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優(yōu)化策略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優(yōu)化策略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11:26

        韋德芳
        重慶市云陽縣平安小學,404512
        【摘要】時代變遷,當今小學生也隨之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與之同時也呈現(xiàn)出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家長們緊隨孩子的步伐,教育方式也在一步步做出改變,因為這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其中影響家庭教育的主觀因素又有: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態(tài)度、家庭教育方式。如今一些普遍的家庭教育問題,如重智輕德問題、重身輕心問題、期望過高問題可能給小學生帶來如:學習焦慮、自責傾向、沖動傾向等心理健康問題。對此本文提出一些家庭教育優(yōu)化策略,幫助父母認識家庭教育常見問題,了解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益的教育觀念和方式。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問題;策略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當今社會各方面日新月異,這也使得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現(xiàn)代小學生比他們的父母承受更多的心理壓力。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導致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狀況。
        根據(jù)心理健康診斷測試①結(jié)果,將8種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按大小排序:學習焦慮、過敏傾向、自責傾向、身體癥狀、對人的焦慮、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和孤獨傾向。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中至少有一項或多項占總數(shù)的72.1%。學習焦慮是西部中小學生的首要心理問題。
        同樣,在另一份研究②中,學習焦慮也是多個研究中檢出率最高的因子,可能的原因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升學、就業(yè)和競爭壓力日趨激烈,而學校、教師和父母對學生的期望更高可能使學生的學習焦慮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為了孩子們身心能夠健康成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學校和家庭引起更多的關(guān)注。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每個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他們是引導孩子打開學習道路的向?qū)В黄浯渭彝ソ逃鳛槿蠼逃е?,它在引領(lǐng)孩子學習、心理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當今家庭教育出現(xiàn)的諸多問題和上述小學生心理狀況情況來看,家庭教育問題和小學生心理健康顯然是有很大的聯(lián)系。要弄清家庭問題所在,首先就需要了解有哪些主觀因素在影響著家庭教育。
         二、影響家庭教育因素的分析
        ?。ㄒ唬┘彝ソ逃^念
        家庭教育觀念是指父母在對子女的理解和發(fā)展的基礎上,對子女成長形成的理解。父母的教育觀念和行為對子女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前的家庭教育觀念具有以下特點③:對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重視知識教育;家庭教育重視品德教育;承認孩子的獨立性,同時又要求孩子依附成年人??傊?家庭教育理念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不同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兒童的認知、個性與心理健康發(fā)展等起著不同的影響作用。
        ?。ǘ┘彝ソ逃龖B(tài)度
        家庭教育態(tài)度是指父母基于對子女教育的理解而形成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反應傾向,進而影響父母教育方式的選擇。父母的教育態(tài)度可分為兩種類型:子女取向和父母取向。其中,以孩子為導向的父母知道孩子的去向、行為、照顧他們、經(jīng)常與他們交談、信任他們、始終如一、堅定地要求他們的孩子、很少或根本不使用體罰,并在家庭中保持民主的氛圍。以父母為導向則恰恰相反。
        ?。ㄈ┘彝ソ逃绞?br>         通過對父母教養(yǎng)行為與兒童人格發(fā)展關(guān)系的研究,加里福尼亞大學的鮑姆林德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分為權(quán)威型、專制型、溺愛型和忽視型。權(quán)威的父母對他們孩子的要求通常是根據(jù)孩子基本情況,提出合乎常理的要求,并對他們的孩子的行為作出適當?shù)南拗?。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是理性、嚴謹、民主、耐心且充滿愛。專制的父母對子女提出很高的標準和嚴苛的要求,這些標準和要求不關(guān)心子女的想法和能力,無論這些標準和要求是否能在子女的實際情況下達到,不關(guān)心孩子心理是否接受,孩子毫無話語權(quán)。溺愛型的父母對孩子充滿愛和期望,他們很少提出任何要求孩子或強加任何控制,反倒是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他們基本都滿足,不管男孩女孩都“富養(yǎng)”,溺愛類型的家庭教育影響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私,任性,懦弱,懶惰,追求享受,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征,身心成長也無法健康全面的發(fā)展。而忽視型的父母表現(xiàn)冷漠,他們不會提出任何要求孩子的行為標準,也不會時刻關(guān)心孩子,屬于典型的放任式教育模式,認為讓孩子吃飽穿暖,把孩子送進學校便盡到了父母教育的職責??傊?,各類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施加到孩子身上時,都將對孩子的學習、性格和心理健康帶來相應的影響。

         三、主要家庭教育問題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
         (一)重智輕德問題
        在當今很多父母心目中,所謂的家庭教育無非就是給孩子補習數(shù)理化、英語之類的文化課,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智力水平,只要學習好,其它什么都不重要,最多再把孩子送去一些課外輔導班或者舞蹈、書畫等興趣班,以為這樣便給孩子做到了全方位的培養(yǎng);但很少有家長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如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傳統(tǒng)美德教育等。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許多家長仍然存在這樣一種誤解,即心理健康等同于精神疾病,“腦子問題”,視其為怪物,不愿將心理健康與子女聯(lián)系起來。事實上,心理健康問題,無論大小,是所有現(xiàn)代人的共同問題,只要人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里,他們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或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家庭教育內(nèi)容的失衡——家庭教育中“重智輕德”的現(xiàn)象。
        ?。ǘ⒆悠谕^高,強壓式家庭教育問題
        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殷切期望,而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也是眾多父母的普遍心理。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一方面,是傳統(tǒng)的“望子成龍”的文化心理影響;另一方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父母本身也有焦慮感,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進而在未來社會沒有競爭力。這就迫使他們的孩子在父母的高期望下不遺余力地學習。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強壓孩子達成父母的期望,孩子的課業(yè)負擔因此加重。如果父母的期望超過了子女可能達到的程度,不僅不能起到激勵子女的作用,而且會使子女產(chǎn)生恐懼,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四、優(yōu)化家庭教育,引導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ㄒ唬淞⒄_的家庭教育觀
        首先,家長必須轉(zhuǎn)變重智輕德的教育觀念;樹立對孩子合理期望、因材施教、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其次,家長必須將家庭教育落實下來,不應只停留在嘴上;最后,家長應多關(guān)注孩子非智育教育,多和孩子交流,如情感教育、親子旅行、親子活動等;勞動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從家務活開始;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等。
        ?。ǘW會傾聽,平等溝通
        作為父母,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如果能秉持民主、和藹可親的家庭教育作風,這將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有很大的好處和深遠的影響。學會與人溝通其實是一門學問,更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的一門藝術(shù),父母應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索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便可避免父母太過隨心所欲,主觀意愿太強而單方面實施家庭教育而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ㄈ┭詡魃斫獭⒁陨碜鲃t
        家庭教育說到容易,要做到卻不簡單。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心理承受能力取決于他們對父母形象的適應和接受程度,而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將直接地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通常情況下,兒童的行為模仿能力優(yōu)于其語言理解能力,因而父母時刻要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感染到身旁的子女,要意識到自己好的或不好的言行都可能被孩子學到,所以父母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家庭中,當要求孩子做什么,最好自己先示范,而非簡單說教。所以父母需要時刻以身作則,不斷的滲透影響孩子的言行,使孩子從小接受良好的品質(zhì)和美德的多種形式的熏陶和影響。
        總之,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能夠健康成長,父母就需要在家庭教育方面給予足夠重視,通過學習認識家庭教育可能對孩子心理產(chǎn)生的影響,避免踏入上述的一些家庭教育誤區(qū),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zhì)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父母應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權(quán)利,尊重子女的個性和思想,并在民主、平等和自由的氣氛中與子女交流。了解孩子的內(nèi)在發(fā)展趨勢和需要,對孩子參與的活動表現(xiàn)出真正的興趣,并與孩子成為親密的朋友,幫助他們提高語言和行為能力;為孩子盡可能提供足夠的物質(zhì)需求,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為他們提供行動和精神支持,使他們能夠真正感受到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關(guān)愛和關(guān)心,進而幫助孩子建立健全健康的心理基礎。作為父母來講,要做到這些,可能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正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最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張文娟,姚茹,張麗娟,吳偉琪.《西部地區(qū)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與心理健康狀況關(guān)系調(diào)查及培養(yǎng)策略》[J],《中國特殊教育》,2017年第5期。
        [2]郝萍,張大均,蘇志強,胡天強.《中國四~六年級小學生1995—2011年心理健康狀況變化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597-607頁,2016年4月第37卷第4期。
        [3]李百珍,關(guān)穎.《家長教育觀念研究》[J],《天津師大學報》,1995,(4)。

相關(guān)知識

淺談家庭教育中親子溝通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doc
體育教學和情商教育對心理健康有哪些影響?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課件 第四章 指導胎教與優(yōu)生.pptx
家庭教育學基礎
健身健美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及對策研究
健康中國戰(zhàn)略下大學生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國際家庭日:專家學者為“健康家庭 生育友好”建言獻策
我國家庭育兒制度變遷與影響因素
家庭對健康的影響
提倡“優(yōu)化生育” 致力“家庭健康”

網(wǎng)址: 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優(yōu)化策略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692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