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BMI指數(shù) 內臟脂肪

BMI指數(shù) 內臟脂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9月16日 17:19

理解

<p class="ql-block">BMI指數(shù)?</p><p class="ql-block">體脂指數(shù)(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shù)除以身高米數(shù)平方得出的數(shù)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p><p class="ql-block">主要用于統(tǒng)計,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p> <p class="ql-block">成年人的體重指數(shù)(BMI)大于或等于30kg/m2,則被歸類為肥胖,如果BMI小于18.5kg/m2,則被歸類為體重過輕。</p><p class="ql-block">學齡兒童(5-9歲)和青少年(10-19歲)中,用于定義肥胖和體重過輕的BMI取決于年齡和性別,因為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身高和體重有顯著增加。</p> <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存在于我們看不見的內在臟器周圍,默默的保護器官們。一但不注意,累積過多,將會成為隱形的健康殺手。究竟何謂內臟脂肪?過量會有什么風險?如何減少內臟脂肪?將于以下告訴各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內臟脂肪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Visceral fat)儲存在腹部區(qū)塊的臟腑周圍,諸如腸、胃等消化器官。具有保護、固定、維系等功能,因此內臟脂肪有其重要性,適量是必須的。然而,過量將會誘發(fā)許多慢性疾病的發(fā)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內臟脂肪過高有什么風險?</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第二型糖尿?。?lt;/span>內臟脂肪會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產(chǎn)生胰島素阻抗,使得血糖調節(jié)失靈,引發(fā)第二型糖尿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高血壓</span>:內臟脂肪會影響調節(jié)血壓的激素作用,因而出現(xiàn)高血壓的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癌癥</span>:像是乳癌、大腸癌、食道癌、肝癌、前列腺癌、腎癌、胰臟癌等皆與內臟脂肪息息相關。此外,內臟脂肪過多也會使化療成效不佳,及手術并發(fā)癥增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脂肪肝</span>:多余的脂肪開始于臟器堆積時,首當其沖的器官為肝臟,這也是為何現(xiàn)代許多人擁有脂肪肝的原因所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心血管疾?。?lt;/span>之前提到,因為內臟脂肪堆積而造成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后續(xù)都會形成心血管疾病,最后也可能導致中風的發(fā)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睡眠呼吸綜合癥</span>:內臟脂肪過多,壓迫上呼吸道,于睡眠時造成呼吸不順暢,破壞睡眠質量。當睡不好時,食欲增加,反而容易大吃大喝,內臟脂肪藉此又增加。內臟脂肪與睡眠兩者互相影響。</p><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過多,壓迫上呼吸道,于睡眠時造成呼吸不順暢,破壞睡眠質量。當睡不好時,食欲增加,反而容易大吃大喝,內臟脂肪藉此又增加。內臟脂肪與睡眠兩者互相影響。</p> <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p><p class="ql-block">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導致代謝遲緩,內臟機能異常,如肝功能衰退,高血壓、心臟病等,危害遠遠大于皮下脂肪,卻又不易察覺。</p><p class="ql-block">即便是看上去體型較瘦,但同樣有內臟脂肪偏高的風險。四肢纖細但擁有啤酒肚者最危險。從對血管、血脂和動脈閉塞的影響來看,累積在腰部的脂肪,比大腿和臀部脂肪對健康的影響更大。</p><p class="ql-block">腰部脂肪會破壞胰島素系統(tǒng),而且腰部脂肪的新陳代謝相當快,還會產(chǎn)生不同的激素,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癥。</p><p class="ql-block">另外,腰部脂肪還會導致肝臟肥大,使它無法發(fā)揮正常功能。</p><p class="ql-block">計算完大家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有沒有遇到身邊看起來不胖,體重也不超標的人,但是內臟脂肪高,希望大家引起重視。</p> <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過少、小于1時,則要留意,是否臟器在沒有內臟脂肪的保護之下,有受損的情形。此外,若指數(shù)偏高,則有可能后續(xù)引起代謝性相關慢性疾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內臟脂肪怎么測?</span></p><p class="ql-block">內臟脂肪可由以下的方式測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儀器精準測量:</span></p><p class="ql-block">生物電阻抗分析(BIA):Inbody體組成分析儀即是。方便、快速、非侵入性,藉由釋放少量電流通過人體,分析脂肪及非脂肪組織的分布。</p><p class="ql-block">雙能量X光掃描儀(DXA):可推算出體脂肪、內臟脂肪及肌肉組織的分布比例。為快速、方便、簡單的方式,雖有低量的輻射,但與計算機斷層的精準度相似,而成為臨床上最常用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計算機斷層掃描儀(CT):精準度最高,但輻射量及所需費用較高。</p><p class="ql-block">核磁共振(MRI):精準度最高,但同樣有輻射量、耗時及所需費用較高的問題,所以計算機斷層及核磁共振較不常使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簡易測量的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u>腰圍:男性小于90公分、女性小于80公分為宜。</u></p><p class="ql-block"><u>腰臀比:腰圍除以臀圍,男性小于0.9,女性小于0.8。</u></p><p class="ql-block">捏腹部皮:下贅肉假如能輕易的捏起2公分,那么堆積的為皮下脂肪;相反的,如果捏不起來,那么大多堆積的為內臟脂肪。</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哪些族群的內臟脂肪容易超標?</b></p><p class="ql-block">年紀大:長者及停經(jīng)后婦女,可能與代謝及賀爾蒙有關,容易有較多的內臟脂肪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男性:相比之下,男性的內臟脂肪比女性多,有可能是與性荷爾蒙有關。</p><p class="ql-block">遺傳性:研究發(fā)現(xiàn),內臟脂肪的堆積與遺傳有關連性。</p><p class="ql-block">飲食不節(jié)制: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攝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會增加內臟脂肪。同等熱量之下,采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地中海飲食)比起其他脂肪來源,較不易形成內臟脂肪。另外,不少實驗也發(fā)現(xiàn),飲食中脂肪酸的組成會影響內臟脂肪的堆積。果糖攝取會增加內臟脂肪。從以上可知,過多的熱量、脂肪、糖的攝取,甚至于脂肪的種類皆會增加內臟脂肪。從生活中來看,就是吃過多餐食、多油炸食物、喝太多含糖飲料,都會促使內臟脂肪生成。</p><p class="ql-block">久坐不動:規(guī)律運動可降低腹部脂肪、大幅減少內臟脂肪。</p><p class="ql-block">熱量過剩:熱量攝取增加或者熱量消耗減少,皮下脂肪已經(jīng)無法再擴張時,過多的脂肪將會累積在內臟,形成內臟脂肪,例如:肝、心、腎臟、胰臟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健康科普請關注美篇~管理健康 ·理解</b></p>

相關知識

不可不知身體健康指數(shù):體脂肪率、內臟脂肪、BMI、基礎代謝率
重塑肥胖認知!中國人自己全新體型指標超越BMI——中國人內臟脂肪指數(shù)(CVAI)
重塑肥胖認知!中國人自己全新體型指標超越BMI——中國人內臟脂肪指數(shù)(CVAI)@MedSci
怎么降低內臟脂肪指數(shù)
內臟脂肪指數(shù)一般是多少
BMI指數(shù)
BMI指數(shù)(身體質量指數(shù))
BMI指數(shù)怎么算 怎么降低BMI指數(shù)
BMI指數(shù)怎么算 如何降低你的BMI指數(shù)
什么是BMI指數(shù)?如何降低你的BMI指數(shù)?

網(wǎng)址: BMI指數(shù) 內臟脂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0560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