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熱烈而美好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炎炎夏日
人們更加關(guān)注身體健康
但那些隱藏在熱浪之下的
健康謠言
你都了解嗎?
謠言一:
三伏天出透汗了才能排毒?
真相:
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電解質(zhì)。醫(yī)生表示,人體排毒器官主要是肝臟和腎臟,通過出汗獲得排毒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而出汗的主要功能是降溫 。夏季出汗過多很容易造成身體脫水,對人的某些機能產(chǎn)生損傷。
謠言二:
夏日的雨后更適合鍛煉?
真相:
事實上,夏日雨后相對濕度較大,濕邪容易入侵人體,在鍛煉后大汗淋漓,更應(yīng)防止?jié)裥盀榛?。暑邪,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多發(fā)于夏至之后,立秋以前。因為升散的特性,人們在鍛煉后會微微出汗,產(chǎn)生消暑作用,但過多出汗之后會耗津,造成心液不足。
夏天暴雨之后濕度隨熱氣蒸發(fā)往上走,會感覺到水氣彌漫,濕度加重。雨后天晴出去散步,有的人感到胸悶、不舒服,甚頭昏、惡心,和濕邪有一定的關(guān)系。因此,夏日雨后,未必是鍛煉的最好時機,如果鍛煉,一定要預(yù)防濕邪之氣入侵。
謠言三:
天熱戴口罩會引起二氧化碳中毒?
真相:
吸入的二氧化碳濃度高達10%,人才會有危險,而我們?nèi)粘?諝庵卸趸紳舛戎挥?.04%,就算是我們呼出的廢氣,二氧化碳濃度也不過4%-5%。普通人日常佩戴醫(yī)用口罩是透氣的,呼吸時雖然需要比平時稍微用點兒力,但吸進足夠的氧氣并將二氧化碳好好排出并不困難。
謠言四:
高溫下的石墩子能治痛經(jīng)?
真相:
針對原發(fā)性痛經(jīng),通過加熱身體等方法可以讓血管擴張,加快血流速度,確實能減輕痛經(jīng)癥狀。石墩子并非什么了不起的“神器”,只要做好保暖和熱敷都可以起到這樣的效果。需要提醒的是,石墩子在40℃的高溫下暴曬,表面溫度會超過70度,這個溫度足以燙傷皮膚,不宜久坐。如果想要緩解痛經(jīng),小腹部采用適當?shù)臏囟葻岱蠹纯?。熱敷確實能緩解痛經(jīng),但是并非人人適用,還有一部分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繼發(fā)性痛經(jīng),只有在疾病得到解決和治療的情況下,痛經(jīng)才能夠緩解。
謠言五:
防曬會阻礙人體吸收鈣?
真相:
曬太陽可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因此許多人不愿防曬。然而,日常只需要短時間接受日曬就足夠我們體內(nèi)鈣的吸收。特殊人群如骨質(zhì)疏松高發(fā)的老年人可接受適宜的陽光照射,但仍需合理防曬。防曬可減緩皮膚衰老,預(yù)防皮膚癌的發(fā)生。
謠言六:
白天在室外才會中暑?
真相:
中暑跟人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濕度、通風(fēng)條件等都相關(guān),并不是在太陽下暴曬才會中暑,即使是室內(nèi),如果環(huán)境密閉、溫度高同樣容易中暑。因此,有些老年人因擔心電費而不使用空調(diào)、電扇等電器,在高溫天待在家中仍有可能中暑。
謠言七:
“藿香正氣”能有效治療中暑?
真相:
生活中,不少人誤認為藿香正氣水是解暑特效藥,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中暑是因為暑熱內(nèi)侵,治療應(yīng)當以清熱瀉火、養(yǎng)陰解暑為主。而藿香正氣水具有辛溫解表、散寒、除濕的功效,屬于溫?zé)崴?,根本就不適合治療中暑。藿香正氣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對于過敏及重度中暑者,不僅不會解暑,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謠言八:
伏天要喝熱水,不能吃冷飲?
真相:
實質(zhì)上體內(nèi)寒氣形成有多種原因,單靠喝熱水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喝熱水這事關(guān)鍵在于體質(zhì)。如果本身是寒性體質(zhì),這種人在夏天都覺得需要穿件長袖才暖和,那么他在夏季里喝熱水會感覺更舒服。但如果本身是熱性體質(zhì),夏季已經(jīng)動不動就一身汗了,此時非要喝熱水無疑是對身體無益。
謠言九:
夏天喝羊肉湯,不用醫(yī)生開藥方?
真相:
夏季喝羊肉湯進補只適合陽虛之人,大多數(shù)人在夏季呈陽盛狀態(tài),喝多了羊肉湯或吃多了羊肉,反而會導(dǎo)致大便干燥、上火。就算是陽虛體質(zhì)者(表現(xiàn)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等),夏季也不要大補。喜歡喝湯的人,平時可以喝點性質(zhì)平和的湯飲,如苦瓜豬肉湯、玉米豬肚湯等。
苦瓜豬肉湯取苦瓜半根、豬瘦肉適量,香油、食用油適量??喙舷磧?、去核,豬瘦肉切成片狀,加適量清水,燒開后先將苦瓜放入水中滾一下,再放豬瘦肉,等肉熟了加調(diào)味品即可。玉米豬肚湯取玉米3根、白果50克、豬肚1個、生姜3片。玉米洗凈,連衣、須切段狀;白果去殼、去衣、洗凈;豬肚洗凈。將食材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2個半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油便可。謠言十:
早晚一碗綠豆湯,解暑又養(yǎng)生?
真相:
綠豆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手足發(fā)涼、腹脹腹瀉等體質(zhì)虛弱的人最好不要過多飲用,尤其是老人、兒童等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以免損傷脾胃,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癥狀。菊花茶也不宜天天喝。虛寒體質(zhì)的人若長期大量飲用菊花茶,會使體質(zhì)越來越虛寒,導(dǎo)致免疫力降低。此外,有些人也不宜常喝涼茶。涼茶雖然成分不一,但主要是由金銀花、黃芩、荷葉、藿香等組成,屬寒性。對平時體質(zhì)較差或怕冷、脾胃虛寒等寒性體質(zhì)的人來講,喝涼茶可能會加重狀況,導(dǎo)致胃疼、腹痛甚至腹瀉。
熱浪之下
莫讓謠言再添“熱”度
請大家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食品報、科技日報
編輯:蘇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