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從“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談亞健康

從“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談亞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7日 03: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逐漸深入,關注亞健康、積極預防和治療亞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饵S帝內經》云“人以水谷為本”,說明人賴水谷以生存。水谷入胃,經胃的腐熟、消磨,脾的運化、轉輸以布散精微于全身,五臟六腑皆得濡養(yǎng)。這種“人以胃氣為本”的思想,對預防疾病的發(fā)生有著重要的意義。金元時代著名醫(yī)家李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學術思想,表明脾胃在人體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脾胃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機體的健康。

脾胃的生理功能

中醫(yī)說的“脾胃”是功能概念,遠遠超出解剖學意義上的脾和胃的范疇,它包括了整個消化系統(tǒng)和部分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端貑枴れ`蘭秘典論》記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蔽钢魇芗{水谷,脾主運化精微,一納一運,相互配合,維持人體飲食消化吸收,輸送營養(yǎng)物質,發(fā)揮其滋補潤澤的作用。

脾主升清,將水谷精微運送到心肺頭目,維持內臟位置的相對恒定。胃主通降,將受納腐熟的食物下行于小腸,再傳至大腸,將糟粕排出。脾升胃降保證消化吸收、排泄廢物的過程正常進行。

脾胃升降失調,運化失司,就會互相影響,清氣不升必然會導致濁氣不降,濁氣不降也會影響清氣不升。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即可影響胃的受納和降,出現(xiàn)納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反之,若飲食失節(jié),食滯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響脾的升清與運化,出現(xiàn)腹脹、泄瀉等癥。

中醫(yī)認為,脾屬陰喜燥惡濕,胃屬陽喜潤惡燥。所謂脾喜燥惡濕,是指脾不健運,會造成水濕停滯;水濕停滯反過來又能影響脾的運化作用。所謂胃喜潤惡燥,是指胃的津液充足,受納腐熟功能就正常,飲食水谷就能經過分解而有節(jié)制地潤降于腸中。

此外,脾主統(tǒng)血,是指脾有統(tǒng)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

脾胃不適出現(xiàn)的癥狀

脾胃失和除了會出現(xiàn)胃痛、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胃腸道不適,還會反應在諸多方面,只要留心,就能從身上找到蛛絲馬跡。

面色暗淡、肌肉無力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氣虛弱,氣血生化不足,皮膚得不到足夠的滋潤和營養(yǎng),就會變得暗淡無光澤。如果不能及時調理,面色就會逐漸發(fā)黃,人也會消瘦蒼老。脾主肌肉,脾虛會導致肌肉力量下降,出現(xiàn)四肢松軟無力、脂肪堆積的情況。

出血、貧血

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多見于慢性出血的病證,如皮膚出血形成紫斑、月經過多、便血、尿血、鼻出血、牙齦出血等。同時可出現(xiàn)全身氣虛癥狀,出血部位越多,氣虛越重。

水腫、白帶量多清稀

脾主運化水液的功能失調,會造成水濕內停,水溢肌膚,周身虛胖浮腫;若水濕趨于下,則使婦女帶脈不固,可見白帶量多清稀。

口燥唇干

中醫(yī)認為,“口唇者,脾之官也”“脾開竅于口”。脾胃的問題會表現(xiàn)在口唇上,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紅潤、干濕適度、潤滑有光澤;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常嘴唇發(fā)白無血色、干燥起皮、出現(xiàn)裂口。

睡覺流口水

脾主涎,涎即口水。脾氣有固攝作用,脾氣充足,涎液才會傳送正常,并且停留在口腔里,幫助人體進行吞咽和消化;如果脾氣虛弱,固攝功能減弱,涎液就會不受約束,使人睡覺時不自覺地流口水。

失眠多夢

中醫(y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不和會使人睡眠質量下降,出現(xiàn)入睡困難、容易驚醒、多夢等問題。脾陰不足,生化之源不足,水谷不能化為精微供養(yǎng)心脾,可致心脾陰血虧虛,而見納食減少、食后腹脹、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

口苦、口臭

脾胃一升一降,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脾胃濕熱,清氣不能上升,濁氣不能下降,就容易引起胃脹氣、反酸、噯氣等不適,濁氣順著食道上行到口腔,就會形成口苦、口臭。

排尿困難

腎主水,脾主運化,兩者共同管理水液的代謝傳輸。脾氣健運,清升濁降,就可以助腎化水,使排尿通暢;如果脾升降功能失調,則容易導致排尿不暢;若寒濕內盛,影響膀胱,氣化失司,則小便短少。

腎虛腰痛

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先天與后天相互滋生,相互為用。長期脾陰不足則腎陰虛衰,形成脾腎陰虛,可表現(xiàn)為腰膝軟、頭暈目眩、手足煩熱、口干不飲等癥狀。

腫瘤

脾胃功能紊亂,氣機失調,則氣不能行血,致瘀血內停;水谷津液不能輸布,則聚結為濕,凝聚成痰,久之成瘤?,F(xiàn)代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脾胃虛弱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這與腫瘤發(fā)病有著很大關系。

調理脾胃益處多

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強弱決定了機體的盛衰。因此在亞健康人群的養(yǎng)生保健中,保護脾胃是非常重要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

調理脾胃有助于防病抗老

調理脾胃可扶助正氣,既能抵御外邪,也可調節(jié)和維持機體陰陽平衡以清除內邪。免疫功能降低和紊亂,是引起衰老和易染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健脾胃可增強機體防御機能,有助于防病抗老。

補氣健脾最常用人參、黨參、白術、山藥、黃芪、扁豆、薏苡仁、蓮子等。胃病多陰虛,滋陰養(yǎng)胃是治療胃病的常用方法,可用石斛、玉竹、百合、麥冬、沙參、天花粉、蘆根等。

培養(yǎng)后天可彌補先天

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所以人的生長、發(fā)育、成熟、衰老與脾腎關系最密切。以后天彌補先天,就是通過補益脾胃為腎臟精氣的充盛打下堅實的基礎。脾虛日久,溫脾乏效時應考慮溫補腎陽,可選干姜、肉桂、枸杞子等。

中醫(yī)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人為水谷之本,故人絕水谷則死”等說法,可見脾胃與人體生命活動及生死存亡息息相關??傊闷⑽刚叩弥醒?,得中央者得天下,保護脾胃,方可提升人體整體機能,糾正亞健康狀態(tài),全面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狀況。

相關知識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應如何調理?
脾胃不和百病生 中醫(yī)教你如何調理脾胃
脾胃虛弱百病生!一個食療古方,專門健脾養(yǎng)胃,幫了很多人
脾虛百病生|6??招教你健脾祛濕!
長夏傷脾胃?中醫(yī)支招抵抗“暑邪內濕”
濕為百病之源,教你幾招,健脾養(yǎng)胃,化痰祛濕
女人養(yǎng)生養(yǎng)脾胃 脾好從里美到外
脾胃虛弱,身體小毛病不斷,脾暢優(yōu)清明沖劑助力脾胃健康!
脾胃受傷五臟也遭殃 按摩法幫助健脾胃
從“一天八杯水”談“飲養(yǎng)生”

網(wǎng)址: 從“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談亞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848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