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書法鑒賞》課程教學大綱

《書法鑒賞》課程教學大綱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21日 01:55

課程名稱:《書法鑒賞》

課程類別:公共限選課

學 時:32 學時

學 分:2 學分

適用專業(yè):普通大專在校生

一、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本課程作為全面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課程之一,通過書法教學,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書法的鑒賞能力。為各個專業(yè)學生完善本專業(yè)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以及為將來從事專業(y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課程思政目標與教學目標

1、思政目標

課程中優(yōu)選經(jīng)典藝術作品鑒賞,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在教學中,通過書法作品的欣賞,讓大學生思政教育形式更加的多元化,同時也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大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政教育。

通過書法欣賞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激發(fā)現(xiàn)代大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與奮斗情懷,使他們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膶W習與工作態(tài)度;努力鉆研的工匠精神;增強學生責任擔當;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

2、教學目標

《書法鑒賞》作為全面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課程之一,通過書法教學,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對書法的鑒賞能力。為各個專業(yè)學生完善本專業(yè)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素質,以及為將來從事專業(y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要求

(一)書法基礎知識

掌握書法的概念,了解書法是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文化、書法在世界上的影響和書法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廣泛聯(lián)系,明確學習書法的意義,掌握學好書法的方法,了解書法工具、碑帖常識,掌握選擇字帖、書法工具的方法。

(二)書法技法

掌握毛筆執(zhí)筆法和硬筆執(zhí)筆法,掌握藏鋒、露鋒、中鋒、側鋒、提筆、按筆、頓筆、折筆、轉筆等筆法,掌握運筆的步驟、用筆的原則和筆法分析的方法,掌握基本筆畫的寫法,掌握漢字結構的基本規(guī)律,掌握書法章法的要素及基本要求。

(三)書法賞評

掌握書法賞評的概念,了解書法賞評的意義和影響書法賞評標準的因素,掌握書法賞評的基本標準和方法。

(四)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從理論上掌握運筆要求和點畫的寫法。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中(隸書、楷書、行書)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jù)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了解(隸書、楷書、行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運用(隸書、楷書、行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

四、教學方法

理論知識學習與鑒賞“眼力”培養(yǎng)互動。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使理論學習與對作品的視覺體驗密切結合,使作品分析與相關歷史、文化背景資料及相關視覺文本的了解密切結合。 本課程以學生練習為主,課程與練習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講授與訓練結合。 本課程以學生練習為主,課程與練習密切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講授與訓練結合。

1、以鑒賞為主和實踐為輔,理論指導實踐,對書法情感與視覺進行理性分析,使學生理性的認識書法的藝術性質及特點。對老師所講授的內容都應結合所舉例證理解、掌握。某些有歧異的問題重點了解各自立論的依據(jù)。

2、以示范、提問、作業(yè)、書寫、平時表現(xiàn)(考勤)、學習態(tài)度為主評價,考核成績納入學分,按學校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作業(yè)由任課教師批閱評改。

五、教學時數(shù)分配表

《書法鑒賞》教學時數(shù)分配表

教學內容

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時分配

采用何種多媒體教學手段

章節(jié)

主要內容

講授

實驗

實踐

指導

自學

小計

1

書法的基礎知識及書法的工具、材料

2




2

課件、作品

2

中國古代書法史概述

2




2

課件、作品

3

書法基礎知識基礎訓練

2




2

課件、作品

4

篆書

2




2

課件、練習

5

隸書《曹全碑》帖賞析

2



1

3

課件、練習

6

顏真卿、柳公權與唐代楷書

2



1

3

課件、練習

7

行書王羲之《蘭亭序》賞析

2



1

3

課件、練習

8

行書《祭侄文稿》賞析

2



1

3

課件、練習

9

行書《黃州寒食帖》賞析

2



1

3

課件、練習

10

《松風閣詩》賞析

2



1

3

課件、練習

11

趙孟頫《膽巴碑》

3




3

課件

12

徐渭書法與明清書風

3




3

課件

合計


26



6

32


六、教學內容綱要

第一章書法的基礎知識及書法的工具、材料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使大學生了解是書法,為什么要上書法欣賞。并掌握書法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工具,熟悉書寫工具的性能,掌握正確的方法。筆墨紙硯的歷史及流派,筆墨紙硯的品類及特點。

(二)教學內容

1、書寫工具的選擇使用

2、寫字姿勢與執(zhí)筆方法

3、選擇碑帖與臨摹方法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結合音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進來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二章中國古代書法史概述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熟悉中國書法的歷史演變過程,認識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的流變、沿革,代表作、學習方法,建立書法審美意識。掌握書體書風的發(fā)展變化情況。

(二)教學內容

1.先秦書法

2.秦漢書法

3.晉唐書法

4.兩宋書法

5.元明清書法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結合音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進來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三章書法基礎知識基礎訓練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書法的知識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書法欣賞要領。以了解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通過藝術教育提升學生人格、氣質、修養(yǎng)等內在品質。。

(二)教學內容

1.運筆;筆法的三種基本運動及其表現(xiàn)形態(tài)。

2.結合筆法的歷史演變分析“毛筆中鋒”的理論。

3. 筆力及其產(chǎn)生方式。

4. 章法;章法的空間本質;章法的構成方式。

5. 行氣及其檢查方法。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書法作品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四章篆書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篆書結字的進一步的放大,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篆書的運筆、結構的運用。有助于對書體的學習

(二)教學內容

1.篆書筆法、結字、章法的特點。

2.篆書基本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篆書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五章 隸書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曹全碑》帖的賞析,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中隸書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jù)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了解隸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運用隸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

(二)教學內容

1.《曹全碑》的書體的藝術形式特點

2.隸書結構特點和筆畫的書寫特點,以及筆法的運用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隸書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六章 楷書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顏真卿的《勤禮碑》和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的賞析,使學生了解顏體楷書和柳體楷書的性質、特點;并掌握其基礎理論,了解楷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運用楷書運筆方法、點畫特點、結構原則等??瑫R寫時不要貪多圖快,可先寫基本筆畫,有了基礎后再寫單字——寫好一個字再寫新字。單字練習可先摹后臨,逐字練習。

(二)教學內容

1.楷書的流變及代表書家。

2.顏體字的分期,代表作品及各期的特點。

3.《勤禮碑》的特點及書寫方法。

4.柳公權《玄秘塔碑》書體的特點。

5.顏體和柳體的書體的區(qū)別,以及唐代楷書的特點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示范,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楷書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八章行書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王羲之的《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松風閣詩》帖的賞析,使學生了解書法藝術中行書的性質、特點;掌握書法美學的基礎理論,根據(jù)一定的藝術原理和美學思想鑒賞書法作品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了解每個書家行書書體的藝術特點和書寫技法。

(二)教學內容

1.王羲之的簡介和《蘭亭序》的背景簡介

2.《蘭亭序》的用筆、章法特點

3.顏真卿的簡介及其背景

4.《祭侄文稿》的章法的特點和筆法的分析

5.蘇軾的簡介及此帖的背景簡介

6.《黃州寒食帖》的章法的特點和筆法的分析

7.黃庭堅的簡介和此帖的背景簡介

8.《松風閣詩》的章法的特點和筆法的分析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結合音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行書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九章行楷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趙孟頫的《膽巴碑》,深入了解趙孟頫的書體主張,以及其《膽巴碑》的行楷書特點和書寫技法。通過臨習實踐中去體會其碑帖的運筆技法。

(二)教學內容

1.《膽巴碑》賞析

2.對其碑帖筆法的分析

(1)點畫特點

(2)橫畫特點

(3)豎畫特點

(4)撇畫特點

(5)捺畫特點

(6)勾畫特點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示范,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第十章明清書風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徐渭的書法,讓學生了解明清書家提出的“文人畫”“文人字”觀念以及這一時期大幅作品的出現(xiàn),標志著書法正式脫離實用功能發(fā)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以及對近現(xiàn)代書法的影響

(二)教學內容

(1)徐渭的簡介

(2)書法的分析及他的書體主張

(3)清書家的書風的注張

(三)教學形式與方法

采取教師講授并示范,結合視頻、圖片,讓學生參與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方法。

七、課程考核

考核形式:由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組成.終結性考核為技能考核,方式為對書法作品鑒賞。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評分標準:過程性考核占40%,終結性考核占60%。

八、課程教材與參考書目

1、《書法鑒賞》,路云亭編著,上海教育出版社,高等院校美術公共課教材

2、《書法美學》,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陳振濂著

3、《中國書法發(fā)展史》,天津古籍出版社,陳振濂著。

4、《顏真卿顏勤禮碑》,上海書畫出版社

5、《柳公權玄秘塔碑》,上海書畫出版社

6、《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上海書畫出版社

相關知識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作品鑒賞》教學大綱
力量健美課程教學大綱
形體課程教學大綱進度.doc
《有氧健身操》課程教學大綱.pdf
《健身健美》課程教學大綱.doc
《健身瑜伽》課程教學大綱
《形體訓練》課程教學大綱
形體課程教學大綱
形體塑身選課程教學大綱.doc
形體訓練課程教學大綱.doc

網(wǎng)址: 《書法鑒賞》課程教學大綱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9696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