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圣彩:饑餓能長壽,一天沒有必要吃超過兩餐
全文1426字,閱讀約需5分鐘,幫我劃重點
01中科院院士林圣彩建議人們一天吃不超過兩餐,以促使長壽因子提升,實現(xiàn)饑餓能長壽。
02然而,古代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平均壽命遠低于現(xiàn)代人,說明饑餓并非長壽的唯一因素。
03林圣彩曾在Nature正刊發(fā)表文章,揭示二甲雙胍延長壽命的機理,發(fā)現(xiàn)低劑量二甲雙胍通過PEN2蛋白間接激活AMPK。
04AMPK是人體代謝平衡的關鍵分子,過量營養(yǎng)物質(zhì)可能導致代謝性疾病,如肥胖癥、糖尿病和癌癥。
05林圣彩的言論可能與其研發(fā)新藥物有關,通過激活AMPK通路來消耗人體過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以上內(nèi)容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僅供參考
01
中科院院士林圣彩在接受采訪說道:建議人一天吃不超過兩餐,因為生物大自然有個密碼在里面,一定要餓,餓的過程中產(chǎn)生生物反應,會促使長壽因子提升。饑餓會長壽,會促進健康。
這種觀點傳出后,網(wǎng)友們頓時炸了鍋,對院士的這種觀點表示懷疑,特別是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更是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每天吃兩頓飯,就沒有力氣干活,工作還怎么干?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饑餓能長壽的話,那古代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平均壽命就得比現(xiàn)代人長。
但很顯然,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就在30-40歲,遠低于現(xiàn)代人。當然,這里面有醫(yī)療技術的問題,但吃不飽飯導致營養(yǎng)不良,從而引發(fā)的疾病或者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
所以,林院士說這個話肯定是得有前提的,他自己的原話也是“科學地少吃”,可以簡單理解為至少要能保證人體充足的營養(yǎng)供應。
02
林院士2021年在Nature正刊發(fā)表文章揭示了二甲雙胍延長壽命的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 低劑量二甲雙胍只在細胞內(nèi)小規(guī)模激活AMPK,不干擾ATP生成,且仍發(fā)揮降糖、減脂和抗衰益處。
另外,此研究還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二甲雙胍是通過PEN2蛋白來間接激活AMPK,而就像題目描述中提到的,AMPK靶點的激活跟降糖,減脂和抗衰都有關。
二甲雙胍激活AMPK機理圖
早在2014年,林院士在Cell metabolism上面就揭示了“葡萄糖饑餓”通過溶酶體來激活AMPK的通路,此研究曾獲得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該通路也被國際學者命名為“林通路”。
巧合的是,二甲雙胍也是借用PEN2這個“中介”搭上了溶酶體活化AMPK的通路。也就是說,低劑量二甲雙胍激活AMPK,和葡萄糖饑餓“殊途同歸”。
二甲雙胍、葡萄糖饑餓均共享“林通路”激活AMPK
03
我們多說兩句AMPK這個靶點,AMPK的大名是“單磷酸腺苷(AMP)活化蛋白激酶”??茖W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它的偉大功績:它是細胞中維持代謝平衡的關鍵。
人類的能量來源于吃進去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分解葡萄糖和脂肪獲得能量(分解代謝),多出來的脂肪就被儲存起來(合成代謝)。
但我們不可能一直在吃東西,所以細胞就會“饑餓”。這個就需要AMPK上場了----AMPK會被激活,關閉合成代謝,激活分解代謝,以補充能量和減少能量消耗。
所以,AMPK是人體代謝平衡的關鍵分子。而且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一旦代謝紊亂,就會導致包括脂肪肝、糖尿病、癌癥等代謝性疾病。
現(xiàn)代人生活越來越好,攝入的營養(yǎng)也越來越過剩,過剩到AMPK越來越?jīng)]機會被激活,或者其激活的分解代謝不足以消耗掉過度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就使得代謝性疾病變得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以肥胖癥為代表。
林院士團隊在做的工作就是在人體攝入過量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條件下,通過外來手段(比如藥物)來激活AMPK通路,讓細胞“假饑餓”,從而消耗掉人體過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因為近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一通路可能跟肥胖,糖尿病和癌癥這些備受關注的疾病有關系,這就使得相關的藥物研發(fā)變得極具前景。
所以,林院士“饑餓能長壽”的言論,看似離譜,但機理層面也講的通,而且也有點為自己研發(fā)新藥物做宣傳的意思。
參考
Ma, T., Tian, X., Zhang, B., Li, M., Wang, Y., Yang, C., ... & Lin, S. C. (2022). Low-dose metformin targets the lysosomal AMPK pathway through PEN2. Nature, 603(7899), 159-165.
Zhang, C. S., Jiang, B., Li, M., Zhu, M., Peng, Y., Zhang, Y. L., ... & Lin, S. C. (2014). The lysosomal v-ATPase-Ragulator complex is a common activator for AMPK and mTORC1, acting as a switch between catabolism and anabolism. Cell metabolism, 20(3), 526-540.
相關知識
適當“挨餓”7大好處!給身體減負?打開長壽基因
辟谷養(yǎng)生就一定要忍饑挨餓嗎
一減肥就節(jié)食?小心「饑餓性酮癥」找上你
中國學者發(fā)現(xiàn),堅持一周餓兩天,體重降近10kg,降糖效果超過藥物
陸林院士:睡眠醫(yī)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健康營養(yǎng)吃出來,中糧餐飲幫學生群體趕走“隱性饑餓”
適度的饑餓感有什么好處
兒童營養(yǎng)師:“饑餓療法”讓寶寶愛上吃飯
一日三餐中加點這種食物,能顯著延長壽命!很多人都沒吃夠!
飲食習慣一點改變,就能吃出“長壽”!
網(wǎng)址: 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圣彩:饑餓能長壽,一天沒有必要吃超過兩餐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1669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