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的康復》PPT課件.ppt
《《運動損傷的康復》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運動損傷的康復》PPT課件.ppt(91頁珍藏版)》請在知學網上搜索。
1、常見運動損傷的康復 在我國,意外傷害已成為0至14歲少年兒 童的第一位死因,且發(fā)生率正呈上升態(tài)勢 。因此,作為培養(yǎng)、教育、監(jiān)護少年兒童 健康成長的學校和體育教師,應使青少年 學生牢固樹立自救與互救的現代急救意識 ,并把相應的急救技能傳授給學生。 第一節(jié) 運動損傷概論 運動損傷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損傷。它 是運動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主要任務是預防和治療運動中的損傷,研究運動 損傷的發(fā)生原因、發(fā)病規(guī)律、預防措施和現場急救 處理等。 一、運動損傷的分類 按傷后皮膚或粘膜完整分: (開放性損傷 、閉合性損傷 ) 按傷后病程的階段分: (急性損傷、慢性損傷 ) 按受傷的組織結構分: (肌肉損
2、傷、肌腱損傷 、內臟損傷等) 按損傷的輕重程度分: (輕傷 、中等傷 、重傷 ) 二、運動損傷的原因 思想麻痹大意; 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 ; 運動情緒低下或恐懼,以及過分緊張; 內容組合不科學,方法不合理等; 場地或器械因素; 自然環(huán)境以及運動服裝不合要求等。 三、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規(guī)律 其潛在因素為: 其一、運動項目及其技戰(zhàn)術動作對人體的特殊要求 ; 其二、人體自身某些部位在運動中所表現出的解剖 生理弱點。 四、運動損傷的預防 加強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預防意 識; 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對可能發(fā)生運動損傷的 環(huán)節(jié)和易傷部位,要及時做好預防措施; 合理組織安排鍛煉,合理安排運動量,防止 局部
3、運動器官負擔過重; 加強保護與幫助,特別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 第二節(jié) 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 一、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是皮膚、肌肉筋膜、肌腱腱鞘、韌 帶、關節(jié)囊、滑囊、血管、神經等組織的損傷 。根據傷部皮膚和粘膜是否完整,分為開放性 損傷和閉合性損傷兩類。 擦 傷 小面積擦傷,可以用紅藥水涂抹傷口即可。大面積 擦傷,先用生理鹽水洗凈,再涂抹紅藥水,再用消 毒布覆蓋,最后用紗布包扎。面部擦傷最好不用龍 膽紫等染色劑涂抹。 關節(jié)處皮膚擦傷,先要洗凈,然后用消炎油膏涂抹 ,蓋上無菌紗布,粘膏固定,必要時纏上繃帶。 撕裂傷 輕度開放傷,用紅藥水涂抹即可;裂口大時,則需 止血和縫合傷口,必要時注射破傷風
4、抗毒血清,以 防破傷風癥。如肌健斷裂,則需要手術縫合。 挫 傷 在24小時內冷敷或加壓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涂中藥 。24小時以后,可按摩或理療。進入恢復期可進行 一些功能性鍛煉。如果懷疑內臟損傷,則臨時處理 后,送醫(yī)院檢查和治療。 肌肉拉傷 輕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壓包扎,抬高患肢。24小 時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療。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 斷裂者,在加壓包扎急救后,固定患肢,立即送醫(yī) 院手術縫合。 二、關節(jié)、韌帶扭傷 原因與癥狀 受外力的觸擊或撞擊;運動時身體落地重 心不穩(wěn)向一側傾斜或踩在他人足上或高低不平 的地面上而致傷。傷后局部能力立即喪失,有 明顯腫脹、疼痛等。 處 理 傷后立即抬高患肢,傷情嚴
5、重的要立即冷敷或用自 來水沖淋,加壓包扎,固定休息;使毛細血管收縮 ,防止腫脹。 24小時后即可拆除包扎,可采用熱敷、理療,使毛 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嚴重扭傷;如韌帶斷裂,關節(jié)脫位,應盡快到醫(yī)院 縫合或做固定處理。 三、膝關節(jié)側副韌帶損傷 這種損傷以內側損傷較常見,多發(fā)生在膝關節(jié)處, 小腿突然外旋,或足部固定,大腿突然內收內旋, 都可使內側副韌帶損傷。如旋風腳落地方法不當, 極易造成內側副韌帶損傷。另外,關節(jié)外側受暴力 撞擊也可造成損傷。 癥狀表現為傷部疼痛,腫脹,皮下淤血,活動困難 。 處置的方法是受傷后應立即冷敷,嚴重的要用繃帶 固定包扎。24小時后可按摩、熱敷。 四、急性腰扭傷
6、運動時,身體重心不穩(wěn)定或肌肉收縮不協(xié)調, 腰部受力過重或脊柱運動時超過了正常生理范 圍都易引起腰部扭傷。 病狀表現為傷后一側或兩側當即發(fā)生疼痛,有 時聽到“格格”的響聲,有時出現腰部肌肉痙 攣和運動受限。輕微扭傷當時無明顯疼痛感, 第二天起床時覺得腰部疼痛,不能前屈,用不 上勁,損傷部位有明顯的壓痛點。 處置的方法 是輕微扭傷可按摩、熱敷。較嚴重的應讓患者平臥 ,一般不應立即搬動。如果疼痛劇烈,應用擔架抬 送醫(yī)院診治。 第三節(jié) 運動損傷的康復 針灸療法 拔罐療法 藥物療法 按摩療法 固定療法 物理療法 傷后康復鍛煉 藥物 藥物治療 中醫(yī)治療創(chuàng)傷性疾病,具有獨特而系統(tǒng)的治療 法則和豐富多樣的治療
7、方法,有著內外兼治、價 廉簡便、療效較佳的特點 其治療運動損傷的基本法則: 整體觀 辯證施治 (一)中草藥治療 1、 新傷藥: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 傷處有紅腫熱痛者,藥末加水或蜂蜜調和,外敷 2、活血生新劑: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中期 ,傷處紅熱消退,尚腫痛,藥末加水、少量酒精、 蜂蜜調成稀糊狀,煮沸后冷卻,外敷。 3、舊傷藥: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后期(傷 后一個月)及慢性損傷,藥末加水或蜂蜜調和,外 敷(同新傷藥)。 4、 滲透藥酒:適用于慢性勞損,藥浸泡在酒中 一個月,用藥酒將紗布濕透,外敷,再蓋于塑料紙 ,睡前用。 5、海桐皮熏洗藥: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后 期及慢性損傷
8、。上藥煎水,先熏后洗。30min/次,1 -2次/天,注意防止燙傷。 6、椒鹽酒:適用于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中后期。 用于按摩遞質。 7、內服中藥;云南白藥(止血好,外傷時直接灑于 傷處)、跌打丸(溶于消腫止痛精,正骨水,調 成糊狀,外敷,消腫止痛,用于軟組織損傷早期 )、七厘散、九分散、三七片、傷痛寧片。 (二) 西藥 1、75%酒精:消毒、脫碘、忌直接涂于傷口 2、2%碘酊:用于未破的癤、瘡,蚊蟲咬傷及皮膚 消毒,忌直接涂于傷口。 3、2%紅汞溶液:用于擦傷和小切傷,忌用于口腔 內的傷口或與碘酒合用。 4、1%龍膽紫溶液:用于皮膚、粘膜損傷,口腔潰 瘍,忌用于關節(jié)部位、臉部。 5、3%過氧化
9、氫溶液:用于清洗創(chuàng)傷、潰瘍、膿竇 等,有消毒和軟化傷痂的作用。 6、0.9%Nacl溶液:清洗傷口、去除加皮、敷料。 7、消炎藥膏:消炎殺菌,預防感染。 8、松節(jié)油,樟腦酊:外涂或作按摩遞質,運動后 ,外涂松節(jié)油,消除疲勞 附:局部藥物注射療法 局部藥物注射療法是治療運動損傷的常用 方法。其中對創(chuàng)傷性腱鞘炎、滑囊炎、肌肉拉 傷、損傷性肌腱炎、肘內側副韌帶損傷、肩袖 損傷等治療效果最佳。 (一) 常用藥物及作用 1、常用藥物:普魯卡因、醋酸氫化可的松、強的 松龍及透明質酸酶 2、作用:抑制神經釬維傳導,擴張血管,消炎, 抗變態(tài),減輕炎癥細胞侵潤和防止或減輕水腫 (二) 注射方法 1、注射劑量:應
10、根據損傷組織的種類和損傷部位 而定。單純檢驗診斷是否正確時,用普魯卡因即可 。用于治療運動創(chuàng)傷時,常與其他合用。每57天 注射一次,每處連續(xù)使用一般不超過3次。 2、操作方法:注射方法和部位是否正確對療效的 影響很大。注射后疼痛即可消失,但幾小時后因普 魯卡因藥性已過,局部疼痛又可復發(fā),甚至比注射 前更重些。但一天后疼痛逐漸減輕并消失,應囑咐 傷員兩天內暫?;疾窟\動。 (三) 注意事項 1、運用副皮質激素治療運動創(chuàng)傷,已被國內外廣 泛采納,但要避免濫用。 2、激素對創(chuàng)傷性腱鞘炎、滑囊炎、肌肉拉傷、損 傷性肌腱炎、肘內側副韌帶損傷、肩袖損傷等治療 效果較好。脊椎棘突骨膜炎、踝關節(jié)韌帶損傷、髕 骨
11、軟骨病的療效較差,只能減輕癥狀,不易治愈。 3、對急性損傷有組織斷裂、血腫或水腫嚴重者 ,均不宜使用。 4、對急性小創(chuàng)傷或慢性損傷可以采用激素局部 治療,但注射的藥量、次數都要嚴格控制,并 掌握正確的注射方法。 針灸治療 針:針刺,是一種利用各種針具刺激穴位來治療 疾病的方法 灸:艾灸,是一種用艾絨在穴位上燃灼或薰熨來 治療疾病的方法 作用: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 方法:針刺法、電針法、灸法 拔罐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俗稱拔火罐。它是以杯罐為工具, 利用火的燃燒造成罐內負壓,使其吸附在身體的 一定部位(穴位)上來治療疾患的一種療法 罐的種類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氣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火
12、罐的選擇:面積大,肌肉厚的地方, 用大中罐,反之用小罐 1、溶血的作用:局部毛細血管充血甚至破裂產生淤 血,淤血消退過程中產生自身溶血 2、通經活絡:在穴位上拔罐時,吸力對穴位的直接 刺激起到針灸的作用 3、熱療作用:使局部溫度升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一、拔罐的作用 二、拔罐的方法 1、投火法:用點燃的小紙片或酒精棉球投入罐內 ,迅速將罐罩扣在應拔部位。適用于側面 2、貼棉法:將一塊酒精棉球貼在罐內壁上,點燃 后罩扣在施拔部位 3、閃火法:用鑷子夾著點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內 旋轉燃燒片刻,迅速抽出,立即將罐罩扣在施拔部 位。比較安全,常用 起罐 三、拔罐的應用 1、 留罐法:留罐的時間按罐的大小
13、和吸力而定 ,大的、吸力強的,35min,小的、吸力弱的, 1020min,氣候炎熱,可縮短,寒冷天氣可稍延 長。一般以皮膚顏色變?yōu)榧t紫色為度。 2、閃罐法:火罐拔上后又立即取下再拔,反復 吸拔多次,直至皮膚潮紅為止。神經麻痹 局部皮 膚麻木功能減退之虛證,不適合留罐的部位(暴露 部位) 3、走罐法:適合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 如 腰背部、大腿部,有刮痧效應,注意調節(jié)吸 力 4、刺血拔罐法:適合于軟組織損傷、丹毒、 皮膚病,注意:調節(jié)出血量 三、適應證和禁忌證 適應癥:急性閉合性軟組織的后期(傷后一個月) ,陳舊性損傷、慢性勞損、風濕痹痛、肌肉痙攣、 慢性關節(jié)炎。 禁忌證:年老體弱,皮膚過
14、敏,浮腫,出血性疾病 ,開放性受傷部位以及孕婦的腰、腹部,不能拔火 罐。 四、 注意事項 1、取舒適的體位,不能移動,若感到局部緊而痛 ,或燒灼痛,應起罐,檢查是否燙傷或皮膚過敏, 另外閃火時,不能燙罐口。 2、拔罐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惡心、大汗、面 色蒼白等不適時,立即起罐,平臥,飲溫開水休息 ,重者或昏迷時可掐人中、合谷、涌泉、內關 3、起罐后,皮膚發(fā)紅,青紫,屬正常反映,若有 水泡,消毒針刺破,涂上紫藥水。 按摩療法 亦稱推拿,是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或手的代 替物刺激人體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 改善人體生理功能,消除疲勞和防治疾病的一種 方法。這種方法簡便易行,經濟實用,適用性廣
15、 。既無服藥之苦,又無針刺之痛。 物理療法 運動創(chuàng)傷的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 (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 是以一種預防、治療、及處理因疾病或傷害所 帶來的動作問題的醫(yī)療專業(yè)。主要是借著自然 界中的物理因子(聲光水冷電熱力)、運用人 體生理學原理法則等,針對人體局部或全身性 的功能障礙或病變,施予適當的非侵入性、非 藥物性治療來處理患者身體不適和病痛治療方 式,使其盡可能地恢復其原有的生理功能。 運動創(chuàng)傷的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是現代與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 子。物理治療師所擅長的包含:疼痛處理、肌力 的訓練、關節(jié)活動度的增進、心肺功能的訓練強 、小兒物理治療等
16、。因此物理治療師會以適切的 評估診斷然后運用對病人最適當之物理治療手段 與治療方法,有效地直接幫助或支援其他醫(yī)療專 科,如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心臟內科、 心臟外科、牙科、婦產科、腫瘤學科等,給予病 者最需要的預防醫(yī)學教育與觀念及治療訓練方法 。 物理治療的分類 聲療(治療性超聲波 therapeutic ultrasound, 頻率為45KHz到3MHz) 光療(紅外線光療、紫外線光療、低能量雷射刺 激)、 水療(對比浴、旋渦浴、水療運動等)、 電療(直流電療:離子導入法等); 低頻電療:包括TENS、間動電療等; 物理治療的分類 中頻電療:即干擾波治療; 高頻電療或透熱療法:包括短波熱
17、療和微波熱 療和磁療等)、 冷療(冰敷、冰按摩等) 熱療(熱敷、蠟療、透熱療法等) 力(牽引力、壓力、撞擊力、摩擦力等)。 臨床物理治療 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療: 如中風(Stroke,或稱為腦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o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腦病變( 如帕金森氏癥等)、腦創(chuàng)傷、脊髓病變、脊髓損 傷、周圍神經疾病或損傷等引起的肢體功能障 礙。 臨床物理治療 骨骼肌肉系統(tǒng)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療: 關節(jié)炎(包括退化性關節(jié)炎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 炎)、強直性脊柱炎、軟組織損傷、骨折、截肢 、頸肩腰腿痛、脊柱側彎和運動傷害等
18、。 一、 冷凍療法 定義:利用比人體體溫低的物理因子的刺激來 治療傷病的一種物理療法 (一)作用 止血-周圍血管收縮,減少局部血流量 退熱-冷因子刺激軀體使組織溫度下降 鎮(zhèn)痛-使周圍N傳導速度減慢。 解痙-降低肌張力及肌肉的電興奮性。 (二) 方法 1、冷敷法 毛巾浸透冷水或冰塊裝袋外敷患部、2030min ,一天3到4次 冰塊按摩:1520min,隔10min可重復。 傷肢浸泡:冬天禁用,時間應縮短(痛甚者效好 ),可重復23次。 2、蒸發(fā)冷凍法 常用烷類冷凍噴射劑:距皮膚3040cm垂 直噴射皮膚812秒,或皮膚上出現一層白霜即 可,需較長時間治療,可用間歇噴射法。隔20 30秒再噴射一次
19、,但重復不超過3次。 (三)適應癥 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使用越早效 果越好,冷凍療法后傷部應加壓包扎。 (四)注意事項 傷后盡快使用,注意局部情況,一般出現 皮膚麻木時停止,防止過冷引起組織凍傷;面部 損傷一般不宜用烷類噴射劑。 二、 溫熱療法 定義:利用比人體溫度高的物理因子刺激來進 行治療的一種療法。 (一)作用 1, 消腫、散淤、解痙:熱因子刺激局部血管擴張 ,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 2,鎮(zhèn)痛、減少粘連、促進損傷愈合:熱刺激加強 白細胞、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促進壞死組織的消 除,促進再生修復的進行。 (二) 方法 3、紅外線療法:在傷處上方,距患處3050cm左 右照射
20、,1030min/次,12次/天。1020次為 一個療程,以舒適溫熱,皮膚出現挑紅色的均勻 紅斑為合適。 2、蒸熏法:藥物加水煮沸,用蒸汽熏需治療部位 ,20401min/次,1次/天,或可以用稀釋的溫藥 物直接浸泡傷處。 1、熱敷法:毛巾浸透熱水或熱醋或放于傷處。 30min/次,12次/天?;蛴脽崴鼰岱蟆?(三)適應癥: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的中后期, 慢性損傷(勞損、風濕痹痛,寒濕導致的病變更佳 ) (四)禁忌癥:急性閉合性軟組織的早期,高熱出 血傾向者,活動性肺結核,惡性腫瘤。 1、注意觀察,皮膚出現紅紫或灼痛,應停止治療( 用冷水沖淋)涂以凡士林或硼酸軟膏。 2、皮膚過敏,或紅外線治
21、療有不適應癥狀:頭暈、 心慌、胸悶、心悸、惡心、疲倦等,應停止治療 3、紅外線療法避免直接輻射眼部。 (五)注意事項 通過直流電的作用將藥物離子經過皮膚或粘 膜導入體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兼有直流電和藥物的作用,療效比單純的直 流電療法要佳,操作方法與直流電療法基本相同 三、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療法 固定療法 固定療法 (一)作用 1、避免受傷韌帶組織的松弛,保持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2、限制肌肉,肌腱超常范圍的活動,避免已傷組 織再傷,有利恢復。 (二)使用規(guī)則 固定傷部于相對適宜的位置,受傷組織不在受 到牽連,活動時不使疼痛加重。 布類:彈力繃帶、紗布繃帶、三角巾、彈力帶等。 一般用于對制動要求
22、不高的損傷,如關節(jié)扭挫傷、 創(chuàng)傷性滑膜炎、關節(jié)半脫位整復術后,傷后關節(jié)穩(wěn) 定性差等 黏膠:黏膏、黏膏繃帶、膏藥等。適用于傷后關節(jié) 、韌帶松弛以及需限制關節(jié)、肌肉、肌腱活動范圍 時。 (三) 種類 (四) 使用方法 、指間關節(jié)扭傷:傷指于健指固定在 一起,中間墊少許棉花,粘膏的位置不 在關節(jié)的位置,使用后可以參加練習。 、第一掌指關節(jié)扭傷:纏繞方向應 防止第一掌指關節(jié)過伸和外展。 3、蚓狀肌損傷 鉛球運動員練 習時用,是布 制支持帶 4、腕部損傷 用膏藥及繃帶制成。膏藥除有治療作用外還 起固定與限制關節(jié)活動的作用。常用于腕關節(jié)及下 尺橈關節(jié)扭傷、三角軟盤損傷及腕部腱鞘炎 5、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
23、 用兩條粘膏 由腘窩部交叉繞 至膝部前面固定, 常用于陳舊性損 傷、股四頭肌無 萎縮者。 6、脛骨粘隆骨軟骨炎 7、大腿肌肉拉傷 大腿肌肉拉傷 后再訓練時必須用 彈力護腿,以限制 肌肉收縮的范圍, 避免再傷 、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 8 9、跟健損傷 踝關節(jié)略跖屈, 兩條cm寬的 粘膏自小腿后面中部 向下。在足跟交叉, 貼至足底,然后用 根粘膏橫貼小腿、踝 部、足底,固定前兩 根粘膏 10、距腓前韌帶損傷 用數條粘膏將踝關節(jié)固定于 外翻位,再用彈力繃帶包扎 踝關節(jié)保持直角,用彈力繃帶包扎踝關節(jié) ,防止并限制踝關節(jié)的異常屈伸和內外翻活 動 1111、 足球踝足球踝 先用粘膏固定,然后 再裹上彈力繃帶
24、 1212、跖腱膜拉傷、跖腱膜拉傷 13 13 腰椎棘突骨膜炎腰椎棘突骨膜炎 軟皮圍腰固定 (五) 注意事項 、使用粘膏支持帶前應把局部的汗毛剃去。 、選用與損傷部位寬窄相符的粘膏,粘貼平 整,粘牢 、一般避免用連續(xù)環(huán)形纏繞的方法,必須用 時,注意觀察血循環(huán)。 、支持帶保留不超過天,須延長使用,要 全新粘貼,比賽時使用的,賽后立即拆除。 運動創(chuàng)傷的康復 運動創(chuàng)傷的康復訓練 什么是康復訓練 在治療的全過程中始終貫徹“動靜結合”的思 想,是運動損傷治療過程中的重要問題??祻陀?練是在運動損傷治療的后期上升到主導地位,即 開展治療性的、有益的合理訓練活動,促進肌肉 、關節(jié)、韌帶的功能恢復和強健,同時
25、提高整個 機體的健康水平。 由于運動損傷導致局部機體活動受阻,產生一 定的功能障礙,影響活動、訓練。一切治療手段 和方法的目的,均圍繞消除這些障礙?!傲魉桓?”,只有通過合理的、科學的活動才能“撥正”和消 除功能障礙,光治不動或亂動,均不能有效地“排 障”。這是積極的療傷理念。 運動損傷治療中的康復訓練是一個整體觀念,而 不是局部活動的觀念。要有好的、科學的訓練活 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須在康 復訓練活動中嚴格地掌握、運用合乎客觀規(guī)律的 基本原則和手段方法。 二、康復訓練的原則 (the principle of rehealthy training) 作為運動損傷治療階段中的
26、康復訓練手段,其 突出的問題是處理好訓練活動服務于恢復健康 增強機體活力的關系,解決康復訓練與功能恢 復的矛盾,盡最大可能、盡快地通過活動使肌 肉、韌帶、關節(jié)及整個機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 。相反,活動不當,輕則延誤治療時機,重則 產生影響機體健康的局部功能障礙。 運動損傷治療的康復訓練,既有其治療的 原則,又有訓練的原則,既要遵守運動訓練的 一般原則(全面、漸進、個體、反復等),又 要遵守康復訓練的特殊原則。 二、康復訓練的原則 (the principle of rehealthy training) 首先,根據患處的傷勢決定局部活動的負荷大 小,逐步加大全面活動的原則。第二,控制患處 功能活
27、動的質和量,以局部活動后患處不出現局 部疼痛和練習后24小時不出現腫脹為度的原則 。第三,每次康復訓練后做好放松練習及熱敷或 輕度按摩原則。 三、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康復訓練具有明顯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必須在 教師或者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科學地進行。同時 ,康復訓練又必須有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 主動認真地做好每一項活動。防止康復訓練中 盲目、過早地進入大強度的負荷活動,是必須 警惕的問題。 三、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1主動活動與被
28、動活動 (1) 主動活動:患處依靠本身的肌肉力量作負重或 不負重的功能活動,逐步恢復、增強、提高肌肉的 力量、關節(jié)活動度及活動的速率。 (2) 被動活動:依靠外力的幫助作患處的功能活動 ,通過被動活動使患處的功能范圍逐步擴大,促進 患處淤血、粘連進一步吸收。 (3) 主動活動與被動活動的練習次序:一般情況下 ,先作被動活動,再做主動活動。亦可在主動活動 后再作被動活動。若被動活動后作,則進行操作時 的負荷量要適當加大,最大不可超過正常的活動范 圍,否則,會造成患處的再次損傷。 三、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2動力練
29、習與靜力練習 (1) 動力練習:利用本身肌肉力量作肌肉、關 節(jié)、韌帶的負重或不負重的功能練習,如作關節(jié) 繞環(huán)、屈伸、跑步,連續(xù)跳躍、投擲、拉力器練 習、擴胸器練習等。 (2) 靜力練習:利用本身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 力量,使患處保持一定角度的功能位置,控制一 定時間的練習。逐步提高強度(角度、時間), 促進患處的新陳代謝,增強功能。練習時可控制 負荷進行,但最大負荷不要超過本人健康時的強 度。特別對關節(jié)、韌帶部位的損傷,靜力練習尤 為重要。 (3) 動力練習與靜力練習的練習次序:先作靜力 練習,再作動力練習,也可在動力練習后再作 一次靜力練習,但時間要比第一次靜力練習少 1/2。 應當注意,冬天
30、作靜力練習,不要在風口 、太冷的地方進行,以免發(fā)生其他疾病,影響 健康。 三、康復訓練的手段與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3逆向練習 康復訓練中的逆向練習,對大多數運動損 傷的治療大有好處。尤其對消除機體損傷部位 的“痕跡”,更具其獨特的功效。 何為逆向練習?簡單地講,腹部損傷的康復練習必 作背部的練習、上肢部位的損傷必作下肢部位的 康復練習、右側損傷必作左側的康復練習。另外 ,屈、伸肌群,外展、內收肌群,旋內、旋外肌 群等,按同理應用。當然,這不是講不要作患處 的康復練習,而是強調作相對應部位的練習,增 加活動量,產生健側機體的優(yōu)
31、勢興奮,從而淡化 、抑制患側機體的興奮灶,并使之進入良性狀態(tài) ,達到修復損傷痕跡的效果。同時,練習健側的 肌肉群亦有利于放松患側的肌肉、關節(jié)緊張度, 促進患側的血液循環(huán),直接加速了患處損傷組織 的修復。如果使用對抗性的康復練習,練習開始 前,必須對患處做好保護工作,如貼好應力橡皮 膏等,以免造成肌肉、關節(jié)的再次損傷。 四、康復訓練的評定 (the evaluation of rehealthy training) 康復訓練的目的,是使機體在最短的時間里通過 針對性的練習消除由于損傷造成的功能障礙。因 此,評定康復訓練效果的主要指標就是康復訓練 所花的時間和患處功能恢復的程度。所花時間越 少,功能恢復最好,則是最佳的效果。 康復訓練對患處功能恢復狀態(tài)的優(yōu)劣由肌肉 、關節(jié)、韌帶的力量、活動范圍、負荷強度以及 練習后機體的反映諸方面因素組成。為便于掌握 ,列簡表作參考。 康復訓練效果評測表 必須明確,康復訓練的效果一般不要求達到 100%的效果后才能進入正常的體育活動,經 過康復訓練達到A級評定,無特殊問題患者即 可投入正常的體育活動,結束康復訓練階段。 謝謝!
相關知識
《運動訓練的康復》PPT課件
《運動與健康》PPT課件
《運動處方示例》PPT課件.ppt
運動障礙的康復訓練PPT課件
大班健康課件《運動項目知多少》教案PPT課件下載
家庭康復ppt課件
中醫(yī)骨傷課件.ppt
社區(qū)康復知識講座ppt課件
運動康復職業(yè)技術PPT課件.ppt
《運動康復》課件
網址: 《運動損傷的康復》PPT課件.ppt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130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