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幼兒期的情緒控制與腸道菌群有關,利用腸道菌群尋求新的發(fā)展支持

幼兒期的情緒控制與腸道菌群有關,利用腸道菌群尋求新的發(fā)展支持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23:31

嬰幼兒期趨于穩(wěn)定的腸道菌群,可能與包括情緒控制在內的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有關

京都大學9月6日發(fā)表了一項研究,表明幼兒期的感情控制與腸道細菌群有關。該研究是由該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的明和政子教授、藤原秀朗(該博士后期課程)、大阪大學的萩原圭祐特任教授等共同研究小組進行的。研究成果在線發(fā)表在《Microorganisms》上。

所謂執(zhí)行機能,是指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欲望的“情感控制”,以及控制語言化、推論、計劃、執(zhí)行等的“認知控制”的總稱。執(zhí)行功能的顯著發(fā)展出現(xiàn)在幼兒期后期(4歲左右),這與這一時期前額葉皮質的迅速成熟密切相關。歐美國家進行的大規(guī)模長期縱向研究表明,這一時期情緒控制能力的發(fā)展與將來(成年期)的社會經濟能力和身心健康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幼兒期的情緒控制是預測個人一生身體、大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家庭經濟狀況、學歷等社會學方面是影響情緒控制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產生個體差異的機制仍未查明。

關于這一點,作為支撐身心健康和腦功能的神經生理機制之一的腸道細菌群受到了關注。腦-腸-腸內細菌群通過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自律神經系統(tǒng)密切相關。這被稱為“腦-腸道-腸道菌群相關”。以成人為對象的研究表明,腸內菌叢的特性與精神疾?。ㄒ钟舭Y、不安障礙等)和認知功能有關,但這里重要的是個人一生擁有的腸內菌叢的基礎在出生后3~5歲左右決定。這與情感控制顯著發(fā)展的時期一致。

這一時期穩(wěn)定到成人水平的腸道細菌群,可能與包括情緒控制在內的執(zhí)行功能的發(fā)展有關。腸道細菌群的組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飲食習慣。特別是在腸道細菌群趨于穩(wěn)定之前的嬰幼兒期,其影響將會非常大。如果能明確這一時期的腸道菌群與執(zhí)行功能、飲食習慣之間的發(fā)展關聯(lián),就可以期待開發(fā)出以腸道菌群和飲食生活為基軸的認知發(fā)展支援法。

以全國257名3 ~ 4歲的日本幼兒為對象,通過糞便采集和問卷進行驗證。

研究小組此次以在日本全國托兒所、幼兒園、兒童園就讀的257名3 ~ 4歲的日本幼兒為對象,采集了糞便,并通過16s rRNA分析對腸道細菌叢進行了評價。執(zhí)行功能和飲食習慣通過問卷進行評價。問卷的回答委托給了被訪者的母親。然后,通過比較執(zhí)行功能發(fā)育有風險的兒童(困難群)和沒有風險的兒童(對象群),驗證了他們在腸道細菌群和飲食習慣方面的差異。

在關于執(zhí)行功能(感情控制、認知控制)的發(fā)展的問卷調查(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 Preschool:BRIEF-P)中,對于關于日常問題行動(63項)的提問項目,關于最近6個月在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行為的程度,按照“1.沒有出現(xiàn)”、“2.有時出現(xiàn)”、“3.經常出現(xiàn)”三個階段進行評定。風險組和對象組是按照先前研究的標準(平均+ 1.5SD)設定的。

通過糞便采集對腸道菌群進行評估,使用專用的配套設備采集各家各戶孩子的糞便。利用新一代測序儀對16s rRNA進行分析,計算出“腸道細菌的多樣性(物種的豐富度和均等度)”和“各細菌在全體細菌中所占的比例(占有率)”。

關于飲食習慣的問卷調查,調查了從大便采集日開始最近一周內孩子吃的食品(24項)的攝取頻率和是否偏食(飲食偏好的偏向)。

情緒控制困難組與對照組相比,與“炎癥”相關的菌群更多

對在“情緒控制”和“認知控制”的發(fā)展上有風險的兒童(困難群)和沒有風險的兒童(對象群)進行了腸道細菌群和飲食習慣的比較,結果明確如下。

在“情緒控制”方面有困難的組中,Actinomyces屬和Sutterella屬的人比對象組要多。這些細菌與身體的炎癥性疾?。ㄑ装Y性腸疾病等)和血液中的炎癥指標(細胞因子等)的高度有關。以成人為對象的研究表明,腸道炎癥與大腦炎癥有關,炎癥相關細菌的豐富程度與精神疾?。ㄒ钟?、焦慮癥等)有關。該結果顯示,幼兒期情緒控制的困難可能與腸道菌群有關,特別是被指出與炎癥有關的菌群。

難以控制情緒的群體,攝取綠色蔬菜的頻率“低”,偏食比例“高”

此外,在“情緒控制”上有困難的人群中,每周攝取綠色蔬菜的頻率比對象人群低,而且偏食的比例也高。眾所周知,飲食習慣與個人的腸道細菌群密切相關,幼兒期的飲食習慣也與這一時期的情緒控制發(fā)展風險相關。

“認知控制”的發(fā)展風險與“情緒控制”的發(fā)展風險不同,與腸道細菌群和飲食習慣沒有關聯(lián)。也就是說,腸道細菌群和飲食習慣在執(zhí)行功能中也與情緒控制功能相關。

期待開發(fā)活用個體生物數(shù)據(jù)的個體化認知發(fā)展支援法

以歐美圈為中心進行的長期縱向調查顯示,幼兒期的情感控制發(fā)展可以預測將來(成年期)的身心健康風險。但是,對于產生情感控制發(fā)展的個體差異的主要原因及其機制卻知之甚少。該研究首次表明,幼兒期情緒控制的困難,與腸道細菌叢的某種特性(大量細菌被指出與炎癥有關)有關,這與背后的飲食習慣有關。

研究小組表示:“今后,我們有必要通過動物實驗驗證所獲得的知識(假設)之間的因果關系,并從更長遠的角度,對人類的情感控制能力發(fā)展及其個體差異與腸道細菌群、飲食習慣之間的關系進行進一步的驗證。將來,可以期待開發(fā)出有效地活用個體生物數(shù)據(jù)的個體化認知發(fā)展支援法?!?/p>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腸道菌群與嬰幼兒免疫發(fā)育之間的關系
腸道菌群失調癥
剖腹產vs順產,對新生兒腸道菌群與健康的影響
早期飲食塑造腸道菌群
腸道菌群利用膳食纖維及其與人體健康關系研究進展
@所有人:十種科學調節(jié)腸道菌群的方式一定要知道
剖腹產vs順產?什么在影響新生兒腸道菌群?
貓狗腸道菌群—“主子們”的健康新領域
腸道問題是如何影響皮膚健康的?——腸道菌群失調和腸漏
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物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網(wǎng)址: 幼兒期的情緒控制與腸道菌群有關,利用腸道菌群尋求新的發(fā)展支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2113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