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高中體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冊第四章 塑造健康行為第五節(jié) 運動安全教學設計

高中體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冊第四章 塑造健康行為第五節(jié) 運動安全教學設計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1月01日 00:37

這是一份高中體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冊第四章 塑造健康行為第五節(jié) 運動安全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確并自覺遵守運動安全守則。
2.使學生掌握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及骨折固定法。
3.使學生了解運動性暈厥、運動性腹痛、運動性哮喘和肌肉痙攣的處理措施和預防方法。
4.提高學生安全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了解并遵守運動安全守則。
2.教學難點: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及骨折固定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能,強身健體,促進生長發(fā)育,延緩機體衰老,但如果運動方法不當,運動負荷超出機體的承受能力,或不注意體育鍛煉中的衛(wèi)生等,都有可能導致運動傷病的出現。那么,應如何預防和處理運動傷病呢?
二、新課學習
(一)體育鍛煉與運動安全守則
1.造成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
運動損傷是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損傷的統(tǒng)稱。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與運動項目、鍛煉過程、運動環(huán)境、運動者的自身條件以及技術動作密切相關。對于學生來說,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缺乏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
(2)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正確。
(3)技術動作不正確。
(4)運動量不適當,特別是運動量(或局部運動量)過大。
(5)組織教學不當,違反練習原則,缺乏必要的保護和幫助;器械檢查不充分,場地布置不合理,教學過程安排不當。
(6)場地設備有缺陷。
(7)氣候不良。
(8)學生身體不佳,狀態(tài)不好。
2.運動安全守則
為做好運動時的安全防護,避免發(fā)生運動損傷,要增強學生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
(1)充分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通過身體檢查,使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發(fā)育程度、健康狀況以及機能水平等基本情況,以確定是否適合參加體育鍛煉,并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及強度。
(2)運動時著裝要合理,并根據運動項目正確佩戴護具。
(3)選擇安全的場所進行鍛煉。適宜的鍛煉場地是提高運動效果和避免運動損傷的前提。
(4)合理安排體育鍛煉或比賽過程。在體育鍛煉前要充分熱身,做好準備活動。
(5)合理控制運動負荷,避免運動過度。運動中的負荷量是逐漸增加的,后一階段的負荷量會超過前一階段的負荷量,這是對機體適應性的理想刺激,適應的機制是生理應激,在此過程中運動負荷是引起適應性變化的生理性刺激。
(6)集中精力,投入運動。過度興奮、思想懈怠或運動時與其他人嬉笑打鬧,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動作協(xié)調性下降,造成運動傷害的隱患,尤其在一些對抗性的練習中傷害性往往更大。
(7)采用正確的動作要領和保護方法來進行練習。體育運動的形式復雜、項目繁多、特點不同、效果各異。
(8)切忌運動粗野或違反規(guī)則。體育運動常常是在高強度、高對抗、多變化的情形中比賽,參與者如果不了解規(guī)則或行為粗野,出現違反體育規(guī)則和道德的危險性動作,不僅會造成比賽參與雙方的矛盾,嚴重者還可能引發(fā)群體事件,對自身和他人造成傷害。
(9)掌握基本的預防運動損傷的知識與技能,提高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二)運動損傷和突發(fā)情況的急救
1.運動損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
(1)保證生命安全:在呼叫急救人員的同時,迅速并仔細檢查傷者的重要生命體征,包括氣道是否通暢、有無呼吸、血液循環(huán)是否正常、功能是否正常(神志、瞳孔、運動反應等)并暴露受傷部位以便觀察。
(2)控制大出血:通過按壓供血動脈進行止血。
(3)控制可能加重全身狀況惡化的情況。
(4)固定受傷肢體,以防組織進一步損傷。
(5)處理慢性出血。
2.學校發(fā)生突發(fā)運動損傷時,學生進行緊急處理的基本流程
(1)損傷發(fā)生后,應安排傷員原地或就近休息,了解其受傷情況。
(2)立即報告教師或醫(yī)務人員。
(3)對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進行早期處理。
(4)對于傷情較重者,配合學校醫(yī)務人員緊急送醫(yī)救治。
(5)子解、分析損傷發(fā)生原因,吸取教訓,提高認識,避免同類事故再次發(fā)生。
3.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
(1)開放性損傷的處理
開放性損傷是指傷處皮膚和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壞,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的損傷。擦傷、撕裂傷、刺傷和切傷等都屬于開放性損傷?;咎幚矸椒òㄖ寡⑶鍎?chuàng)(清理傷口)、消毒(預防感染)、修復和制動等步驟。開放性損傷一般都會造成傷口不同程度的污染,需要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盡量除去傷口中的細菌和其他污染物,然后根據損傷類型和受傷部位進行處理。需要特別注意,救助的人不要徒手接觸傷口和血液,避免血液性傳染病的傳播。
(2)急性閉合性損傷的處理
急性閉合性損傷是指身體由于瞬間遭到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而造成的損傷,傷處皮膚和黏膜完整性無破壞,沒有傷口與外界相通。例如,挫傷、肌肉拉傷及關節(jié)韌帶損傷。軟組織損傷在24~48小時內為早期階段,在此階段進行科學的處置將減輕傷者的病痛,促進損傷恢復。早期處理方法包括保護、制動、冷療、加壓包扎和抬高肢體五個步驟。
4.骨折
骨折是指骨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的損傷,可分為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和復雜性骨折。常發(fā)生于對抗性強烈的運動當中,此外,動作技術不當或運動時摔倒也易造成骨折。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體育鍛煉,特別是力量性練習,可以增強骨骼的密度和強度,一定程度上預防骨折。
緊急處理方法:骨折時,必須盡快將骨折斷端做臨時固定,使傷部不再活動,以避免斷端損傷周圍血管、神經和其他組織,減輕傷員的疼痛,并便于轉送醫(yī)院。
5.運動性暈厥
暈厥是由于腦血流暫時降低或血中化學物質變化所致的意識短暫紊亂和意識喪失,也是過度緊張的一種表現形式。過度緊張、激動或恐懼、疾跑后突然停止、長時間站立不動以及中暑等情況,都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暈厥現象。
6.運動性腹痛
腹痛是運動過程中一種常見的癥狀,在中長跑、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中發(fā)生頻率較高,大多與平日缺乏鍛煉、準備活動不充分、身體情況不佳,運動中呼吸節(jié)奏不好、緊張、勞累、速度突然加得過快、運動前食量過多或饑餓狀態(tài)下參加劇烈運動等有關。
7.運動性哮喘
運動性哮喘是指氣道反應性增高者在劇烈運動后發(fā)生的急性氣道狹窄和氣道阻力增高的病理現象。有效的預防方法包括:一是如教科書指出,應盡量避開寒冷、干燥的環(huán)境,選擇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下運動。二是運動時不用口呼吸而用鼻呼吸,但在實踐調研中發(fā)現,學生較難達到這一要求,此時可戴特殊的口罩以起到加溫保濕作用。三是在劇烈運動前,要先進行熱身運動。
8.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肌肉發(fā)生不自主的強直收縮而顯示出的一種現象。運動中最易發(fā)生痙攣的肌肉是小腿腓腸肌,寒冷的刺激、電解質丟失過多、肌肉連續(xù)過快收縮而放松不夠及疲勞等問題,都可能造成小腿肌肉痙攣。此外,還有足底的拇長屈肌和趾長屈肌的痙攣,多發(fā)生于游泳運動中。
三、案例分析
運動損傷和突發(fā)情況的急救
(一)目標
1.使學生明確運動損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學校突發(fā)運動損傷的處理流程。
2.學生掌握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及骨折固定法。
3.使學生了解運動性暈厥、運動性腹痛、運動性哮喘和肌肉痙攣的處理措施和預防方法。
4.增強學生安全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重難點
1.重點:學生掌握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及骨折固定法。
2.難點:學生能正確操作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及骨折固定法。
(三)內容
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有:運動損傷現場急救和學校突發(fā)運動損傷處理的基本原則;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骨折固定法,運動性暈厥、運動性腹痛、運動性哮喘、肌肉痙攣的處理措施和預防方法。
(四)準備
1.教學準備:將教室布置成U型環(huán)境(方便現場操作);制作教學演示文稿;床單(便于學生躺下示范);夾板數張(可用剪裁好的紙板);三角巾和繃帶。
2.學生準備:示范者九名(學生每3人一組,提前對示范者進行情境設定以及急性閉合性損傷和骨折固定法的培訓),示范任務分別是:急性閉合性損傷的處理;肱骨、前臂骨折臨時固定;大腿骨折臨時固定。
(五)教學活動一:導入(約3分鐘)
教師提問:“同學們都喜愛參加體育運動,哪位同學能夠說一說,你在運動中看到的或自己親身經歷的運動中受傷的經過?”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導入新課。
(六)教學活動二:運動損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和流程(約7分鐘)
1.活動目的:學生明確運動損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和流程。
2.活動形式:問答式、自由討論式。
3.活動過程
(1)運動損傷現場急救的基本原則。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上節(jié)課的內容,以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運動損傷現場急救時應該遵循什么原則?”(教師提示:首先應該對哪些問題做出判斷?緊隨其后的步驟是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解釋基本原則(播放演示文稿)并小結:“出現受傷情況時,首先保證生命安全,檢查生命體征,同時呼救,隨后迅速控制出血情況,逐步再控制可能加重全身狀況惡化的情況,固定受傷肢體,處理慢性出血?!?br>(2)學校中發(fā)生突發(fā)運動損傷時處理的基本流程。教師提問:“在了解了基本原則后,請同學們討論,爭取梳理出我們的救助流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播放演示文稿):“經過大家的分析,我們歸納一下,正確的流程是:損傷發(fā)生后,應讓傷員原地或就近休息,初步了解傷員受傷情況,隨后立即報告教師或醫(yī)務人員。對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要及早處理。對于傷情較重者,要配合學校醫(yī)務人員緊急送醫(yī)救治。最后分析損傷發(fā)生原因,吸取教訓,提高認識,避免同類事故再次發(fā)生?!?br>(七)教學活動三: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約10分鐘)
1.活動目的:學生掌握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
2.活動形式:問答式,合作探究式,實踐操作式。
3.活動過程
(1)教師請學生自讀教科書中關于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的內容。
(2)教師提問:“通過剛才的閱讀,請同學們談一談針對開放性損傷的處理方法?!保▽W生回答,教師小結)
(3)閉合性損傷處理演示。教師請三名示范學生,為大家演示閉合性損傷的處理方法。其中兩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剩余一名學生進行步驟講解。示范完成后,請現場觀察的學生分組,按照此前的操作示范,依次上臺演示,并請臺下學生一同監(jiān)督,幫助演示學生糾正實踐步驟中的錯誤。
(八)教學活動四:骨折固定法(約20分鐘)
1.活動目的:學生掌握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
2.活動形式:實踐操作、合作探究式。
3.活動過程
(1)教師請學生自讀教科書中關于骨折、運動性暈厥、運動性腹痛、運動性哮喘和肌肉痙攣部分的內容。
(2)教師:“請同學們認真學習運動中各種突發(fā)情況的處理措施和預防方法。下面,我們以骨折處理為例,親自來實踐一下對傷處的固定過程?!?br>(3)骨折固定法演示。教師請6名示范學生,分成2組,同時為大家演示骨折固定法。示范學生逐一演示上臂、前臂骨折的臨時固定和大腿骨折的臨時固定方法。每一演示小組中,2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剩余一名學生進行步驟講解,其他學生認真觀察。示范完成后,請6名此前在現場觀察的學生,按照剛才的操作程序逐一上臺演示,未上臺的學生一同監(jiān)督,幫助演示同學糾正實踐步驟中的錯誤。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實踐操作了急性閉合性傷口處理和骨折固定的方法,希望大家下課后繼續(xù)進行練習,并對其他運動損傷的處理和預防方法仔細揣摩,能夠做到熟練應對。”
(九)總結(約5分鐘)
運動損傷現場急救和學校突發(fā)運動損傷處理的基本原則,急性損傷的一般處理方法、骨折固定法、運動性暈厥、運動性腹痛、運動性哮喘和肌肉痙攣的處理措施以及預防方法是本節(jié)教學的主要內容,并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練習了閉合性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和骨折固定法。
教師總結:“運動損傷一旦發(fā)生,需要盡快做出準確的判斷并進行有效處理。切忌不要慌張,要冷靜、機智、高效地處理,才能達到緊急處理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明確運動的安全守則,這既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的內容,也是我們安全運動的需要,希望大家能快樂運動、健康運動?!?br>(十)教學評價建議
請學生下課后,兩人一組練習課堂所學內容,直至熟練掌握。

相關知識

體育第四章 塑造健康行為第五節(jié) 運動安全教課ppt課件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全一冊《健美操》教學設計
第二章 田徑——途中跑教學設計(表格式) 人教版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第七章體操——肩肘倒立教學設計2021—2022學年人教版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教案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全一冊《二級有氧健身操》教學設計
第三章 足球——足球大單元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高中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全一冊《原地投鉛球》教學設計
第二章田徑——《途中跑》教學設計 (表格式)人教版初中體育與健康七年級全一冊
體育健身——高職體育實踐教程(第三版)
第九章花樣跳繩《一分鐘跳繩》教學設計2021—2022學年人教版初中體育與健康九年級全一冊(表格式)

網址: 高中體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冊第四章 塑造健康行為第五節(jié) 運動安全教學設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668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