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冬天是老人的“奪命坎”!60歲以后注意這6點,平安過冬

冬天是老人的“奪命坎”!60歲以后注意這6點,平安過冬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0日 15:35

民間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老人要是能扛過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過一年。

進入冬季,

不管是在新聞,

還是在自己生活的周邊,

似乎隔三差五看到老人離世的消息。

也經常聽別人說到:

老年人難過冬。

難道,冬天真的是老年人的一道坎?

數據證明:冬天離開的老人最多

老年人易在冬天離世,并不是我們的錯覺,數據能印證這點。

一項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數比夏季多41%,其中大多是老年人。

并不是中國才有這樣的季節(jié)魔咒,國外的相關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老年人的死亡率與季節(jié)息息相關。

挪威、英國和威爾士等國家、地區(qū),針對65歲以上人口死亡率的調查顯示,冬季的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三季。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冬季死亡人數比其他季節(jié)多4.4萬,其中7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3.6萬,老人成為冬季死亡高發(fā)人群。

不僅離開的老人比其他季節(jié)多,一些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偏高。 以心梗為例:

1月過后,心梗發(fā)病率會緩慢下降; 3月立春時,發(fā)病率已明顯低于秋冬季節(jié)。

隨氣溫回暖,心梗發(fā)病率進一步降低,至夏季迎來全年最低谷。 不過臨床資料顯示,近10年來,夏季心梗的發(fā)病人數較過去有所增加。

9月份以后,天氣轉涼,進入深秋。 此時人群心梗的發(fā)病率雖然沒有冬季高,但隨溫度降低,誘發(fā)急性冠脈事件的風險也會呈現(xiàn)出升高趨勢。

心梗發(fā)病率在12月再次達到高峰。

總之,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冬天對老年人來說,確實是一道坎。

為什么“老人難過冬”?

很多人覺得一定是天氣太冷的緣故。 實際上,老人們不是怕冷,而是怕寒冷天氣容易誘發(fā)以及加重的某些疾病。

由于老年人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降低,抵抗力較弱,氣溫的驟降和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誘發(fā)出新的病痛。

在冬季,容易對老年人造成威脅的疾病有:

1

低溫加重心腦血管病

很多老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而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心梗發(fā)作的機會。 此外,寒冷時人的活動量減少,腦、心肌、內臟血液灌流也減少,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的原因之一。

防范手冊:

1.老年人冬季要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的休息,同時注意血壓、血糖的變化。

2.密切監(jiān)測血壓,常備急救藥物。

3.高血壓病人不可隨意停服降壓藥,否則可能出現(xiàn)血壓反跳。

2

寒冷干燥損傷呼吸系統(tǒng)

冬季由普通感冒發(fā)燒引發(fā)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問題,在老年人中很常見,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不注意保暖而引起的。 老年人肺部的抗寒能力差,容易感冒咳嗽,一旦吹風就容易著涼。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較差,意識到該增減衣服時已經晚了。

防范手冊:

1.家里放盆清水,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的濕度,因為空氣干燥會影響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2.老年人冬季應加強重點部位的保暖,出門時戴帽子圍巾,加穿一件背心或馬甲。

3.中午外界溫度較高時開窗通風。

3

骨折導致多種并發(fā)癥

老年人一般都患有骨質疏松癥,是骨折的高發(fā)人群。 尤其在冬季,天氣寒冷,人的肢體比較僵硬,關節(jié)靈活性差,肌肉彈性減少,容易跌倒,不少老年人跌倒多發(fā)于凌晨起夜、洗澡和進行戶外活動時。 老年人一旦骨折,容易導致原有疾病加重,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感染、壓瘡、肺炎等并發(fā)癥。

防范手冊:

1.出現(xiàn)骨質疏松,日?;顒又行瓒嗉又斏?,適當補鈣。

2.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及運動習慣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避免運動損傷。

3.老年人應有“慢三拍”的心態(tài),不要操之過急,平時起身、走路也勿用力過猛,可適當歇一歇。

4.冬天穿防滑的鞋子,家中盡量少放置小塊的踩腳墊、地毯等障礙物,保證廁所、淋浴間地面干爽,晚上入睡后家里最好開盞小燈。

4

飲食習慣誘發(fā)消化道疾病

冬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部分有消化道疾病的老年人極易病情發(fā)作,特別是消化道出血,通常發(fā)病急、出血量大,甚至有的伴有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危及生命。

一些中老年人盲目遵從各式各樣的進補理念,是不可取的。 冬天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并不少見,除不良飲食習慣誘發(fā)之外,還與藥物有關。

防范手冊:

1.切忌暴飲暴食和不規(guī)律進食,不要吃太肥甘厚膩或帶有刺激性的食物。

2.吃火鍋時不要一味涮牛羊肉,還要適量吃些饅頭、面條等面食,可對腸胃起到保護作用。

3.常喝溫水,吃溫熱的食物。 胃寒病人可多喝胡椒豬肚湯、生姜水。 胡椒和生姜都有健胃、暖胃的功效,可用于調理胃寒的病癥。

6個平安過冬錦囊

01

保暖護好頭和腳:增強抵抗力

老人過冬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重點護好身體的兩頭——頭和腳。 戴好帽子,穿雙暖和的鞋子,正如一根扁擔挑兩頭。

冬季,人體的熱量主要是從頭部散失。 據測試,在環(huán)境氣溫為15℃時,從頭部散失的熱量占人體總散熱量的30%; 氣溫4℃時占60%; 零下15℃時占75%。

俗話說“寒從腳下生”,腳部受涼后會使全身血液循環(huán)減緩,身體代謝變慢,導致抗病能力下降。

02

合理飲食

總體上要注意少鹽、少油、少糖,切忌暴飲暴食、攝入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 特別是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要充足。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人每天水果的攝入量應在200~350g,蔬菜則要在300~350g。

03

洗澡先洗腳:防心腦急劇缺血

氣溫低時,溫熱的洗澡水突然從頭而至,身體會“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甚至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會隨之找上門來。

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04

熱身再出門:預防跌倒、骨折

老年人在寒冷天出去活動時,先在家里把準備工作做充分,做做熱身活動,等肌肉熱起來,不再僵硬了再出門。

05

打肺炎疫苗:預防呼吸道疾病

冬季老年人抵抗細菌的能力較弱,容易感染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建議到醫(yī)院預防保健科或是居住地附近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便安全過冬。

06

吃的藥別亂停:防止病情波動

很多慢病常常會受到季節(jié)的影響,比如高血壓,氣溫下降時,血壓就容易升上去。 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監(jiān)測血壓等指標,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找醫(yī)生調整藥物。 但不可隨意停服,否則很可能出現(xiàn)病情波動,甚至出現(xiàn)危急重癥。

除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

愉快的心情也有利于身體健康哦~

還有哦,子女也要多多關心長輩

即便不在身旁,時常電話問候

或者購買各種御寒暖身的衣物、產品

也有利于老年人平安過冬

愿大家都平平安安,順利度過即將到來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作品內容(包括在內的視頻、圖片或音頻)為鳳凰網旗下自媒體平臺“大風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相關知識

人過30,每10年一道“要命坎”!越早預防越好
人老兩個坎,兩坎是指哪兩年?熬過就能長壽嗎?老年人要多關注
老年人秋冬健身,要注意這幾點
冬季養(yǎng)生:藏腎護陽平安過冬?養(yǎng)腎從這6點下手
專家:50歲不算老,是生命最好年齡,要長壽要保證3件事邁過3道坎
人的壽命與體重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60歲以后,這個體重的人最長壽
秋去冬來 這些疾病老人須注意
為什么說70歲是人生的壽命坎?沒得過這4種病,恭喜長壽可期
?老人冬季養(yǎng)生保健得注意十個“點”
喝水決定壽命?醫(yī)生提醒:過了60歲以后,喝水量最好不要超過這些

網址: 冬天是老人的“奪命坎”!60歲以后注意這6點,平安過冬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7596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