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每日科普】冬季養(yǎng)生正當時,這些要點請收好

【每日科普】冬季養(yǎng)生正當時,這些要點請收好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0日 17:14

冬季氣溫逐漸下降,此時,是自然界陰氣漸盛之時,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陰氣轉盛而潛藏于內。因此,“養(yǎng)藏”成為冬日起居的主旋律,冬季養(yǎng)生也應以“斂陰護陽”為根本,以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guī)律。

起居——早臥遲起

冬季宜“早臥遲起”。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精氣。一般來說,人們最佳的作息時間應是晚上10點至第二天早上6點,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礎上微調而已。

著裝——注重保暖

冬季天氣寒冷,由于關節(jié)附近多是肌腱、韌帶等血管分布較少的組織,而且四肢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溫度,使關節(jié)僵硬,血液循環(huán)差,因而導致疼痛不止。因此,關節(jié)炎患者在寒冬須加強下肢保暖。

飲食——減咸增苦

冬天陽氣潛伏,陰氣盛極,飲食總原則是減咸增苦,飲食宜溫,重在補腎。冬天寒氣內應腎,根據(jù)五味歸五臟的理論,咸味入腎,冬季如果吃得過咸會使腎氣更旺,這可能會使心、脾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吃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益心氣,如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等。此外,大雪節(jié)氣后晝夜溫差比較大,早晚時間人們會因寒冷而感到不適,吃喝溫熱的食物和飲料,早晚喝一碗熱粥,更有助于養(yǎng)護陽氣。

運動——必待日光

冬季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可適當運動,增強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但冬季運動要充分做好熱身,選擇慢跑、快走最適宜。

外出晨練不宜過早,最好選擇早上太陽出來之后的8點至9點,或者下午4點到5點之間進行。遇到空氣混濁、濃霧遮天的天氣,最好不要到戶外鍛煉。

保健——通風保濕

冬季雖然天氣寒冷,但也需定時通風換氣,這樣可以降低居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還可以降低菌落總數(shù),是最有效和最經濟的空氣“消毒”方法。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此外,還應注意保持房間濕度,可每日向地面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濕度,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讓水慢慢蒸發(fā),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

情志——怡情防病

冬季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平和,起居和運動要有規(guī)律。許多疾病由情志引起,如情緒不穩(wěn)和起居無規(guī)律易引發(fā)青光眼。故平時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興奮;注意起居要有規(guī)律,不在黑暗處久留,防止瞳孔擴大引起眼壓增高;晴朗天氣適度參加戶外活動,增加眼底血管氧氣的供應,減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積,避免眼壓升高;氣候寒冷的惡劣天氣,要盡量減少外出以控制對眼部的影響。

冬季調養(yǎng)三個妙方

1.揉捏耳朵

用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輕輕捏揉,以捏揉至耳朵輕微發(fā)熱為宜。可促進耳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頭痛,預防凍瘡。

2.手指梳頭

勞累時可用手指梳頭,同時稍加力道點按太陽穴、百會穴等,可以改善頭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疲勞,舒緩情緒,睡前用此法亦可促進睡眠。

3.科學泡腳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的氣血運行會減慢。睡前(晚上7~9點腎經最弱時期)適度泡腳可以滋養(yǎng)腎經,同時可以舒緩疲勞、放松心情。泡腳的同時,建議按摩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等穴位,既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亦能加強補腎益精、防病保健的效果。

原標題:《【每日科普】冬季養(yǎng)生正當時,這些要點請收好》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健康科普】秋冬養(yǎng)生正當時,這些保健方法請收好
女人冬季養(yǎng)生 記住這些要點
今日立冬,這份養(yǎng)生攻略請查收!
天壇科普——夏養(yǎng)三伏,這份三伏天養(yǎng)生指南請收好
中老年:冬季免疫力“充電”正當時
肝臟很重要 請做好冬季養(yǎng)肝工作
秋冬換季干什么好 當然是趕緊養(yǎng)肝
冬季養(yǎng)生有什么禁忌 要養(yǎng)生需要避開這幾點
吃藥、飲食、運動都有講究,這份老年人秋冬季養(yǎng)生指南請查收!
秋分時節(jié)如何養(yǎng)生?這份健康指南請收好

網址: 【每日科普】冬季養(yǎng)生正當時,這些要點請收好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2095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