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舞臺上,偏癱、肌張力高、挎籃手、走路畫圈、肢體僵硬、活動受限,這些沉重的字眼,如同命運無情的詛咒,將無數(shù)患者的人生困在了痛苦的深淵。
一位原本平凡而幸福的老人,6 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腦出血,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軌跡。腦出血導致的偏癱,讓她瞬間失去了行動能力,曾經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戛然而止,只能長期臥床,生活完全依賴家人的照顧。不僅僅是身體上行動受限的痛苦,更有心理上的折磨。
難道人生就只能這樣被 “困住”,再無希望嗎?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一種名為脊髓電刺激手術的治療方法,為這些患者帶來了希望。
脊髓電刺激手術是什么
脊髓電刺激手術,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但它卻蘊含著神奇的治療力量。簡單來說,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技術,通過在脊髓硬膜外間隙植入電極,發(fā)放弱電脈沖,刺激脊髓神經,來改變神經信號的傳導,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從原理上講,當我們的身體正常運作時,神經信號就像一條條有序傳遞的信息高速公路,從身體各個部位傳遞到大腦,大腦再發(fā)出指令,讓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偏癱、截癱、半身不遂患者,由于腦部或脊髓的損傷,這條 “高速公路” 出現(xiàn)了故障,信號傳遞受阻 ,導致肢體運動功能受損。脊髓電刺激手術就像是一位 “道路維修師”,通過微弱的電流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修復這條 “受損的高速公路”,重新激活神經通路,讓信號能夠更順暢地傳遞。
當電極植入到合適位置并開啟電刺激后,原本因為神經傳導障礙而 “沉睡” 的肌肉,會逐漸接收到來自神經的信號,開始重新工作。就像給一臺停轉的機器注入了新的動力,讓它重新運轉起來。而且,這種電刺激還可以調節(jié)神經的興奮性,減輕患者因神經損傷導致的疼痛、麻木等不適癥狀,為患者的康復之路點亮一盞明燈 。
脊髓電刺激療法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微創(chuàng)手術,為這些患者開辟了一條新的治療之路。該療法不會破壞神經結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眾多臨床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脊髓電刺激療法能帶來什么改變
減輕疼痛:疼痛的減輕是許多患者最直觀的感受。對于偏癱、截癱患者來說,長期的肢體不能正常活動,肌肉緊張、關節(jié)攣縮,常常伴隨著難以忍受的疼痛。而脊髓電刺激手術就像是一把神奇的 “鎮(zhèn)痛鑰匙”,能夠有效緩解這種疼痛。以劉婆婆為例,在接受手術前,她的偏癱肢體每一次輕微的挪動,都伴隨著鉆心的疼痛,這讓她對任何活動都充滿恐懼。而在接受脊髓電刺激手術后,隨著電極發(fā)出的弱電脈沖開始工作,她的疼痛感逐漸減輕。原本因為疼痛而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終于可以在相對舒適的狀態(tài)下進行康復訓練 。
緩解肌肉痙攣:肌肉痙攣的緩解也十分顯著。許多偏癱、截癱患者的肌肉會不受控制地痙攣,不僅影響肢體的正?;顒樱€會加速肌肉的萎縮。脊髓電刺激可以調節(jié)神經的興奮性,使痙攣的肌肉逐漸放松。陳偉在車禍導致偏癱后,上肢和下肢的肌肉常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痙攣狀態(tài),連簡單的屈伸動作都無法完成。在接受脊髓電刺激雙電極永久植入術后,他的肌肉痙攣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從最初只能臥床,到后來能夠進行彎臂屈指等動作,再到最后可以獨立站立、行走,這一系列的變化讓他和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
幫助恢復部分運動能力:部分運動能力的恢復,讓患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和尊嚴。曾經只能依賴輪椅或臥床的患者,在手術后,通過積極的康復訓練,能夠重新站起來行走,甚至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活動。武漢腦科醫(yī)院?長江航運總醫(yī)院接收的患者袁先生,在腦出血導致偏癱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接受脊髓電刺激手術后,經過一個月的精心醫(yī)護,他偏癱肢體的肌力明顯好轉,已可以脫離輪椅慢慢下床走動,也能在家人的攙扶下實現(xiàn)邁步行走。這不僅減輕了家人的照顧負擔,更讓袁先生重新找回了作為家庭頂梁柱的自信,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
據(jù)相關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在接受脊髓電刺激手術的偏癱、截癱患者中,約 70% 的患者疼痛得到了明顯緩解,60% 左右的患者肌肉痙攣狀況有了顯著改善,超過 40% 的患者恢復了一定程度的自主運動能力。這些數(shù)據(jù)背后,是無數(shù)患者重獲新生的希望,也證明了脊髓電刺激手術在治療偏癱、截癱、半身不遂方面的巨大潛力 。
脊髓電刺激手術,作為腦損傷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和改善下肢循環(huán),脊髓損傷,慢性頑固性腰腿痛(如腰椎間盤突出術后疼痛、神經鞘瘤術后疼痛等神經損傷后疼痛),臂叢神經損傷后疼痛、截肢后的殘肢痛等;復雜性局灶性疼痛綜合征;外周缺血性疼痛(如糖尿病性肢體疼痛、雷諾氏病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性疾病治療領域的一顆璀璨新星,正以蓬勃的發(fā)展態(tài)勢,為患者的未來描繪出一幅充滿希望的畫卷 。
河南三博功能神經外科致力于神經調控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在趙萌主任帶領下,團隊率先在河南省通過脊髓電刺激術治療脊髓小腦共濟失調(SCAs),并成功將該技術應用于偏癱、截癱、腦癱等疾病的治療,同時也在難治性癲癇、帕金森病、抽動穢語綜合征等領域的神經調控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醫(yī)療技術及診療效果得到了廣泛認可。
【文章轉自網絡,部分配圖源自攝圖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