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冰警惕!「涼傷脾胃」與「細菌污染」的雙重風險
一、吃冰的雙重健康風險
(一)中醫(yī)視角:過涼傷脾胃氣血
夏季人體氣血外浮,脾胃功能本就較弱,冰飲會導致:
氣血凝滯:寒氣使血管收縮,影響氣血正常運行;
脾胃虛寒:胃腸蠕動減慢,易出現(xiàn)腹痛、腹瀉、消化不良。
(二)營養(yǎng)師提醒:冰塊暗藏衛(wèi)生隱患
污染途徑多樣:
制冰環(huán)節(jié):生水含細菌、病毒(如大腸桿菌);
設(shè)備污染:制冰機、儲冰箱、盛冰容器若未定期消毒,易滋生霉菌、藻類;
操作不當:徒手取冰、鏟子混用增加交叉污染風險。
二、科學吃冰的 6 大原則
時間把控:中午陽氣最盛時食用,避免早晚腸胃虛弱期;
量與速控制:單次不超過 100g(約半杯),小口含化而非猛吞;
飲食替代:選擇綠豆沙、酸梅湯、苦瓜、西瓜等天然解暑食物;
購買要點:選擇正規(guī)店家,觀察冰塊是否透亮、無異味、無雜質(zhì);
儲存飲用:加冰飲料 30 分鐘內(nèi)喝完,避免冰塊融化后稀釋飲品滋生細菌;
家庭自制:用涼白開或礦泉水制冰,冰格每周煮沸消毒 1 次。
三、三類人群需嚴格忌口
腸胃敏感者:慢性胃炎、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食用后易誘發(fā)腹痛腹瀉;
經(jīng)期女性:寒氣可能加重子宮收縮,導致痛經(jīng)或經(jīng)血不暢;
老年人與兒童:消化系統(tǒng)功能較弱,對溫度刺激更敏感。
四、自制健康解暑方案
(一)飲品推薦
綠豆湯:清熱解毒,煮沸后放涼至常溫飲用;
酸梅湯:烏梅、山楂煮制,加少量冰糖,冷藏后口感更佳(避免冰鎮(zhèn))。
(二)食材選擇
鴨肉:性涼味甘,適合夏季煲湯(冬瓜老鴨湯);
黃瓜:含水量高,可涼拌或榨汁,補充水分同時清熱解暑
相關(guān)知識
警惕冰箱里“細菌工廠”!你的儲存方式對嗎?
警惕夏季冷飲傷害:保護脾胃健康
科普丨冰箱≠保險箱,用錯秒變細菌“溫床”,“冰箱病”可防→
警惕!加冰飲料的衛(wèi)生問題與科學飲用指南
清爽開胃的涼拌菜,卻是病菌感染的重災區(qū)?
夏日解暑,警惕健康風險
女星喝冰咖啡后竟細菌感染、發(fā)燒!愛喝奶茶的注意了!小心“細菌冰塊”
警惕:勿讓冰箱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10條建議,讓你遠離健康風險
五月份食品安全與營養(yǎng)健康風險提示:警惕初夏部分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科學食用小龍蝦;主食應(yīng)適量
冬天吃甘蔗 警惕清甜背后的風險
網(wǎng)址: 夏天吃冰警惕!「涼傷脾胃」與「細菌污染」的雙重風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75861.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