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學步行,走出健康

科學步行,走出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04:37

根據(jù)研究,成年人一般一天要走8000步左右,而這8000步基本上強度都很低,對健康促進小??赡茉谌招腥f步中,只有2000步左右是比較有效的運動,這個運動量實在是太小了。

并且當你晚上一看微信步數(shù),發(fā)現(xiàn)自己的步數(shù)已經超過1萬步了,結果就放棄了原本計劃好晚上的運動,這樣對促進身體健康,沒有一點益處。

即使你的計步器每天累積有20000步,你真實有效的健康步數(shù),也未必就足夠。

所以,除了看步數(shù)之外,你還需要關注:

1.運動強度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及國內外官方指導意見:中等強度是目前有效運動的最基本要求。

怎么判斷是否達到中等強度呢?

一看步行速度

中等強度標準是每分鐘步行110~130步之間。

二看心率

中等運動強度中的最大心率的70%~85%是正常心率。例如一個人安靜時的心率是70次/每分鐘,他中等運動強度的心率大約要達到130次/每分鐘。

在步行鍛煉時,按大多數(shù)人散步式的方式進行,心率只能達到100~110次/每分鐘,因此,盡管走了一萬步,鍛煉效果也不會好。

三要有點喘

有個簡便的方法,就是感到“呼吸加快,有點喘”,但又“可以與人正常交談”,若喘得無法正常交談,即超過了中等運動強度。

2.運動時間

有了中等強度的步行,你還需要足夠的時間。

每天至少累積30分鐘的運動;

單次運動10分鐘以上才算是有效的運動;

每周至少有4~5的時間進行運動;

3.運動量

運動量=合理步頻*運動時間=110*30=3300

國人一般按照110步以上的步頻(也就是每分鐘110步以上),走3300步(也就是30分鐘),就能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暴走”的傷害看得見

為了比拼微信步數(shù),許多人一言不合使出洪荒之力,天天上萬,日日暴走。

但是,強爭的“第一”可能會付出代價。

1.骨關節(jié)損傷

有的人走的過快,步幅過大,還有的人用力過猛,這對下肢關節(jié)損傷就較大,尤其是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

剛開始,暴走磨損的是腿部的半月板和軟骨(半月板是極難治愈的),進而逐漸的會磨損骨組織,這樣長期暴走,還會造成髖和膝的骨關節(jié)炎。

每天幾萬步的暴走,對足部跖骨也會造成損傷,如果不注意調節(jié)和保護,甚至導致疲勞性骨折。

2.肌肉損傷

暴走過量,除了對關節(jié)的磨損之外,還會對膝、踝及腳后跟的肌肉韌帶和骨膜造成勞損。

所以即使步數(shù)不多,如果走路的姿勢不太規(guī)范,任然可能造成肌肉損傷,出現(xiàn)腳外側疼痛。

這樣走,更健康

1.保持正確姿勢

抬頭挺胸、收緊小腹,使身體重心往上移,肩膀與地面平行;

大幅度擺臂,擺動的速度越快,步子就會越快;

上肢與下肢配合協(xié)調,步伐不宜太大或過??;

腳落地時是后腳跟先著地,再到前腳跟。腳掌落地時,重心應在后腳跟。

2.選擇合適場地

選擇一個安全的場地進行步行運動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可以在塑膠場地進行,對膝關節(jié)的沖擊最小。其次是柏油路、最后是水泥路。

3.選擇合適的衣物

選擇一雙合腳的運動鞋,能夠更好地保護雙腳及自身的安全。

衣著應該寬松舒適,選擇純棉吸汗的材質即可,也可以選擇速干材質。

最好能帶一小瓶水,以便及時補充水分。

(據(jù)“BTV我是大醫(yī)生官微”微信公眾號)

監(jiān)制/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趙瑞熙 制作/唐明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科學步行 輕松走出健康來
科學徒步 走出健康 走出快樂
「薦讀」科學步行,走出健康
【健康衛(wèi)士】健康科普|日行萬步,科學健走
健步走的科學走法
健步走,走出健康走出幸福
“科學走步”學起來
【如何科學健步走?】...
科學健步走,你走對了嗎?
2017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傳周——健康步行 科學“暴走”

網址: 科學步行,走出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649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