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兒童行為問題概述

兒童行為問題概述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16日 19:14

隨著兒童成長,兒童獲得了很多技能。一些能力,如控制大小便,主要依賴于兒童神經和大腦的成熟水平。其他能力,如在家里和在學校里舉止得體,則是兒童身體和智力(認知)發(fā)育、健康、性情、同父母、看護者和老師的關系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另見兒童期發(fā)育)。當孩子們尋找可幫助自己應對壓力的方法時,就會出現(xiàn)其他行為,例如吮吸拇指。還有其他行為會根據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而產生。

行為問題可能變得非常麻煩,以致威脅到兒童和他人之間的正常關系,或干擾情緒、社交和智力發(fā)育。一些行為問題包括

屏氣發(fā)作

進食問題

學??謶职Y

睡眠問題

暴怒發(fā)作

暴力

這些問題中有許多是由于兒童容易養(yǎng)成的正常發(fā)育習慣而產生的。

在正常發(fā)育中,一些行為問題,如尿床可能較輕并能夠快速、自發(fā)消退。其他行為問題(如在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 的兒童中發(fā)生的問題)可能需要持續(xù)治療。

兒童中壓力相關的行為

每個兒童處理壓力的方式不同。某些行為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壓力,包括吸吮拇指、咬指甲,甚至撞擊頭部等。

吸吮拇指

吸吮拇指(或吸吮安慰奶嘴)是兒童早期的正?,F(xiàn)象,大多數孩子在 1 歲或 2 歲時可自行停止,但有的可持續(xù)到學齡期。在緊張時偶爾吸吮拇指是正常的行為,但在 5 歲后如果仍有習慣性地吸吮拇指,可改變上腭的形狀,導致牙齒錯位,并導致其他孩子的取笑。有時,持久性吮吸拇指可能是潛在情緒障礙的體征。

所有兒童最終都會停止吸吮拇指。父母僅在牙醫(yī)建議時,或者他們覺得孩子吸吮拇指成為不健康的社會行為時,才需要對其進行干涉。

父母需要溫柔地鼓勵兒童,使其明白為什么應停止吸吮。一旦兒童發(fā)出自愿停止的信號,溫柔的口頭提醒會是良好的開端。之后可將象征性獎勵直接放在拇指上,如彩帶、指甲油或用無毒彩色標記筆繪制的星星??墒褂闷渌椒ǎ鐚⒛粗赣盟芰习饋?,或用小夾板固定防止孩子肘部彎曲,或在拇指指甲上涂抹苦味的物質。不過,使用這些方法時均不應違背兒童的意愿。

咬指甲

咬甲癖是低齡兒童中常見的問題。這種習慣通常隨年齡增長而消失,并通常與緊張和焦慮有關。

可誘導孩子采取其他的習慣動作(如旋轉鉛筆等)來克服咬指甲。

設立獎勵系統(tǒng),如果孩子停止該行為,則可獲得更多獎勵,從而強化期望的行為。

撞頭和節(jié)奏性搖擺

撞頭和節(jié)奏性搖擺在健康學步兒童中較為常見。不過仍要提醒父母,兒童并非是處于一種苦惱不安的狀態(tài),實際上他是從這些行為中獲得了舒適的感覺。

孩子通常在 18 個月至 2 歲之間對搖擺、旋轉和撞頭等動作逐漸喪失興趣,但有時在年長兒和青春期孩子仍然可以反復出現(xiàn)。

患有孤獨癥或其他神經發(fā)育問題的孩子也可能會撞擊頭部或做其他重復性動作。不過,這些兒童會伴有其他癥狀,從而使診斷更為明顯。

雖然孩子幾乎不會因為這些行為而損傷到自己,但要減少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所造成的噪音強度),可通過把搖籃從墻壁旁邊移開,或去掉搖籃下的輪子或鋪設地毯,以及在搖籃內放置墊塞等方法。

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

表揚和獎勵可以加強得當的行為。有時父母只會注意到兒童的不當行為,當兒童僅得到這種關注時結果會適得其反。因為大多數兒童喜歡因為不良行為而得到的注意,而不喜歡根本不被注意,所以父母應該每天為和孩子愉快地互動創(chuàng)造特殊的機會,避免增加孩子的不當行為。

一些相對輕微的行為問題可能歸因于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

親子相互影響的問題是在孩子和雙親之間關系中的難題,這可能在生后最初幾個月就開始了。以下原因可能導致關系緊張

妊娠或分娩困難

母親受產后抑郁癥影響

父親、伴侶、親人或朋友對母親的支持不足

父母冷漠

寶寶變化不定的喂養(yǎng)和睡覺時間表給親密關系的建立造成壓力。大多數的孩子直到 3 至 4 個月以后才能夠一覺睡到天亮。不好的親子關系可以減緩心理和社會技能的發(fā)育,還可以引發(fā)生長遲滯。

醫(yī)師或護士能夠討論個別的孩子的性情,并為父母提供嬰兒發(fā)育的資料和妥善處理問題的有用技巧。到那時父母才可能產生更現(xiàn)實的期望,接受他們的內疚和沖突是正常的事實,并嘗試重新建立一個健康的親子關系。如果關系沒有得到修復,孩子可能在以后繼續(xù)出現(xiàn)問題。

不切實際的期望導致對行為的認識問題。例如,父母期望一名 2 歲的孩子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拿起玩具,他們可能錯誤地認為這是一種行為問題。家長可能誤解 2 歲孩子的其他正常的、與年齡相關的行為,例如拒絕遵循大人的要求或規(guī)則。

惡性循環(huán)是父母或看護者對兒童的的消極(不當)行為做出消極(生氣)反應,導致兒童的行為更加消極,而使父母或看護者繼續(xù)做出消極反應的一個循環(huán)。兒童從父母或看護者那里獲得的關注通常會強化其不當行為。

在惡性循環(huán)中,兒童對壓力和情緒不適的反應是固執(zhí)、頂嘴、好斗和反抗,而不是哭鬧。父母或看護者以責罵、大叫或打屁股來響應。當父母對膽怯、依賴心很強或者可操縱的兒童過度保護和過分縱容時,也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如果父母學會忽略那些不會對他人產生負面影響的不當行為(如發(fā)脾氣或拒絕進食),那么可能會打破惡性循環(huán)。將兒童的注意力重新引導至有趣的活動,借此可對期望行為進行獎勵,這可使兒童和父母或看護者感受到成功。對不能忽視的行為,可以嘗試轉移注意力或隔離反省法。

紀律問題是當體制無效時發(fā)生的不當行為。紀律不僅是懲罰。它為孩子們提供清晰、層次分明、年齡適當的期望,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預期的期望。比起懲罰不當行為,獎勵所期望的行為是更容易、也更能讓父母和子女雙方滿意。

在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中,當兒童試圖擺脫父母的規(guī)則和監(jiān)督時,可能會出現(xiàn)行為問題。父母應學習如何將此類問題與偶爾的判斷錯誤區(qū)分開。

治療

早期干預

父母的行為矯正策略

治療的目標是通過讓兒童想要改變他的行為來改掉不當行為。這一目標常需要父母的行為持續(xù)改變,繼而使兒童的行為有所改善。

需要提早解決行為問題,因為這些行為存在的時間越長,則越難改變。有時,父母只需確信特定行為是正常的,或者只需聽取一些簡單的建議即可。給父母的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每天至少花 15 至 20 分鐘與兒童進行愉快的活動,或喚起兒童對期望行為的注意力(“發(fā)現(xiàn)兒童的優(yōu)點”)。還鼓勵父母定期離開孩子,以幫助孩子學會獲得安全感并能夠獨立生活。

糾正行為的其他策略包括:

找出孩子行為的誘因和可能不經意間強化它的因素(例如額外的關注)

向兒童明確界定哪些行為受歡迎和哪些行為不受歡迎

建立一致的規(guī)則和限制

跟蹤對規(guī)則和限制的遵循情況

成功時提供獎勵,行為不當時給予懲罰

關注行為本身,不要將行為等同于孩子本身(例如,說“那是不可接受的行為”,而不是“你是壞孩子”)。

執(zhí)行規(guī)則時盡量減少憤怒,增加與兒童的積極互動

兒童健康專家推薦健康的紀律形式,例如積極強化得當的行為、設置限制、重新引導方向和設定未來期望。他們建議父母不要使用打屁股、擊打、打耳光、威脅、侮辱、羞辱或抹黑等方式。

如果在 3 至 4 個月內行為問題無變化,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行為健康評估。

隔離反省法

當孩子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不得當或不可接受,并且他們也知道被大人暫停關注是一種懲戒時,這種方法應用起來很有效。通常來說,2 歲以后的孩子們才可以理解被大人暫停關注是對其不當行為的一種懲罰。當這種方法應用于如日托中心等群體性機構時,應特別謹慎,因為可能會產生一種有害的恥辱感。

當孩子知道他們的一種錯誤行為會導致隔離反省時,可以應用這種方法。在隔離反省法應用之前,孩子通常會受到口頭警告和提醒。

必要時可以把孩子帶過來,坐在隔離反省椅上,向其解釋其不當的行為。

孩子坐在椅子上的時間為“每 1 歲實行 1 分鐘”(最多 5 分鐘)。應避免身體束縛。

讓在規(guī)定時間之前離開椅子的兒童重新回到椅子上,并重新開始隔離反省。避免談話和眼神接觸。

當孩子到達預定時間并離開座位時,看護者應心平氣和地詢問隔離反省的原因。對于不能記起正確原因的孩子,可給予簡單的提示。孩子不必對錯誤行為表示悔過,只要清楚知道隔離反省的原因。

隔離反省后,看護者應盡力認同孩子的得當行為并及時表揚。如果將孩子安排到遠離不良行為的環(huán)境,并重新引導到新活動中,可能更容易實現(xiàn)得當的行為。

有時,當兒童接受隔離反省時,其不當行為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看護者可能需要在隔離反省時間結束之前,將此兒童重新引導到另一項活動中。僅應在兒童理解為何進行隔離反省后,才重新引導到新活動中。

了解更多信息

以下是可能對您有幫助的英文資料。請注意,本手冊對該資源的內容不承擔責任。

美國兒科學會:懲罰孩子的最佳方式是什么?:提供幫助兒童學習可接受行為的最佳方法技巧的資源

相關知識

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
兒童康復概述
兒童心理發(fā)展概述2023年秋
學前期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兒童生長發(fā)育管理概述
兒童病毒感染概述
第一章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概述ppt課件.ppt
健康行為概述
第7講 健康行為概述課件.ppt
孤獨癥兒童社會交往訓練概述

網址: 兒童行為問題概述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6873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