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醫(yī)子午流注養(yǎng)生知識、理論、方法

中醫(yī)子午流注養(yǎng)生知識、理論、方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8月27日 11:18

一、中醫(yī)子午流注基本知識

1.人與天地相應。子午流注是中醫(yī)以“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為理論基礎,認為人體功能活動、病理變化受自然界氣候變化、時日等影響而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根據這種規(guī)律,選擇適當時間治療疾病,可以獲得較佳療效,因此提出“因時而治”“按時給藥”等方法。子午流注就是辯證循經按時調理的一種具體操作方法,它是一句經脈氣血受自然界影響有時盛、有時衰并有一定規(guī)律而制定的。其含義就是:人身之氣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時,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推算出什么疾病應當在什么時辰取什么經絡進行治療。

2.因時而治。子午流注是中醫(yī)圣賢發(fā)現的一種規(guī)律,中醫(yī)認為人體中十二條經脈對應著每日的十二個時辰,由于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中氣血在不同的時辰也有盛有衰。中醫(yī)哲學主張?zhí)烊撕弦唬J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guī)律。把人的臟腑在十二個時辰鐘的興衰聯系起來看,環(huán)環(huán)相扣,十分有序。

血氣應時而至為盛,血氣過時而去為衰,逢時而開,過時為闔,泄則乘其盛,即經所謂刺實者刺其來。補者隨其去,即經所謂刺虛者刺其去,刺其來迎而奪之,刺其去去隨而濟之,按照這個原則取穴,以取其更好的療效,這就叫子午流注法。子午流注注重時間條件,以自然界周期現象,與人體氣血周流的情況相配合的。

3.調理理論。子午流注是在中醫(yī)時間醫(yī)學遵循人體經絡興衰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上,配合相應手法和產品來完成通·調·排·補的效果,以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

(1)通:疏通經絡,宣通臟腑。經絡為全身氣的運行通道,而人體臟腑機能的正常運轉需要氣的支持,如果經絡不通,很容易造成相應臟腑機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身體健康。而造成經絡淤堵的原因非常多,典型的如寒濕淤積,不良生活習慣致氣血循環(huán)不暢。平時的手法疏通由于滲透力的關系,很難滲透到深層經絡,而借用經絡瓶直達深層組織,疏通臟腑經絡,打通人體內循環(huán)。

(2)調:調節(jié)氣血,平衡體內陰陽。中醫(yī)理論體系中,人體是一個平衡統(tǒng)一的整體,體內氣血,陰陽必須平衡。一旦氣血陰陽失調,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癥。

(3)排:排濕排寒排毒。由于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攝入產生各種毒素垃圾以及自身代謝物。因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的自然界中六氣轉化為六邪無時無刻侵蝕人體,造成體內濕寒重,毒素堆積影響人體身心健康。

(4)補:補充能量、營養(yǎng)。現代人由于身體條件以及生活環(huán)境和不良習慣所影響,代謝以及吸收能力下降,體內大量缺乏營養(yǎng)。子午流注在打通人體經絡也就是能量輸送通道的基礎上,為身體補充大量的營養(yǎng)能量,為身體保駕護航。

二、調理方法

1.手法調理。疏通表皮氣血循環(huán)通道,加速氣血循環(huán)以及代謝,舒張毛孔,加速產品精華吸收,提升體內陽氣,提高身體溫度。

2.經絡瓶疏通。疏通深層經絡以及臟腑經絡。人體臟腑是相互連接相互影響的,比如只有心腎相交才能水火交融陰陽平衡。一旦心腎不合就容易造成上焦火氣上涌,下焦水汽下沉形成上焦熱、中焦?jié)瘛⑾陆购默F象。而連接臟腑的就是我們臟腑之間的經絡,由于臟腑經絡在人體最深處,平時我們很少刺激到,所以一旦形成淤堵很難被疏通。而子午流注的經絡瓶搭配產品針對臟腑經絡調理疏通,打通淤堵經絡,恢復經絡暢通。

三、人體背部七條經絡

(1)督脈:人體陽脈之海,統(tǒng)領陽脈主管一身陽氣。陽氣足,精神才能旺盛。景岳全書記載“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次一息真陽”,人身體最寶貴的就是這一息的陽氣,從側面反應了陽氣對于人體的重要性。

(2)左心房右心室:華佗夾脊是人體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條經絡,但在日常養(yǎng)生調理中很少有針對這兩條經絡進行調理的手法。子午流注在保證其效果的基礎上,針對華佗夾脊進行疏通,打通淤堵的經絡,可以很好的預防各種心腦血管類疾病。

(3)腎經:腎氣通耳,腎精明目。腎精充足才能耳聰目明。而腎氣運輸的通道就是腎經,腎經不通容易造成耳聾耳鳴,視力下降,腰膝酸軟,手腳冰涼。

(4)膀胱經:人體最大最長的排毒通道。人體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各種代謝物,而這些代謝物是靠我們的腎經輸送,由腎經膀胱排出體外的。如果膀胱經不通,人體水液代謝不暢,毒素淤積就很容易造成長斑長痘,易怒,浮腫等癥。

(5)肝經:肝主解毒藏血疏泄。肝經不通會造成肝的生理機能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解毒藏血功能,造成生理期不正常,頭暈頭痛,體內毒素堆積,長肝斑(黃褐斑),精神萎靡不振,脾氣暴躁易怒,精神抑郁,甚至造成肝氣郁結,進而影響乳腺導致乳腺增生。

(6)膽經:肝氣化為膽汁儲存在膽囊中,膽汁有輔助消化的作用。如果膽經不通,對膽的生理機能產生影響會造成消化不良,口臭口苦,面色發(fā)黃,胃酸胃脹等癥。

四、竹罐特點

竹子生長在南方,天生喜濕。竹子纖維之間有很小的縫隙,具有吸濕吸寒的功能。竹罐配合經絡瓶以及手法調理,可加速身體循環(huán)代謝,打通人體通道舒張毛孔,可以讓體內濕氣、寒氣以及沉積在體內的垃圾毒素,更快速更容易地排出體外。

五、調理方案

子午流注根據時間醫(yī)學的原理搭配通·調·排·補的方法,打通人體經絡,平衡體內陰陽·氣血,排出垃圾毒素并且給人體補充能量,恢復人體機能記憶健康狀態(tài)。

1.療程。大三焦指臀以上為上焦,盆腔為中焦,臀以下為下焦,即頭、胸、背、臀、腿、足部位。小三焦指橫膈膜以上為上焦,橫膈膜到臍為中焦,臍以下為下焦,即背子午、臀兀、胸七腺。

2.作用。調理大三焦一是打通全身經絡,疏通全身血液循環(huán),使人體通透豁達,上接天罡下連地氣,達到天人合一;二是人與天地相合,磁場能量增強,運勢被改變。調理小三焦可以通三焦、通臟腑、通經絡,從而打通人體內循環(huán),提升血氣運行,提高體內陽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舉報/反饋

相關知識

中醫(yī)子午流注養(yǎng)生知識、理論、方法
子午流注:中醫(yī)的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
中醫(yī)子午流注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
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及方法
午后養(yǎng)生知識
子午流注對應的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
中醫(yī)養(yǎng)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有哪些呢
中醫(yī)養(yǎng)生的理論和方法
中醫(yī)減肥理論知識課件
中醫(yī)理論與養(yǎng)生方法.pptx

網址: 中醫(yī)子午流注養(yǎng)生知識、理論、方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3041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