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吃零食嗎?很多人會在家里備一些零食,不管是工作之余,還是看電視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解饞、充饑。很多圈友覺得零食是油炸、膨化、高脂的“垃圾食品”,但是你知道嗎?零食吃對了也能防??!這是為什么呢?平時零食怎么吃才健康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劃重點
01
零食吃對了也能防?。?/strong>
從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早餐后的最佳零食是水果類,晚餐后的最佳零食為奶或奶制品,這樣有助調(diào)節(jié)身體的新陳代謝,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癥死亡風險;而在任何一餐后吃薯片等淀粉含量高的零食,都會增加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飲食質(zhì)量比較低的人,除了要改變正餐模式,還可以通過合理補充零食,彌補飲食質(zhì)量不足;本身飲食質(zhì)量就比較高的人群,對淀粉零食更敏感,更應注重零食品質(zhì)。
“目前,營養(yǎng)學研究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為什么相同的食物在不同攝入時間會發(fā)揮不同的健康效應,猜測可能與機體生物鐘有關?!崩罘f表示,但這不妨礙我們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調(diào)整飲食。
劃重點
02
健康吃零食的5個關鍵
雖然研究顯示有選擇地吃零食有助延壽,但并不意味著可以每天“左手薯片、右手辣條”。零食和正餐應該是一盤棋,全面統(tǒng)籌安排,按照“正餐為主,零食為輔”的原則,讓零食和正餐相互補充,達到飲食多樣、膳食均衡的效果。要想健康吃零食,關鍵在于吃對種類、頻率和量。
1. 時機:早水果,晚酸奶
根據(jù)上述研究結(jié)果,早餐后最好吃水果和堅果;午餐后吃水果和蔬菜;晚餐后吃奶制品,最好是發(fā)酵類,包括酸奶、發(fā)酵酪乳等。
2. 總熱量占比:10%~20%
通常,一日三餐攝入熱量比例為5∶3∶2, 如果三餐吃得較少,導致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維生素等攝入不足,可以通過零食來補充。
建議將每天零食熱量占比控制在10%~20%;
如果是減肥人群,零食熱量占比不要超過10%;
如果是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和孩子,則不應超過20%。
3. 與正餐的時間間隔:2小時
零食一般在兩頓正餐之間吃比較合適,離正餐2小時左右即可,以不影響正餐食欲和食量為原則。
4. 頻率:根據(jù)3個級別選擇
可以將零食分為“可經(jīng)常食用”、“適當食用”、“限制食用”3個級別。
經(jīng)常食用的零食是指低脂、低糖、低鹽類的零食,例如水果、酸奶等,可以每天都吃;
適當食用的零食,指含有中等量的脂肪、鹽、糖類的食物,如巧克力、火腿腸等,可以每周吃一兩次;
限制食用的零食是指高糖、高鹽、高脂肪類食物,如薯片、糖果、炸雞等,應該盡量少吃或不吃。
5. 種類:少吃深加工的
零食可分為原產(chǎn)品零食、初加工零食、深加工零食。
建議以原產(chǎn)品或初加工食品為主,每天至少吃3種水果,堅果盡量選原味的,乳制品選不含添加糖的。
孕婦、兒童、老人以及正餐蔬菜攝入量不足的人群,可以在餐后零食中增加一些初加工的綠葉蔬菜作為零食,口味以清淡為主。
來源:山東科普、生命時報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