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習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風險、替代方案和攝入量監(jiān)控
最新的審核版本于2022 年 8 月 14 日 審核。目前有 1 個待審核的更改。
將碳水化合物替換為含有更高比例脂肪或蛋白質(zhì)的食物的飲食被稱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阿特金斯飲食就是一個例子。澳大利亞國家健康與醫(yī)學研究委員會采用的營養(yǎng)參考值建議碳水化合物應(yīng)該占每天總能量的 45-65% [1]。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將此比例降至約 20% [2]。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背后的原理是,一旦碳水化合物限制開始,碳水化合物儲存耗盡,身體就會切換到脂肪代謝來產(chǎn)生能量。脂肪代謝的產(chǎn)物之一是酮體,酮體的積累會使身體進入酮癥狀態(tài)。這會導致食欲下降,并最終導致體重減輕 [3]。
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風險
[編輯 | 編輯源代碼]
每天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在 20-60 克之間,可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4]。風險包括:
甲狀腺激素減少 12%。甲狀腺激素控制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減慢會導致一旦重新攝入碳水化合物,體重會迅速反彈 [4]。 腦部血清素供應(yīng)減少導致的情緒波動。血清素負責提升情緒 [5]。 由于血糖水平低,導致頭暈?zāi)垦:妥⒁饬ο陆?[6]。 酮體產(chǎn)生導致的口臭 [6]。 維生素、礦物質(zhì)(例如鈣和鐵)和纖維缺乏。這會導致便秘、疲勞、頭痛和其他健康問題 [7]。 由于飽和脂肪攝入量較高,心臟病風險增加 [8]。為什么我們需要碳水化合物?
[編輯 | 編輯源代碼]
為了使身體細胞產(chǎn)生維持生命的能量,需要葡萄糖。葡萄糖的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食物(面包、谷物、米飯)。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能量效率要低得多,因為它們首先必須分解成各種成分才能進入能量生產(chǎn)途徑 [9]。
碳水化合物對以下方面很重要:
腦功能。大腦需要身體 25% 的葡萄糖才能正常運作;因此定期攝入碳水化合物可以支持這一點,并有助于保持注意力集中,這對學習很重要 [3]。 纖維含量。低升糖指數(shù) (GI) 食物(例如全麥面包、糙米、燕麥)富含纖維,因此可以預(yù)防便秘 [10]。 體重穩(wěn)定。低 GI 食物可以讓您長時間保持飽腹感,從而調(diào)節(jié)食欲,減少零食的攝入 [11]。 提高運動表現(xiàn)。在運動前吃一份含輕量碳水化合物的零食(例如一塊涂有果醬的面包)可以提高運動表現(xiàn),因為葡萄糖是運動過程中的主要燃料 [6]。我們應(yīng)該吃什么類型的碳水化合物?
[編輯 | 編輯源代碼]
碳水化合物有兩種類型:簡單和復(fù)雜。
在三種類型的簡單碳水化合物中,也稱為糖類,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天然(水果和蔬菜)和加工食品(糖果、巧克力、軟飲料)都含有簡單碳水化合物。含有添加糖且沒有任何其他營養(yǎng)益處的加工食品被稱為“空熱量”。這些食物也可能是“高 GI”,因為它們提供快速能量爆發(fā) [10]。澳大利亞膳食指南建議少量且不經(jīng)常食用這些食物 [12]。
復(fù)雜碳水化合物來自包括未精制/未加工面包和谷物,以及糙米和藜麥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稱為淀粉的葡萄糖長鏈。它們需要身體更多地消化。這些食物通常是“低 GI”,因為它們提供更持續(xù)的能量釋放,讓您長時間保持飽腹感,并且含有必需的營養(yǎng)素,例如纖維和 B 族維生素,包括葉酸 [13]。
有關(guān)健康碳水化合物產(chǎn)品選擇以及其他食物組信息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bodybriks.com/low-carb-diet-plan/]
CSIRO 全面健康飲食 (TWD)[14]
[編輯 | 編輯源代碼]
文件:圖片 1.1. 樣本膳食計劃.png圖片 1.1. 含有中等碳水化合物水平的樣本膳食計劃如果攝入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避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相關(guān)的風險。TWD 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 115 克 <ref> 標簽中的參數(shù)無效。這低于 NRVs 建議的 250-300 克,但比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建議的 20-60 克更容易長期堅持 [1]。TWD 建議每天食用相當于
1 杯谷物和 2 片全麥面包的低 GI 碳水化合物食物。有關(guān) TWD 的更多信息,包括可作為零食使用的“自由食物”(即碳水化合物含量可忽略不計),請訪問
[ http://www.csiro.au/Outcomes/Health-and-Wellbeing/Prevention/Total-Wellbeing-Diet.aspx ]
計算碳水化合物 - 如何?
[edit | edit source]
EasyDietDiary 是一款手機應(yīng)用程序,可以幫助你跟蹤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并幫助你保持在 TWD 指定的每日總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范圍內(nèi)。它提供超過 45000 種不同的食物選擇,以及創(chuàng)建你自己的食譜的功能。
有關(guān)碳水化合物跟蹤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easydietdiary.com/ ]
↑ a b Stewart R. (2012). "Griffith Handbook of Clinical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Griffith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ustralian Publishing ↑ [1], O’Neill M. (2006). "CSIRO Total Wellbeing Diet Review". Retrieved from http://www.smartshape.com.au/a/680.html ↑ a b Silverthorn DU. (2010). "Human Physiolog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 a b [2], Sears B. (2012). "Harvard explains why people regain weight with the Atkins diet". Retrieved from http://www.zonediet.com/blog/2012/10/927/ ↑ [3], Benton D. (2002). Carbohydrate ingestion, blood glucose and mood.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ural Reviews". "26", 293-308. Retrieved from http://0www.sciencedirect.com.alpha2.latrobe.edu.au/science/article/pii/S0149763402000040 ↑ a b c [4], Crowe TC. (2003). Low Carb Diets: Potential Short and Long-term Health Implication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2", 397-403. Retrieved from http://www.atkinsexposed.org/atkins/133/ ↑ [5], Mooney E, Farley H, & Strugnell C. (2004). Dieting among adolescent females – some emerging tre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8", 347-354. Retrieved from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70-6431.2004.00392.x/full ↑ [6], Hosmer C. Low-Carb, High-Protein Diets. "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 Harvard Commentaries on Health". Retrieved from http://0search.proquest.com.alpha2.latrobe.edu.au/docview/1370166554 ↑ Sadava D., Heller C., Orians G., Purves W., & Hillis D. (2008)"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Sinauer Associates ↑ a b Whitney, E., Rolfes, S. R., Crowe, T, Cameron-Smith, D. & Walsh. (2008) Understanding Nutrition, South Melbourne: Cengage learning Australia <ref> 標簽無效;名稱“understanding nutrition”在不同的內(nèi)容中被多次定義 ↑ [7], Flatt JP. (2009). Importance of nutrient balance in body weight regulation. "Diabetes 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 "4", 571-581. Retrieved from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dmr.5610040603/pdf ↑ [8] NHMRC. (2013). Eat For Health: Australian Dietary Guidelines. Summary. Retrieved from http://www.nhmrc.gov.au/_files_nhmrc/publications/attachments/n55a_australian_dietary_guidelines_summary_131014.pdf ↑ Longe J. (2008). Carbohydrates.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Diets: A Guide to Health and Nutrition. Cengage Learning Australia. ↑ admin (2023-04-15). "Low Carb Diet Plan 1 - BodyBriks". BodyBriks. Retrieved 2023-04-25.{{cite web}}: CS1 maint: url-status (link)相關(guān)知識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影響心臟健康嗎?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真的有益嗎?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5個方面的影響
何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哪些特點?有什么好處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里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法是什么 低碳水化合物有哪些
8種最受歡迎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式
另眼看健康,選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要加倍謹慎
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脂飲食減肥效果相當
網(wǎng)址: 健康飲食習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風險、替代方案和攝入量監(jiān)控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182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