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腦卒中患者步行訓練

腦卒中患者步行訓練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15:17

作者:吳云峰、高彩萍、張玉娟

單位: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

主審:翟華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委

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副院長

腦卒中是我國的常見疾病,擁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高死亡率”的特點,是我國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 ,國內首次發(fā)病率平均每年增長8.3%,且首次卒中后1年的復發(fā)率高達12.4%。

腦卒中后會導致運動、平衡和認知等一系列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通過各種康復手段幫助患者恢復相關功能至關重要。平衡與獨立步行能力的恢復是提高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基礎,也是患者康復訓練計劃的重點。

步行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康復遇到的主要問題之一,能否恢復步行是評價偏癱患者運動功能的主要指標。因此,偏癱康復醫(yī)療的基本任務之一是步行訓練。

腦卒中患者進行步行訓練之前,首先要確認各種動作的安全性,預防隱患及早進行防范,并及時改進動作及技巧?;颊呒凹覍僖爮尼t(yī)護人員的健康指導和安全教育,能夠按照科學方法做肢體運動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

腦卒中步行訓練最關鍵和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加強下肢力量和協(xié)調的訓練,只有自身強大,才能無懼任何環(huán)境,只有能夠靈活有力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才能完成任何想要完成的事。

一、步行訓練

恢復步行是康復治療的基本目標之一。一般在患者達到自動態(tài)站位平衡以后,患腿承重達體重的一半以上,并可向前邁步時即可開始步行訓練。但由于老年人易出現廢用綜合征,有的患者靠靜態(tài)站立改善持重緩慢,故某些患者步行訓練可適當提早進行,必要時使用下肢輔具。

不過步行訓練量早期要小,以不致使患者過度費力而出現足內翻和尖足畸形并加重全身痙攣為度。對多數患者而言,不宜過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響患側訓練。

在步行訓練前,先訓練雙腿交替前后邁步和重心的轉移。首先進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內步行,再進行患者獨立徒手步行。但也有部分患者不必經過平行杠內步行訓練期,可直接進行監(jiān)視下或少許持下步行訓練。

步行訓練早期常有膝過伸和膝打軟(膝突然屈曲)現象,應進行針對性的膝控制訓練。如果出現患側骨盆上提的劃圈步態(tài),說明膝屈曲和踝背屈差。

在可獨立步行后,進一步訓練上下樓梯(上行時健腿先上,下行時患腿先下)、走直線、繞圈、跨越障礙、上下斜坡及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下的實用步行訓練。

改善步態(tài)的訓練,重點是糾正劃圈步態(tài)。對患者要實施針對性的訓練,如站立相時,患腿負重能力差,在體重轉換的過程中,患腿缺乏平衡反應的能力,應重點訓練患腿的負重能力,如擺動相時,患腿不能很好地屈曲,應訓練幅度較小的屈曲、伸直,交替進行患側膝關節(jié)的獨立訓練,在擺動相時患膝能完成屈曲而向前邁步。

(一)重心左右轉移

方法:(1)患者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眼平視前方,自然站于鏡前。(2)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扶于患者兩髖上,幫助患者左右轉移重心,先向健側,后向患側。

注意:在訓練時,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防止軀干側彎和足跟離地。

(二)重心前后轉移

方法:(1)患者患足在前,健足在后,兩眼平視前方,自然站于鏡前。(2)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扶在患側髖部,一手扶在患側肩部,幫助患者前后轉移重心。

在訓練時,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防止軀干前后擺動;重心向前時要避免患腿突然打軟或膝過伸,重心向后移動要避免患足的拖動。之后,可生訓練健足在前,患足在后的前后重心轉移。

(三)低邁步訓練

方法:(1)患者雙足平行,兩眼平視前方,自然站于鏡前。(2)訓練者蹲于患者的患側,一手扶在患側髖部,一手扶在患側足足尖,幫助患者向前邁步。

注意:在訓練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向前邁步時,訓練者一手要控制髖部,防止患者過度髖,一手要控制足尖,防止足尖先著地。

(四)健側支撐邁步

方法:(1)患者健足在前,患足在后,兩眼平視前方,自然站于鏡前。(2)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扶于患者兩髖上,讓患者做前后邁步。

注意:在訓練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訓練者要控制好患者的髖部,避免過度提髖,身體過度側傾。

(五)患側支撐邁步

方法:(1)患者患足在前,健足在后,兩眼平視前方,自然站于鏡前。(2)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扶于患者兩髖上,讓患者做前后邁步。

注意:在訓練時,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并避免突然彎腿或過伸。

(六)后方扶持步行訓練

方法:在規(guī)范的步態(tài)訓練區(qū)域,訓練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扶住患者的髖部,讓其向前連續(xù)邁步。

注意:在訓練時,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步幅要均等,不要忽大忽小,避免劃圈步態(tài)和低頭步行。

(七)側方扶持步行訓練

方法:對于上肢肌張力較高的患者可采用側方扶持步行訓練,即訓練者站在其患側,一手抵住其肩部,一手控制其患手,使其患側上肢處于伸肘、伸腕、伸指位,讓其向前連續(xù)邁步。

注意:在訓練時,患者上身要保持正直,步幅要均等,不要忽大忽小,避免劃圈步態(tài)和低頭步行。

二、上樓梯訓練

1.患者面對訓練樓梯站立,健手抓握梯扶手,訓練者蹲立于患者患側后方,右手固定控制住患者患側膝關節(jié)防止突然屈曲,左手控制患者健側軀干,使患者身體重心向患側轉移。

2.患者健側下肢向上邁一層樓梯,并全足底穩(wěn)定踩地。

注意:如患者患側下肢負重能力較差或因恐懼心理無法完成向患側重心轉移,訓練者須左手協(xié)助患者軀干轉移并右手給予穩(wěn)定支持。

3.訓練者輔助患者重心前移,健側下肢負重,同時雙手分別固定支持患者健側軀干和患側膝關節(jié)。訓練者右手從膝關節(jié)上方轉移至內側方,用手指勾住并輔助患者患側下肢屈髖、屈膝,將患側下肢向上邁一層樓梯,并全足底穩(wěn)定踩地。反復進行。

注意:訓練者須在患者后方給予軀干穩(wěn)定支持,防止向后傾倒。

三、下樓梯訓練

1.患者在訓練樓梯上站立,健手抓握樓梯扶手,訓練者立于患者患側方,右手固定控制住患者患側膝關節(jié)防止突然屈曲,左手控制患者健側軀干,使患者身體重心向健側轉移。

2.訓練者右手從患者患側膝關節(jié)上方轉移至內側方,用手指勾住并輔助者患側下肢屈髖、屈膝,將患側下肢向下邁一層樓梯,并全足底穩(wěn)定踩地。

注意:在患者患側下肢下樓梯訓練中,訓練者須隨時觀察患者患下肢的異常運動情況:如下肢伸肌張力異常高引起的膝關節(jié)外展外旋,遠端肌肉無力引起的足下垂等,輔助患者穩(wěn)定安全地將患者下肢放置于下一層樓梯上。

3.訓練者立于患者患側方,右手固定控制住患者患側膝關節(jié)防止突然屈曲,左手控制患者健側軀干,使患者身體重心向患側轉移。同時患者健側下肢向下邁一層樓梯,并全足底穩(wěn)定踩地。反復進行。

注意:在患者患側下肢負重時,訓練者須右手隨時支持固定患者患側膝關節(jié)防止突然屈曲向前傾倒。

編輯:楊閃閃、賈靜、楊曉顏

繪圖:李川

中國康復醫(yī)學會作為全國獲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xié)聯合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為數不多的學會組織之一,長期致力于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員會為主干力量以及70多個分支機構康復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國50余個科普示范基地,開展康復科普推廣、學術培訓與科技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及時、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傳播康復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識,指引大眾了解更多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了解康復、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協(xié)同發(fā)展,借助多樣化媒體平臺,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具有康復特色的現代化康復科普工作體系,形成符合創(chuàng)新型國家水平的康復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臺所有科普作品僅供學習交流,作品版權歸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所有,請勿隨意轉載!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科普中國共建基地2020年-2021年”項資助

原標題:《腦卒中患者步行訓練》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訓練該怎么進行?
腦卒中患者如何進行肢體功能康復訓練?
【一文讀懂】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訓練
不同姿勢站立架訓練聯合懸吊核心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能力與步行功能的影響
下肢骨盆控制康復機器人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響
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能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姿勢控制
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健康宣教課件.pptx
腦卒中患者手內肌的一些訓練方法(一)
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康復訓練該怎么做?看完你就懂了!
腦卒中患者什么時候可以進行功能鍛煉呢?

網址: 腦卒中患者步行訓練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7578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