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養(yǎng)生保健 心理健康小貼士

心理養(yǎng)生保健 心理健康小貼士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9:02

一、心理養(yǎng)生遠離不良心理

  1.私心太重

  斤斤計較,以自我為中心,世上的好處自己撈完才心甘,否則就怨天怨地。有這種心理,整天勞心傷神,寢食不安,必然危害身心健康。

  2.嫉妒心理

  "人比人,氣死人",任何方面都不容別人比自己優(yōu)越,這種心理所產生的行為,不但容易在同行、同事、鄰里和家庭之間產生摩擦,也易使自己整天處于焦慮煩躁之中,傷心勞神,危害健康。

  3.貪婪心理

  重財重利,貪欲無度,勞心傷脾,則百病叢生。

  4.陰險心理

  心胸狹小,心機陰險,以整治他人為樂。這種品性陰險的人,不但生活不能瀟灑輕松,而且最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5.憂郁心理

  抑郁寡歡,思緒重重,嘆老悲老。殊不知,"怕老老得快,嘆病病自生"。此心不除,疾病更易纏身。

  6.懷疑心理

  對親朋好友和同事,缺乏起碼的信任和尊重。須知疑心過重是導致家庭失和、人際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

  7.回歸心理

  總沉湎于往事的回憶中,倚老賣老,看不慣一切新生事物。此心不除,就會落伍,形勞精虧,積慮成疾。

二、預示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異常舉動

  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季節(jié)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還與個人心理素質、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過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關。正常人也可能出現(xiàn)短暫或輕度的異常現(xiàn)象,時間短、程度輕,尚不能貼上精神病的標簽。如果發(fā)現(xiàn)有以下的一些異常舉動,就要開始關注心理健康了。

  1、疲勞感

  持續(xù)時間較短,不伴有明顯的睡眠和情緒改變,經過休息和*即可消除。

  2、焦慮反應

  正常的焦慮反應常有其現(xiàn)實原因,如面臨高考,但可隨著事過境遷而很快緩解。

  3、類似歇斯底里現(xiàn)象

  多見于婦女兒童,如女性大喊大叫、撕衣毀物、痛打小孩,甚至威脅自殺、兒童可有白日夢、謊言表現(xiàn)。

  4、強迫現(xiàn)象

  有些辦事認真的人反復思考一些是不是得罪某個人、反復檢查門是否鎖好等情況,但持續(xù)時間不長,不影響生活工作。

  5、恐怖感

  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時仍有現(xiàn)恐怖感,有時也想往下跳,這種想法如得到糾正不再繼續(xù)思考,屬正?,F(xiàn)象。

  6、疑病現(xiàn)象

  很多人都將輕微的不適現(xiàn)象看成嚴重疾病,反復多次檢查,但檢查如排除相關疾病后能按醫(yī)生的勸告,屬正?,F(xiàn)象。

  7、偏執(zhí)和自我牽掛

  如走進辦公室時,人們停止談話,就會懷疑人們在議論自己,這種現(xiàn)象通常是一過性的。

  8、錯覺

  正常人在光線暗淡、恐懼緊張及期待等心理狀態(tài)下可出現(xiàn)錯覺,但經反復驗證后可迅速糾正、成語“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

  9、幻覺

  正常人在緊張時可聽到叩門聲、呼喚聲,經確認后能意識到是幻覺現(xiàn)象,醫(yī)學上稱之為心因性幻覺、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覺,不能視為病態(tài)。

  10、自笑

  自言自語、有些人在獨處時自言自語甚至邊說邊笑,但有客觀原因,能選擇場合,能自我控制,屬正常現(xiàn)象。

三、心理養(yǎng)生的幾個要素

  心理養(yǎng)生將成為21世紀的健康主題。所謂心理養(yǎng)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tài),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fā)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養(yǎng)生的營養(yǎng)素 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于扶貧幫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會與人為善,樂于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愉悅之感;心存善良,就會光明磊落,樂于對人敞開心扉,心中就常有輕松之感。總之,心存善良的人,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至最佳狀態(tài),從而提高了機體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養(yǎng)生不可缺少的高級營養(yǎng)素。

  寬容是心理養(yǎng)生的調節(jié)閥 人在社會交往中,吃虧、被誤解、受委屈的事總是不可避免地要發(fā)生。面對這些,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 中醫(yī)養(yǎng)生網)。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堅強和力量。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于緊張狀態(tài),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huán)。學會寬容就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就等于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jié)閥。

  樂觀是心理養(yǎng)生的不老丹 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fā)人的活力和潛力,解決矛盾,逾越困難;而悲觀則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傷、煩惱、痛苦,在困難面前一籌莫展,影響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養(yǎng)生的免疫劑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張之洞的養(yǎng)生名聯(lián)說:“無求便是安心法”;這說明,淡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tài),是對人生追求在深層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態(tài),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世事他人牢騷滿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態(tài)使人始終處于平和的狀態(tài),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

四、四招讓你更樂觀

  當杯里的水不小心倒掉一半時,你會怎么想?有人會說“糟糕,只剩半杯水了”,還有人則會說“真好,還有半杯水!”

  這也許就是悲觀的人和樂觀的人看待事物的區(qū)別。美國梅奧診所的一項為期30年的追蹤研究也告訴我們,態(tài)度影響認知。他們發(fā)現(xiàn),樂觀的人不僅生活得更加幸??鞓?,很少得抑郁等疾病,而且還能延年益壽。與悲觀的人相比,樂觀的人長壽幾率增加20%。而總是消極、悲觀看待世界,則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臟病和癌癥等疾病的風險。

  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積極樂觀呢?美國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心理專家史蒂芬妮·A·摩爾博士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小竅門,可以給生活增添更多“樂觀元素”。

  第一,起床表達感激之情。清晨,周圍的一切都是新鮮美好的。起床后,試著感激你所看到的美好事物。會給一天帶來美好的開端,讓希望和快樂持續(xù)一整天。

  第二,沒有“問題”,只有“挑戰(zhàn)”。不要將生活中的障礙看成問題,而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挑戰(zhàn)。你會發(fā)現(xiàn),辦法其實沒有那么難找,任何困難也都將迎刃而解。

  第三,多與積極向上的人交往。人都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多與笑容可掬的人在一起,樂觀情緒也會傳染你。

  第四,睡前想點快樂的事。一天中總會有些小驚喜和歡樂時刻。試著一邊回憶這些快樂的小事情,一邊進入夢鄉(xiāng),一定是種非常愜意的享受。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小貼士10條
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小貼士
【心理健康小貼士】心理健康素養(yǎng)十條
心理暖心小貼士
養(yǎng)生保健的小貼士和健康知識
養(yǎng)生小貼士,守護身心健康,享受大雪時節(jié)的溫暖!
冠心病人健康小貼士
秋季養(yǎng)生小貼士,保持健康有門道
【合理膳食行動】健康飲食5個小貼士
春季保健養(yǎng)生 4個小貼士要記牢

網址: 心理養(yǎng)生保健 心理健康小貼士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067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