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作為中國人甚至外國人也非常喜愛的美食,夏末秋初天氣逐漸變涼,火鍋開始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最愛??墒谴罂於漕U之后,很多人因為出現(xiàn)上火、長痘、胃痛等癥狀苦惱不已。如何健康吃火鍋,一直是吃貨們關(guān)注的重點。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健康吃火鍋的方法:
一、肉要煮透
鍋底湯熱氣騰騰,肉片、魚丸、大蝦、豆皮、海鮮、生菜、面條……想想就解饞吧,生食熟食、犖的素的一鍋涮,這就是火鍋。陳改云說,生熟一鍋煮,火候要把握。有些人講究口感,肉片下鍋里隨便一涮就撈出來進(jìn)了嘴,嘴巴是爽了,沒準(zhǔn)病菌、寄生蟲卵也進(jìn)去了。
吃火鍋,肉食一定要煮透,夾著血絲的程度最好不要吃,生肉上攜帶的病菌和寄生蟲卵通過徹底加熱才能殺滅,否則會引起胃感染等疾病。嘴巴重要還是健康重要,相信誰都明白。
此外,應(yīng)將用來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不得生熟混用,以免沾染到病菌,病從口入。
二、別搭冷飲
許多人吃火鍋愛配冰爽的冷飲,女士和小朋友來一大桶橙汁,男士就來冰鎮(zhèn)啤酒,吃一口熱騰騰的涮菜,來一口冰爽的啤酒,那種刺激的確是種美妙的感受。
但這種吃法,卻容易使嘴巴和食道受傷。從火鍋中撈出的菜肴溫度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而許多人因為怕燙,就會趁勢喝上一大杯冰鎮(zhèn)啤酒或冰凍飲料,但是如此一冷一熱,很容易造成胃部消化不良,引發(fā)腹瀉或便秘。過涼的飲料本身也會刺激腸胃,甚至引發(fā)腸痙攣。
因此建議吃火鍋時不要太心急,涮好的食物要先放在盤子里涼一下,蘸點冷調(diào)味品,飲料的溫度也不要太涼。
三、辛辣有節(jié)
熱辣的川式火鍋很過癮,大朵的紅紅的燈籠椒在湯里滾沸,不一會兒就成了紅紅的辣湯。不管什么菜,擱進(jìn)去一涮就成了香辣味兒。即便是平時吃辣的人,也不會道道菜都辣,因此,辣火鍋著實是個刺激的食辣之旅。陳改云專家告誡:過度吃辣會不斷加重對咽喉部和胃腸道的刺激,可引起食道炎、胃炎,還可促進(jìn)腸的蠕動直接引起腹瀉,過完了嘴癮,你就等著收拾這些遺留問題吧!
建議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選擇清淡的鍋底和溫和的調(diào)味料。
四、均衡搭配
許多人吃火鍋的通常程序,便是先來一大盤肉片,吃得膩了才想起吃點菜壓一壓,陳改云說,其實吃火鍋一頓下來,應(yīng)該跟平時一樣,講究個合理搭配,營養(yǎng)均衡,肉、豆制品、蔬菜、主食都要吃一點,肉要適量,一般每個人二三兩足矣。
吃完火鍋三四十分鐘后可吃些水果。水果性涼,有良好的消火作用,餐后只要吃上一兩個水果就可有效防止上火。
五、不喝湯底
許多人愛喝火鍋湯底,里頭又是肉又是魚,豆腐菌類,全是營養(yǎng),最后變得濃釅無比,看著就誘人。專家卻建議,這種高濃度的久煮的火鍋湯底最好還是不要喝。
從營養(yǎng)角度講,久煮的火鍋湯底營養(yǎng)的確非常豐富,煮過的食物中,各類可溶性營養(yǎng)成分都保留在湯料中,尤其蛋白質(zhì)、脂肪、膽固醇含量都非常高,簡直就是營養(yǎng)不良者的大補(bǔ)湯。
其實,老湯里含有不少致癌物質(zhì)和大量的嘌呤,不是補(bǔ)充營養(yǎng)的好選擇。尤其是痛風(fēng)患者、高尿酸血癥、三高人群不宜食用。
六、控制總量
吃火鍋跟平時吃飯不一樣,原料堆了滿滿一大桌,各人自己動手,東一筷子西一筷子的,常常不知不覺就吃了很多,一不小心總量就超了,加上本身火鍋有肉有魚,熱量高,總量上一定要加以控制。否則,進(jìn)食過飽引起的腸胃不適很快就隨之而來。
其實有時候遵循健康吃多火鍋的原則,同樣也可以把火鍋吃得美味和營養(yǎng),愛吃火鍋的朋友,一定要了解到怎么避免吃火鍋傷身的方式哦,這樣在吃火鍋上更放心也暢快的享受火鍋的美味。
說起火鍋,就不得不提一下三江舵手川味老火鍋了,三江舵手以其傳統(tǒng)的四川重口味麻辣鍋底虜獲食客挑剔的味蕾。三江舵手始終保持“用心做味道,良心做品質(zhì)”為經(jīng)營理念,傳承巴蜀火鍋之文化精髓,由名師選用上等辣椒、花椒精心調(diào)制出口味地道純正、口感鮮美醇厚的川味老火鍋美味,秉承“辣得你心甘情愿,麻得你無怨無悔”的原則,讓你在鮮紅亮麗的火鍋里找尋遺失已久的味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