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中“一體四系”深度教學模式:重構素養(yǎng)培育新范式——從課堂革命看未來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
當傳統(tǒng)課堂仍在“知識灌輸”的窠臼中徘徊,廣州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廣州一中”)已率先打破桎梏,以“一體四系”全學科深度教學模式掀起一場靜默卻深刻的教育革命。在這里,古詩文學習成為跨越千年的文化對話,數學課堂化身科學思維的孵化場,英語課則演變?yōu)槿蜃h題的思辨平臺……這場以“素養(yǎng)培育”為核心的變革,不僅重新定義了課堂的邊界,更為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
破局:素養(yǎng)導向下的教育范式轉型
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首次提出“核心素養(yǎng)”概念,2017年新課標進一步明確學科核心素養(yǎng)框架。然而,政策落地過程中,“知識本位”的痼疾依然頑固:教師依賴“填鴨式”講授,導致教得膚淺;學生陷入被動接受,導致學生學得表淺;評價體系唯分數論英雄,導致課堂評價的粗淺。
廣州一中直面痛點,通過跟蹤100余節(jié)課堂,提煉出三大癥結:知識傳授與思維培養(yǎng)割裂、學習過程缺乏深度參與、評價維度單一化?;诖?,2019年學校融合建構主義理論、深度學習框架及跨學科整合理念,系統(tǒng)性推出“一體四系”深度教學模式——以診斷、備課、教學、評價四大體系為支柱,構建“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生態(tài)閉環(huán)。這一模式不僅呼應國家政策,更以理論創(chuàng)新破解了“核心素養(yǎng)落地難”的實踐困局。
副校長盧光參與評課
重構:四大體系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
1. 課堂教學診斷體系——精準導航的“教育CT”。
每周一次的“課堂會診”是廣州一中的教研盛景。依托問卷調查和課堂觀察,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開展課堂教學現場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診斷和培訓??平M對參與會診的課程進行“CT式掃描”,精準識別“假問題率”“思維參與度”等核心指標。例如,某次診斷發(fā)現35%的課堂存在教師自問自答現象,學校隨即邀請專家進行培訓,通過情境化、開放性問題的設計訓練,優(yōu)質問題率提升至72%,有效激活學生高階思維。
2. 深度教學備課體系——從“經驗驅動”到“科學設計”。
打破學科壁壘的“大概念單元設計”是備課體系的核心。以語文“家國情懷”單元為例,《岳陽樓記》《出師表》等經典文本被整合為文化脈絡的整體敘事,學生通過對比分析、主題研討,完成從“單篇理解”到“文化認同”的升華。數學組則采用“逆向設計”法,以“摩天大樓高度測算”真實任務為起點,倒推二次函數知識點,使抽象理論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彰顯“做中學”的實踐智慧。
3. 深度教學課堂體系——三維空間的“學習革命”。
在廣州一中的課堂,學習已突破物理邊界:語文課上,一堂名為《深度求索城市建設與文人風骨世情——<望海潮><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聯(lián)讀學》的課程借助DeepSeek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隨后,通過數字人技術,實現了柳永與學生的虛擬對話,將學生帶入一個真實的歷史情境中,讓他們親身體驗詩人的感情世界?;瘜W課則以“化學與健康”為項目主題,融合有機化學、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元素與人體健康,與生物學科融合,打造跨學科PBL(項目式學習)范本。這種“學科+”模式,重構了知識、能力與素養(yǎng)的共生關系。
4. 課堂評價體系——從“知識本位”到“素養(yǎng)本位”。
以“重視過程評價,聚焦素養(yǎng),提高質量”為基本理念,開發(fā)評價量表,以“學習目標有深度,學習內容有深度,學習手段有深度,學習氛圍有深度,學習效果有深度”作為指引,堅持過程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從教師行為與學生行為兩個維度構建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數據顯示,應用該課堂評價量表后,教師教學設計科學性顯著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平均提升40%,課堂思維含量得到顯著提升。
廣州一中高中語文課堂
蝶變:從實踐創(chuàng)新到范式輸出
“一體四系”模式實施五年來,成效顯著:
學生層面:陳顯讓同學在第二屆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以25秒44獲得男子50米蝶泳冠軍,吳尚坤同學在中國中學生田徑冠軍賽初中男子組鉛球比賽中以18.44米打破中國中學生田徑冠軍賽鉛球紀錄并榮獲冠軍。龍芷淇同學獲得第十五屆廣東省宋慶齡獎學金,近五年來學科競賽國家級獎項同比增長65%,廣州一中“院士星光機甲戰(zhàn)隊”獲“第七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省一等獎、全國二等獎;
教師層面:30余篇深度教學論文發(fā)表于核心期刊,10余項省市級課題立項,1個省級名校長工作室,4個市級名教師工作室,2個市級名班主任工作室,王青麗老師榮獲廣州市第九屆中小學班主任專業(yè)能力大賽一等獎;
學校層面:入選廣東省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第一批廣東省優(yōu)質基礎教育集團,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廣東省基礎教育高中通用技術教研基地學校。結對幫扶連州二中,以“一體四系”深度教學模式引領幫扶學校教學改革,學校教育教學面貌呈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欣欣向榮局面,為廣州一中贏得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并與貴州都勻二中、肇慶端州中學等10余所學校共建深度教學聯(lián)盟,助力薄弱校教學質量提升30%-50%。
尤為重要的是,這一模式形成了“理論-實踐-輻射”的完整生態(tài)鏈:以建構主義和深度學習為理論根基,以跨學科整合為方法論,以數據驅動為支撐工具,為區(qū)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可遷移的解決方案。正如一位到校參觀的專家評價:“‘一體四系’實現了從‘教書’到‘育人’的范式轉型,是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標桿實踐?!?/p>
廣州一中高中物理課堂
結語:面向未來的教育探索
廣州一中的改革證明,教育創(chuàng)新的本質在于回歸育人初心?!耙惑w四系”深度教學模式不僅是教學方法的革新,更是對“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時代回應。未來,學校將繼續(xù)深化“學科融合”“技術賦能”“評價改革”三大路徑,推動教育從“知識傳輸場”向“素養(yǎng)生長地”躍遷,為培育兼具家國情懷與全球勝任力的新時代人才貢獻一中智慧。
《羊城晚報》2025年3月21日A12版
文 | 胡革新 辛洋 盧光 陳玉謹
圖 | 學校提供
相關知識
打造高效學生健康教育課堂的創(chuàng)新實踐.docx
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引領瑜伽新風尚
卓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養(yǎng)模式探索
高中體育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
融合健康理念:高校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優(yōu)課與教育創(chuàng)新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 —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例
健康管理專業(yè)“全人教育理念培養(yǎng)德技并修優(yōu)才”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與實踐
1+1=2的教育模式在備考中的應用
山東師范大學:三位一體 構建“互助共享式”心理育人新模式
網址: 廣州一中“一體四系”深度教學模式:重構素養(yǎng)培育新范式——從課堂革命看未來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8941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