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吃魚有利健康 收下這份最新“吃魚建議”

吃魚有利健康 收下這份最新“吃魚建議”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8日 18:46

摘要:2021年11月12日,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EPA(美國環(huán)保署)發(fā)布「吃魚建議」。

  

經(jīng)常吃魚有利健康,這是很多人都聽到過的健康忠告。

但是,吃什么魚?吃多少魚?怎么吃魚?很多人就說不清了。特別是孩子、準媽媽和哺乳媽媽,要注意什么呢?

正好在2021年11月12日,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和EPA(美國環(huán)保署)發(fā)布了「吃魚建議」。趁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聊聊這些事。

FDA 和 EPA 的這個建議,主要是為孕婦、哺乳期婦女和 1~11 歲的兒童提供怎么健康吃魚的指導。但是,這個「吃魚建議」和 2020 版「美國膳食指南」,以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議,也都是一致的。簡單說,這些建議對其他年齡的人群也同樣適用。

我們綜合了美國的最新建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以及國內(nèi)外其他研究資料的信息,梳理了有關健康吃魚的各種問題。大家一起來看看以下的回答吧!

吃魚有什么好處呢?

對嬰幼兒來說,魚類含有的營養(yǎng)素有助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

魚類是健康飲食模式的一部分,應當從小培養(yǎng)經(jīng)常吃魚的習慣。無論在孕期、哺乳期還是嬰幼兒期,吃魚都能為胎兒和嬰兒提供大腦發(fā)育所需的重要營養(yǎng)素,特別是 omega-3 脂肪酸(包括 DHA 和 EPA)。

魚類中還含有鐵、鋅、碘、膽堿等重要營養(yǎng)成分。孕期和哺乳期的碘需求量是孕前的 2 倍左右,充足的碘對胎兒和嬰兒的智力發(fā)育很重要,所以絕大多數(shù)準媽媽和新媽媽需要適當攝入海產(chǎn)品,并堅持食用碘鹽。

鐵和鋅對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有支持作用,也是造血系統(tǒng)所需的重要成分。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膽堿,這種營養(yǎng)素能促進嬰兒脊髓的發(fā)育。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胎兒期攝入較多的膽堿,有利于減少寶寶出生后的應激反應。

此外,魚類也富含其他多種營養(yǎng)素,比如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維生素 B12、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硒。其中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D 是中國人比較容易缺乏的。

推薦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吃魚,因為研究證實,吃魚有益于胎寶寶的認知功能發(fā)展。

對成年人來說,吃魚也有多種健康益處。

有不少研究證據(jù)顯示,經(jīng)常吃魚的健康飲食模式對成年人也有健康益處,包括:

有益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促進骨骼健康,減少髖骨骨折的風險

減少超重和肥胖的風險

減少結腸癌和直腸癌的風險

所謂「含有魚的健康飲食模式」,除了要經(jīng)常吃魚類之外,還要攝取充足的新鮮蔬菜、水果、豆類、全谷物,也要適量吃低脂或脫脂的乳類、瘦肉和禽肉、堅果和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同時,要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數(shù)量,控制甜食和甜飲料以及精制谷物的量。

要注意選擇安全的魚,哪些比較安全呢?

魚類和其他水產(chǎn)品雖然有利健康,但它也是容易帶來環(huán)境污染的一類食物。魚我所欲也,污染我所不欲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吃魚有利嬰幼兒的智力發(fā)育,但如果汞攝入量多,則會降低智力水平。

這次發(fā)布的「吃魚建議」中提示,一定要選擇汞含量低的魚。特別是對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兒童來說,減少膳食中的汞攝入量非常重要。

汞是一種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物質(zhì),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并容易被轉化為甲基汞,逐漸富集濃縮后,成為魚類和水產(chǎn)品中的重要污染物。

汞進入人體后,排除速度非常慢,長期接觸過多的甲基汞,會發(fā)生蓄積性毒害,對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

幾乎所有的魚類都或多或少含有微量的甲基汞,不過含量差異很大。

大型的食肉魚更容易積累甲基汞。對于同樣一種魚來說,活的時間越長,魚中積累的汞就越多。

同樣的魚,在污染嚴重的水域中生活,污染程度就比較大。

魚體里的甲基汞無法通過清洗來去除,也不能通過加熱烹調(diào)來分解。減少汞攝入的主要方法,就是選擇安全品種的魚。FDA 的商業(yè)魚類和其他來源數(shù)據(jù)庫中,收集了每種魚類的汞含量信息。「吃魚指南」發(fā)布組的專家經(jīng)過謹慎的評估之后,計算出了對孕婦安全的每周吃魚份量。

按安全的汞攝入量來計算,

如果某種魚一周至少能吃 3 次,那么就把它列入「最佳選擇」類別;

如果某種魚一周只能吃 1~2 次,就列入「良好選擇」類別。

如果某種魚一周都不能吃一次,則把這種魚列入「避免選擇」類別。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可以選什么魚吧。

最佳選擇

鳳尾魚、大西洋黃魚、大西洋鯖魚(青花魚)、黑鱸魚、牛油魚、海鯰魚、蛤蜊、鱈魚、蟹、淡水龍蝦、比目魚、黑線鱈、狗鱘、鯡魚、美式龍蝦、胭脂魚(烏魚)、牡蠣、北大西洋鯖魚(青花魚)、淡水鱸魚、梭魚、鰈魚、狹鱈魚、三文魚、沙丁魚、扇貝、鯡魚、對蝦、鰩魚、香魚(胡瓜魚)、塌魚、魷魚、羅非魚、鱒魚(淡水)、吞拿魚(罐裝金槍魚)、白鮭魚、牙鱈(小無須鱈)

良好選擇

竹莢魚、水牛魚、鯉魚、智利海鱸魚/小鱗犬牙南極魚、石斑魚、大比目魚、鲯鰍、安康魚、巖魚、裸蓋魚、紅鱸魚(羊頭鯛)、鯛魚、西班牙鯖魚(青花魚)、條紋鱸(海水)、方頭魚(大西洋)、金槍魚(長鰭金槍魚/白金槍魚,罐裝、新鮮、冷凍都可以)、吞拿魚(黃鰭金槍魚)、海鱒(犬牙石首魚屬動物)、白姑魚

避免選擇

大西洋馬鮫、馬林魚(旗魚)、橘棘鯛、鯊魚、劍魚、方頭魚(墨西哥灣)、金槍魚(大眼鯛)

按這個表格的內(nèi)容,以及我國的測定數(shù)據(jù),國人日常吃得最多的水產(chǎn)品,如帶魚、小黃魚、鰈魚、河鱸魚、羅非魚、鱘魚、鱈魚、三文魚、沙丁魚、對蝦、扇貝、魷魚、蝦蟹等,都是比較安全的。海鱸魚、鯖魚、石斑魚、鯛魚和大比目魚也在每周 1~2 次的「良好選擇」范圍之內(nèi)。

每周該吃多少魚呢?

建議每周吃 2~3 份魚。所謂「1份」的數(shù)量因年齡而不同:

1~3 歲,1 盎司,約 30 克

4~7 歲,2 盎司,約 60 克

8~10 歲,3 盎司,約 90 克

11 歲及以上,4 盎司,約 120 克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4 盎司,約 120 克。

如果覺得按數(shù)量來吃有點麻煩,可以用手掌來幫忙。體型越大的人越要多吃,所以不用擔心每個人的手掌大小不一樣。你自己的掌心有多大,多大一塊魚肉就是你的「一份」。

最好從「最佳選擇」的魚類清單里選 2~3 份魚,也可以從「最佳選擇」清單里選 1 份,再從「良好選擇」清單里選 1 份魚。

孕婦和孩子可以吃生的魚蝦嗎?

不推薦孕婦和兒童吃生的魚類和水產(chǎn),包括壽司和生魚片也不能吃。孕婦和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比健康成年人弱,患食源性疾病的風險更大,所以要格外謹慎。

《美國膳食指南》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建議,孕婦和兒童只能吃經(jīng)過烹飪的魚、肉、家禽或雞蛋,而且烹調(diào)溫度一定要達標,也就是食物的中心溫度要達到 70 攝氏度以上。否則不能保證充分殺死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

寶寶多大就可以開始吃魚了?

2020 版美國膳食指南中建議,寶寶 6 個月之后就可以加入魚類等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作為輔食了。輔食必須有足夠的營養(yǎng)價值,也要多樣化,納入味道、質(zhì)地和不同類型的食物,包括魚類。

不過,添加魚類食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把刺去干凈,以免出現(xiàn)魚刺扎到寶寶的情況。給小寶寶吃魚還要切碎一些,慢慢吃,避免嗆咳窒息等風險。

孩子吃魚會不會過敏呢?

水產(chǎn)類,包括魚類在內(nèi),是一類比較容易引起食物過敏的食物。在第一次給嬰幼兒喂食魚類之后,要仔細觀察幾天,是否有過敏現(xiàn)象。如果您的家庭中有食物過敏史,或者您的孩子有任何食物過敏的跡象,請咨詢醫(yī)生。

有的家長特別擔心食物會引起過敏,所以總是不敢在孩子的餐單中加入花生、魚、蝦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但近年來的研究證據(jù)表明,孩子接觸這些食物太晚,對預防食物過敏并無益處,早些接觸反而是有利的。

可以用 omega-3 保健品來代替吃魚嗎?

對生命早期大腦的快速發(fā)育來說,omega-3脂肪酸是關鍵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然而,omega-3 補充劑只有這種成分,卻不能提供魚類里富含的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而這些對成人健康和孩子發(fā)育也很重要。

另外,關于 omega-3 補充劑對健康的益處仍有一定爭議。目前的研究結果并不支持「服用魚油膠囊能提高兒童智商」的說法,甚至還有近期研究提示,服用魚油補充劑并不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所以,建議人們還是直接吃魚,而不是圖省事服用 omega-3 補充劑。

魚類烹調(diào)要注意什么呢?

要保存魚類里的 omega-3 和多種維生素,清蒸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包裹起來烤箱控溫烤,或者放在電壓力鍋里密閉燉/烤,也是不錯的方式。

研究文獻提示,碳火烤魚時,omega-3 損失不大。但明火烤制表面難免局部過度加熱,產(chǎn)生多種致癌物質(zhì)。紅燒魚之前要先油煎,如果油多、油溫高、煎和燉的時間長,也會造成較大的營養(yǎng)素損失。油炸魚則是最壞的選擇。

目前有限的研究證據(jù)表明,油炸、油煎、腌制的魚,并不能起到降低心腦血疾病和促進認知能力的作用。

最后總結一下:

1 經(jīng)常吃魚有益健康。對嬰幼兒智力發(fā)育有益,對成人防病也有益。

2 補充劑膠囊并不能替代吃魚的健康好處。

3 每周吃 2-3 份魚。對成年人來說,一份魚大概是自己的手掌心那么大(不算魚刺和魚頭)。兒童吃魚的數(shù)量因年齡而異。

4 添加輔食后,早點讓嬰幼兒品嘗到去刺的魚,在無過敏的前提下,培養(yǎng)吃魚的健康膳食習慣。

5 選擇污染少、汞含量低的魚,遠離大型食肉魚(請細看文內(nèi)提供的名單)。

6 吃魚時優(yōu)先選擇清蒸和烤箱烤,避免油炸烹調(diào)方式。(吳佳?范志紅)

相關知識

魚這樣吃有害健康
孕婦吃什么魚好?孕婦吃什么魚有營養(yǎng)又健康?
吃煎魚有害身體健康嗎
吃魚的這些講究,您知道嗎?(吃出健康來)
吃魚的這些講究,您知道嗎?
巴沙魚為什么不能吃 巴沙魚是龍利魚嗎?
秋季吃什么魚 秋季吃五種魚進補
老人吃魚有助降壓 但這五種魚不宜吃
夏季吃什么魚最養(yǎng)生
春天吃魚好時節(jié) 飯桌上吃什么魚最營養(yǎng)

網(wǎng)址: 吃魚有利健康 收下這份最新“吃魚建議”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7121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