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礦物質“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食鹽中含鈉元素近40%

礦物質“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食鹽中含鈉元素近40%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08:36

人體的鈉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其含量占總鈉量的44%~50%;骨骼中鈉的含量也很高,可達40%~47%;細胞內(nèi)液中鈉的含量則很低,僅占9%~10%。

日常膳食中,我們鹽吃多了,會導致身體健康受損,尤其是對血壓的影響更大。那么鹽吃多了,其實就是鈉的攝入量超標了。人體的納主要來自于食品加工所用食鹽(氯化納)。食鹽與鈉的換算關系為:食鹽(克)=納(克)x 2.54。 由食鹽量換算為鈉量的公式為:鈉(克)=食鹽(克)x 0.393

一、鈉的生理功能。

1、調(diào)節(jié)體液與滲透壓。鈉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是細胞外液中主要的陽離子,約占90%。與對應的陰離子一起構成滲透壓。細胞外液鈉濃度影響細胞外液的容量,細胞內(nèi)外滲透壓的變化影響細胞內(nèi)外水分的分布。

如體內(nèi)鈉的含量過多,其滲透壓也將隨之改變,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滲透壓,就會吸收大量的水分,使整個細胞外液的容量增多,從而造成心臟負荷過重;造成機體水腫;鈉過多還將使血壓升高。反之,當機體丟失的鈉過多時,則使細胞外液的鈉量降低,滲透壓下降,由于此時細胞內(nèi)鉀構成的滲透壓未變,水進入細胞,細胞內(nèi)液鉀的濃度被稀釋,細胞外液容量減少,這些改變可能促使血壓下降。

2、維持酸堿平衡。鈉在腎小管重吸收時與氫離子交換,促進體內(nèi)酸性代謝產(chǎn)物的排泄,有助于維持體液酸堿平衡。

3、維持正常血壓。鈉通過調(diào)節(jié)細胞外液的容量,維持正常血壓。細胞外液鈉濃度的持續(xù)變化,對血壓產(chǎn)生影響。人群膳食調(diào)查與干預研究結果表明,膳食中的鈉過多,鉀過少,鈉鉀比值偏高,可引起血壓升高。
4、影響神經(jīng)、肌肉、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謝。鈉不足時,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較差,以至于神經(jīng)肌肉傳導遲鈍。表現(xiàn)為肌無力、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出現(xiàn)心血管功能受抑制的癥狀。糖的利用和氧的利用必須有鈉的參加。

二、人體鈉缺乏與過量對健康的危害

1、缺乏
正常情況下不會發(fā)生鈉缺乏。腎臟對鈉有強大的調(diào)節(jié)能力,能根據(jù)全身鈉含量和飲食鈉的攝入量調(diào)節(jié)鈉的排出量,不會產(chǎn)生明顯的鈉丟失,除非腎臟和腎外失鈉(如由于消化液大量丟失、大量出汗)伴鈉攝入不足。血漿鈉<135mmol/L時,即為低鈉血癥。體內(nèi)鈉元素的含量低于健康人的正常含量,則細胞的水分、滲透壓、應激性、分泌以及排泄等都將受到影響。此外,缺鈉還會影響細胞對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胃液的分泌。血清鈉降低時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視力模糊、心率加速、血壓下降、肌肉痙攣等癥狀,甚至導致昏迷、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2、過量

急性過量食用食鹽(35~40g)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xiàn)水腫、血壓上升、血漿膽固醇升高、脂肪清除率下降以及胃黏膜上皮細胞破裂等。
長期攝入較高量的食鹽,可增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發(fā)生的危險性。

經(jīng)過分析研究,中國營養(yǎng)學會在《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中指出,尿鈉減少與血壓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適量地減少鹽的攝入,對高血壓者可降低其血壓,而對非高血壓者可預防高血壓的發(fā)生,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有益。生命早期鈉攝入對成年后血壓影響的研究顯示,圍產(chǎn)期、哺乳期和青春期鹽暴露影響生命后期血壓。研究結果表明,減少鈉攝人對兒童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胎內(nèi)和嬰兒期環(huán)境鹽暴露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可能比成年暴露更重要,因為系統(tǒng)和器官的程序化發(fā)生在生命早期。兒童限鹽后血壓降低,對預防成年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

三、營養(yǎng)狀況的評價指標

血清鈉和尿鈉是反映機體鈉營養(yǎng)狀況的兩個重要指標。兒童和成人血清鈉的正常值為130-150mmol/L,尿鈉正常值為100~140mmol/L。

四、鈉的吸收與代謝
每日攝入的鈉幾乎全部在空腸和回腸被吸收,主要從腎臟排出。鈉與鈣在腎小管內(nèi)的重吸收過程中會發(fā)生競爭,當攝入鈉多時,會相應減少鈣的重吸收,從而增加尿鈣的排泄,同時,鈉還可降低鈣在骨骼中的沉積。鈉還可從汗液中排出,在高溫環(huán)境下,從事中等強度的勞動4小時,可使人體丟失鈉7~12g,因此,高溫作業(yè)人群要注意鈉等無機鹽的補充。

促進鈉吸收的有葡萄糖、血管緊張素2。抑制其吸收的有胰泌素、胰高血糖素及膽固醇等。
五、參考攝入量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人量(2013)》,18~49歲成人鈉的AI為1500mg/,PI為2000mg/d,如果換成食鹽量,通過計算后按整數(shù)計,成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克。不同人群鈉的AI(適宜攝入量)和PI(預防非傳染性慢性病的建議攝入量)見下表。

中國居民膳食鈉參考攝入量(毫克/天)

注:PI是預防非傳染慢性病的建議攝入量

六、主要食物來源
鈉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但天然食物中鈉的含量不高,一般動物性食物中鈉的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人體鈉元素的主要來源為食鹽、煙漬及腌制肉或煙熏肉、醬菜咸菜,含鈉的調(diào)味品(如醬油、味精等)、小蘇打等,加工食品也含有一定的鈉。

相關知識

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礦物質
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補充礦物質身體才更健康
低鈉鹽 = 送命鹽?吃鹽要不要加碘?關于鹽,你吃對了嗎?
【健康提醒】低鹽飲食=少吃鹽?小心這些食物中的隱性鈉!
七大營養(yǎng)素之礦物質:人體健康的基石
“高礦物質”食物對健康有益? 補礦物質小心金屬中毒
低鈉鹽是高鉀鹽=送命鹽?紅楓醫(yī)師:有些人真不能吃!
鈣鎂磷鉀鈉鐵碘鋅硒元素缺乏時的食物補充來源
低鈉鹽=健康鹽?這幾類人一定要少吃,一不小心就會變成“送命鹽”!
為什么人體要補充礦物質?

網(wǎng)址: 礦物質“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食鹽中含鈉元素近40%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3739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