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提醒好酒者:4種酒被列入“黑名單”,別以為對身體好

提醒好酒者:4種酒被列入“黑名單”,別以為對身體好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29日 14:36

不少人常把“喝點酒活血通絡”掛在嘴邊,甚至有人把酒當成日常保健的一部分。但真相是,某些酒雖然看起來“有點道理”,其實長期飲用會悄悄傷身。

有4類常見酒被建議列入健康“黑名單”。它們不一定是酒精最濃的,卻是最容易被誤解、最容易長期飲用的幾類。

酒,不全是壞的,但喝錯了酒,喝錯了量,后果卻不輕。特別是有些看似“養(yǎng)生”的酒,其實背后藏著不少誤區(qū)。如果長時間喝著這幾類酒,不僅沒有養(yǎng)生效果,還可能埋下慢性病的種子。

酒喝錯了,傷的不止是肝,還會損氣耗神

酒精進入身體后,首當其沖的是肝臟分解代謝系統(tǒng)。

臟需要不斷運作,把酒精轉化為乙醛,再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但如果喝得頻繁或過量,肝細胞就會疲于應對,甚至受到損傷,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中醫(yī)講“肝主疏泄”,是調節(jié)情緒和氣機的核心。酒性辛熱,適量可通經活絡,但過量或常飲,則會助火化熱,擾亂肝氣,使人煩躁易怒,面紅目赤,甚至出現血壓升高、睡眠不穩(wěn)等表現。

更重要的是,喝錯類型的酒,還會損傷脾胃、耗傷腎氣,導致全身氣血失調。

現代人飲食結構本就偏油膩,再加上酒精刺激,脾胃功能更容易下降,出現腹脹、便秘、口苦、食欲差等問題。

有些酒雖然度數不高,但添加了大量糖分、香料,或是發(fā)酵工藝粗糙,其中含有對身體有害的成分,長期飲用甚至比白酒更傷身。

喝什么樣的酒,比喝多少更關鍵。身體有負擔的,往往不是高度酒,而是那些“喝著輕松”的酒。

這4類常見酒長期飲用風險高,已被醫(yī)生多次提醒

自泡藥酒看起來最像“養(yǎng)生酒”,很多人相信古法,用鹿茸、人參、蛇等中藥材泡在酒里,認為能補陽、強身、活血。

但問題出在兩方面:一是泡酒的藥材并非都適合飲用,有些帶毒或屬性猛烈;二是用藥不對證,容易引發(fā)上火、肝腎負擔加重。

從中醫(yī)角度看,藥性講究配伍和辨證使用,自泡藥酒未必符合個人體質,常喝容易“火上加火”,耗氣傷陰。

甜型果酒如楊梅酒、青梅酒、米酒等,入口柔和,度數不高,是很多人飯后小酌的選擇。

但果酒中的糖分含量非常高,有的甚至接近飲料,容易引起血糖波動,脂肪積聚,對肝臟代謝帶來雙重壓力。尤其是糖尿病或血脂異常者,更不適合飲用。

果酒性質多偏溫熱,過量飲用不僅助濕生熱,還易造成體內痰濕積聚,出現舌苔厚膩、腹脹便秘、胸悶等表現。

低度調味酒如預調酒、雞尾酒,因包裝精美、口感甜潤,常被忽視其酒精濃度。

雖然度數低,但里面的人工添加劑多,酒精吸收快,肝臟代謝負擔不小。不少人因為“喝不醉”而放松警惕,結果長期下來影響更大。

中醫(yī)講“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些酒并不會補氣,反而耗散精氣,使人疲乏、脾虛、精神萎靡。

高粱烈性白酒雖然不少人喜歡,但對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胃病的人群來說,刺激性強,容易導致血壓波動、胃黏膜損傷,甚至誘發(fā)心腦血管事件。

且烈性白酒多屬熱性,久飲上火傷陰,引起口苦、咽干、煩熱等癥狀。

尤其是在燥熱季節(jié)或體質偏熱者長期飲用,反而會加重體內火旺,出現睡眠不穩(wěn)、便秘口干、易怒等一系列“上火”的表現。

身體受傷時不會立刻提醒,日積月累才是關鍵

很多人誤以為酒喝進去沒立刻難受,就是“沒問題”。

其實肝臟沒有痛感神經,早期損傷往往悄無聲息。直到出現食欲差、體力弱、易疲倦、睡不好等癥狀,往往已是氣血被耗,脾胃受損。

中醫(yī)所講的“肝藏血,主疏泄”,意思是肝要通暢、血要充足,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而長期喝不對的酒,最先傷的就是肝氣的疏泄功能,進而影響睡眠、情緒、消化,形成一個不斷“泄”的過程。

而身體一旦開始“泄”,精血就跟不上,整個人就容易出現脫發(fā)、記憶力下降、手腳發(fā)涼、精神疲乏等表現。這類變化不是一夜之間的,而是長期喝錯酒、喝過頭造成的“慢性透支”。

真正“養(yǎng)生”,不是喝酒養(yǎng),而是養(yǎng)氣養(yǎng)神

酒不是不能喝,但喝酒從來不等于養(yǎng)生。尤其是體質虛弱、肝腎功能下降、中老年人、有基礎病的人群,更要對酒“謹慎三分”。

中醫(yī)講“飲酒適量則和血行氣,過量則生濕傷神”。

但要選對時間、場合、種類,更要控制頻率和量。過猶不及,哪怕是低度果酒,一旦成為日常習慣,也容易養(yǎng)出慢病。

真正的“養(yǎng)生酒”不是買回家的那瓶,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口熱湯、每一個好覺、每一餐穩(wěn)定。

對身體真正有益的,是規(guī)律作息、清淡飲食、情緒平穩(wěn)、適度運動。酒,只能偶爾點綴,不能承擔“保健”的責任。特別是那些“掛著補牌”的酒,更不能盲目相信。

健康是靠日積月累養(yǎng)出來的,不是靠一瓶酒補出來的

不少人把酒當成朋友、當成放松的方式,甚至當作“保健品”。但真正愛身體的人,不會讓酒成為日常的主角。

尤其是這4類酒,看似溫和,實則隱藏風險,如果不警惕,很容易把健康飲掉。

酒入口時是熱,久了是毒。身體承受的,遠比舌頭感受到的多。中醫(yī)講究“未病先防”,提醒的不是當下的醉,而是將來的虛、弱、病。

養(yǎng)生不是靠酒撐起來的,而是靠生活調出來的。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參考資料:

【1】王磊. 酒精對肝臟及代謝系統(tǒng)的影響機制研究[J]. 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 2022, 18(3): 234-237.

【2】劉芳. 從中醫(yī)角度探討飲酒與健康關系[J]. 中醫(yī)藥導報, 2021, 27(12): 77-79.

【3】高晨. 藥酒健康風險與中老年人飲用誤區(qū)調查[J]. 中國健康教育, 2023, 39(4): 116-119.

相關知識

五種“減肥果”被列入黑名單
被鬧鐘鬧醒=醉酒?
還以為紅酒=葡萄酒?葡萄酒入門知識大科普
4種魚已被列入“致癌名單”,吃多了癌癥找上門
平時喝點紅酒對身體好嗎 怎樣喝紅酒才健康
揭秘5種酒喝出健康好身體.doc
提醒:8種常見主食,已被列入糖尿病人的'忌吃名單”,早知為好
秦安喝什么白酒最好,河北哪一種白酒最好喝
用什么東西泡白酒喝對身體好
什么白酒最健康最好,什么酒對身體有益

網址: 提醒好酒者:4種酒被列入“黑名單”,別以為對身體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3936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