸、瑜伽、冥想、太極等。

5.閱讀:可緩解壓力、轉移注意力、增加知識樂趣。

6.寫作:可寫下自己的壓力體驗,生理、心理上的煩惱。

(二)調適心理

(1) 有節(jié)制地獲取信息,減少因信息過載引發(fā)的心理負擔。

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盡量控制不超過一個小時,特別是睡前不宜過分關注相關信息,減少干擾。

(2) 關注權威媒體發(fā)布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3) 調節(jié)負面情緒。

如果已經(jīng)體驗到了負面情緒,不妨嘗試以下方式:

1.積極自我對話

積極自我對話有助于提升自信,克服艱難。允許自己表達負面的情緒,可以這樣告訴自己:“雖然事情令人恐慌,但我相信能夠照顧好自己”“這次假期沒法出行了,但給我與自我內在相處提供了一個機會”“這是個令人沮喪的時刻,但這不是最困難的時刻,我有辦法適應這個情況”。

2.正向思維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可以運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自我肯定——回憶總結自己面對危機時是如何應對的,看到自己的力量與能力。

傾訴——一吐為快,取得解脫、支持和指正。正常人在特殊情況下出現(xiàn)一些負面情緒都是自然的,不要刻意壓抑這些情緒,而是找到合適的途徑允許自己體驗和表達這些復雜的感受。

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可以試著思考這樣一些問題:可怕的事情真的會發(fā)生嗎?有幾種方法可以阻止這些事情發(fā)生呢?如果真的發(fā)生了,我擔心有用嗎?

無論您身在何處,抑或是疫區(qū)或是被隔離,正如前面提到的,都需要從身體和心理兩個層面關注自己。街道社區(qū)作為您堅強的后盾,會時刻關注大家的狀態(tài)。面對疫情,我們并非一味地脆弱與無助,我們可以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成為一個助人者,找到幫助他人的辦法,也讓自己體會到自身的能力與力量。

我們堅信,萬眾一心、群防群控,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關知識

疫情期間,孕產(chǎn)婦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疫情當前,孕產(chǎn)婦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疫情期間怎樣維護心理健康
面對疫情 我們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面對疫情,我們應該如何做好健康防護?
疫情期間,如何守護心理健康?
科普動起來|面對疫情 孕產(chǎn)婦如何做好心理防護
疫情流行期間如何“穩(wěn)住”身心健康
疫情期間如何保障身心健康
面對疫情,老年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網(wǎng)址: 面對疫情,如何維護身心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6300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