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于復學期孩子心理健康守護,專業(yè)人士10條建議支招家長教師

關于復學期孩子心理健康守護,專業(yè)人士10條建議支招家長教師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7日 06:36

全面復學正在進行,在這個特殊時期,維護好學生心理健康特別重要。但心理問題解決很復雜,很專業(yè),有一些問題還很有隱蔽性。冰箱不制冷了,你就知道冰箱壞了,但人的某方面功能出了問題,可不容易發(fā)現(xiàn),既使發(fā)現(xiàn)了,可能也無法像修理冰箱的技術工人一樣,按流程快速地修理好。時間關系,簡單整理10句話,希望引起家長、老師的更多覺察:

1. 有少數(shù)學生難以適應復學后的變化。如何了解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有許多指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是,環(huán)境變化后,人的適應狀況如何。從長期居家到疫情尚未結束時就復學,這一改變與適應過程,對平時自我功能良好的孩子,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對那些平時就虛弱,心理功能不良,親子沖突較大的孩子,就會變得很困難。環(huán)境的改變,是一個放大器,會讓原有的問題更嚴重,讓潛在的問題浮現(xiàn)出來。

2. 拒絕上學的學生有更大隱憂。長時間的居家生活學習之后,有些孩子想離開,而有些孩子卻更想呆待家里。雖然復學是要發(fā)生的事實,但每個孩子對復學的想法和感覺并不一樣。對那些特別抗拒上學的孩子,家長要試著去判斷:孩子是有如同成人“休假長了,稍有不愿上班”的短期感覺,還是“孩子內(nèi)心真正在擔心些什么?”切忌簡單粗暴處理。因為一個孩子拒絕上學和一個成人拒絕上班的情形是一樣的,專業(yè)上講,是社會功能受損,里面有很多深層的原因,非部分家長和老師想得不經(jīng)事,不能吃苦,不努力那么簡單。

3.要當心過于追求完美的孩子。有些父母說“自己的孩子很要強,事事追求完美”,語言中還透著一絲欣喜。一個人特別追求完美,不允許自己失敗,這其中就藏著很多風險,因為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如果這種內(nèi)在觀念很牢固,將導致一個人,在自尊受到外部重大威脅時,調(diào)節(jié)能力變差,瞬間覺得自己很無能,無法客觀地看待和接納自己,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

4.要學會接納學生不良情緒,減少對抗和直接沖突。一個人的情緒從來不是假的,情緒的發(fā)生不受個人的認知控制。一個人對他人極度憤怒的時候,通常會發(fā)生兩種極端情況,要么毀滅他人,要么毀滅自己。好的父母或老師,應該是一個容器,把孩子投過來的壞情緒盡量接住,然后經(jīng)由你的調(diào)節(jié),投出健康的情緒。孩子正是在這一交互過程中,真正體驗到大人如何控制并消化情緒的,并從中進行學習。

6.家庭矛盾(夫妻不合、代際沖突)是孩子成長中的最大死結。一個學生出問題,有兩種最大可能,一是家讓他不舒服,二是學?;蛩俗屗皇娣?。家庭塑造了孩子基本的自我功能,這種功能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孩子成為現(xiàn)在的樣子,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父母千百萬次互動造成的。無論看起來多么不可理喻的孩子,都是以各種奇怪的方式為家庭療傷。當然,不能否認,有個別孩子的心理問題,學校和老師可能要負更大的責任。在家庭關系的重要性之中,第一位的是夫妻關系,第二位的才是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好了,就不會把對方的不滿、把婚姻的苦澀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有更多愛的滋養(yǎng),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威脅和生活中的各種不確定。

7.千萬不要簡單地歸咎于孩子抗挫折能力差。一有孩子出問題了,許多人就說,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這么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行。這樣認識的人,并不理解,或者說沒有體察到,一個孩子成長有多艱難,多復雜。一些孩子在成長中,所遭遇的看不見的挫折,以及由此所引發(fā)的那些內(nèi)心激烈的沖突,焦灼,痛苦,迷茫,絕望的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事實上,許多出問題的學生,并非遇到的挫折太少,而是遭遇的挫折太大太多,現(xiàn)實太痛苦,內(nèi)在的自我不斷耗竭,外部的有效支持又太少,讓他們陷進泥潭里,缺乏繼續(xù)前行的勇氣。

8.要學會給受傷害的孩子及時誠懇地道歉。每個人都有局限性,成人并不比孩子高明。我們都不完美,但不要不覺察,把不好都歸結到孩子不對,對孩子不斷指責,貶低,呵斥,甚至打罵,對孩子的自尊持續(xù)損害。父母長期的語言暴力也是一種施虐。每個孩子都渴望父母的愛,都渴望活下去,如果我們做錯了,就請停下來,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請求孩子的原諒。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有比我們更大的寬容。

9.會求助是一個人的重要能力。一個人需要很多能力,不過即使你能力再強,人生總有一些事情,一些時刻,你自己無力應對。當自己痛苦絕望或束手無策時,如能求助,就可能帶來轉機,重燃希望。求助能力,對一個人保全自己如此重要,但許多陷入困境的學生,反而封閉自己,不愿求助,為什么?一是因為在許多出問題的孩子眼里,求助只能證明自己不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xiàn)。為了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無能,最好的辦法最是什么也不說,自己硬抗著。二是對別人不信任,甚至認為他人是危險的。三是曾經(jīng)求助過,但沒引起老師和父母的重視,對他人失望。

10.老師要努力成為“好客體”。由于家庭不健康,造成一些孩子或孤僻,或攻擊,或自大,或自卑,或不信任別人,總之會有一些一入校,或老師一接班,就讓老師不喜歡甚至嫌棄的部分。事實上,孩子本身就是受害者。越是讓老師感覺不值得愛學生,越是需要愛的孩子。好的教育,就是要把孩子在不健康的家庭里形成的問題,通過遇到好老師和好同學的對待,讓他不斷修復,變得更加健康。對于問題嚴重的孩子,如果老師一時找不到好辦法,去幫助到孩子,至少先無條件的接納他,兜住他,別讓孩子變得更差,更不能因為學校和老師不恰當?shù)慕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p>

來源:百年一育

作者:王翔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家長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子關系 心理專家來支招
守護心理健康 呵護孩子成長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建立和諧親子關系——藍田瑤族鄉(xiāng)中心小學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專題家長會
健康心理援助中心對教育抑郁孩子的建議
全市首個休學學生心理康復機構成立 為孩子的心理健康護航
青少年成長焦慮?心理專家支招,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呵護孩子心理健康,5條建議要牢記!轉給所有家長
關于加強家庭教育的建議
執(zhí)業(yè)心理咨詢師的五條建議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家長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網(wǎng)址: 關于復學期孩子心理健康守護,專業(yè)人士10條建議支招家長教師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3083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