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板塊年內跌38%居A股市場倒數第一
證券日報消息,今年是保險股近年來最艱難的一年:保險板塊(申萬二級行業(yè)分類)年內跌幅達38%,跌幅位列A股各板塊第一名;年內也無一家投資機構主動調研保險股,這在近年來極為罕見。
保險板塊跌跌不休的股價背后,是基本面的“至暗時刻”:保費端,五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合計保費同比下滑0.97%,保費增速陷入停滯,且第三季度未有好轉跡象;投資端,受長端利率走低、權益市場波動加劇等因素影響,五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合計總投資收益同比下滑0.12%;經營利潤方面,五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合計凈利同比下滑7.1%,第三季度同比大幅下滑36%。
引人注意的是,在保險業(yè)低迷之際,外資機構對部分保險股的操作手法與國內公募基金出現(xiàn)較大反差。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對五大保險股均進行減持,外資卻逆勢加倉了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四季度以來,外資繼續(xù)加倉部分保險股,截至11月11日,外資對中國人保與中國太保的持股量分別較去年12月31日暴增90%、50%。
保費端與投資端持續(xù)承壓
今年以來,保險股的走勢與基本面變化密切關聯(lián)。
今年1月份,人身險公司“開門紅”疊加重疾險需求釋放,保險業(yè)保費增速較快,保險板塊呈上行趨勢。2月份-3月份,因長端利率出現(xiàn)上行趨勢,保險板塊繼續(xù)上行。不過,4月份至9月22日,隨著行業(yè)保費同比增速持續(xù)負增長,疊加長端利率下行,保險股調頭向下,期間,受個別房企債務違約事件沖擊,保險股在個別交易日出現(xiàn)大幅下挫,保險指數在9月22創(chuàng)下今年新低(1056.9點)。
9月23日至11月11日,保險股受第三季度業(yè)績下滑、華夏幸福償債方案落地等因素交叉影響,出現(xiàn)震蕩行情。比如,昨日(11日),市場傳出今年11月份后按揭貸款投放或持續(xù)增長,利好房地產業(yè),當天房地產板塊大漲6.2%。保險股普遍持有房地產資產,也因此大幅上漲3.82%。
總體來看,今年以來截至11月11日,保險指數下跌38.04%,跑輸滬深300指數30個百分點。深究其中的原因,保險業(yè)保費端與投資端遭遇內外部因素共振影響,致基本面駛入低谷是主因。
保費端,多位大型險企管理層人士表示,居民對大額支出較為謹慎,疊加今年以來國內消費不振,消費者對保險的需求降低,行業(yè)步入低增速階段。此前被“高增速”掩蓋起來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也暴露出來了,最明顯的就是“供需錯配”。
太平洋人壽原董事長徐敬惠表示,近年來“保費至上、銷售為重”的價值取向在業(yè)內已根深蒂固,以費用驅動、人海戰(zhàn)術、產品炒作、短期激勵為特征的粗放式發(fā)展方式,已難以為繼。隨著近兩年營銷員規(guī)模和新單保費持續(xù)下滑,銀保業(yè)務雖有增長但成本高企很難盈利,經代業(yè)務基本是沒有銷售能力的機構在花錢買保費,難以做好客戶服務和持續(xù)的客戶經營。現(xiàn)階段,“一方面是民眾廣泛的保險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另一方面眾多的保險機構業(yè)務發(fā)展遇到極大瓶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同樣,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認為,今年以來壽險業(yè)持續(xù)萎靡不振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疫情不斷反復對個險行業(yè)沖擊較大;二是監(jiān)管部門對行業(yè)的“強監(jiān)管、嚴監(jiān)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三是個險行業(yè)的傳統(tǒng)個人營銷策略難以適應市場的推移和變化。
在宏觀經濟對保險業(yè)發(fā)展不利的背景下,險企主動轉型短期內也加速了行業(yè)保費增速駛入低谷。
一直以來,保險營銷員是人身險業(yè)發(fā)展的基石,但近兩年,頭部險企均開展了以營銷員為核心的壽險改革計劃,各險企改革目的較為趨同:提升高產能人力規(guī)模,壓降低產能人力。在這種策略下,受營銷員收入下滑及險企主動“清理”,今年上市險企營銷員出現(xiàn)快速流失,僅五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就流失了超100萬人,人員流失迅速拉低了險企長期期交保費等高價值業(yè)務增速。
今年第三季度,頭部壽險公司人力仍在流失,強化代理人隊伍建設也成當務之急。正如新華保險原董事長萬峰所說,“保險界有句老話:‘保險從來都是售出的而不是被買入的’。壽險產品是需要人推銷的產品,百余年都沒有改變這種方式。目前在壽險發(fā)達的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區(qū),代理人仍然是主要的渠道。既然是靠人推銷,那么,銷售隊伍建設就成為壽險公司的核心工作。”
從投資端來看,今年險企的資產配置壓力不小。昆侖健康保險資管部相關負責人等險資人士對記者表示,在長期利率中樞下移,權益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今年資產配置難度較大,不少險企收縮了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增配了國債、地方債等固收資產,這種配置策略雖然穩(wěn)妥,但很難提升整體投資收益率。
外資逆勢加倉3只保險股
引人注意的是,在基本面未現(xiàn)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今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對保險股的操作手法與外資出現(xiàn)較大反差:公募基金對A股五大保險股進行集體減持;而外資僅對2只保險股減持,對3只保險股進行加倉。
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外資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持股量較去年末分別增加51%、49%、1%,對中國平安與中國人壽的持股量分別減少14%、3%。四季度以來截至今年11月11日,外資對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持股量分別較去年12月31日增加90%、50%、3%。
尤為引人注意的是,外資機構近期也在港股市場買入保險股,香港聯(lián)交所公布的信息顯示,11月4日,小摩增持中國平安港股1114.5798萬股,每股價格54.9631港元,總金額約為6.13億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數目約為7.55億股,最新持股比例為10.13%。
在股價持續(xù)下跌之后,多家券商機構認為,目前保險股已進入盤底階段。如,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壽險負債端的至暗時刻或將過去,看好保險需求的長期增長空間,負債端的數據拐點或將發(fā)生在明年3月;資產端的地產風險與利率兩大因素均在向好。
不過,仍需提醒投資者的是,雖然保險板塊有盤整的跡象,且有外資機構逆勢加倉,但當下的基本面還未出現(xiàn)特別明顯的觸底反轉信號,投資者仍需關注保險營銷員數量、保費數據、利率等影響保險股走勢的核心指標。
原標題:保險板塊年內跌38%居A股市場倒數第一 外資逆勢大幅加倉人保與太保
相關知識
瑞銀、大摩、高盛研判出爐!唱多2025年A股,食品飲料、TMT、保險等板塊受關注
A股近期最受資金追捧板塊!機構火速調研
A股高開北證科創(chuàng)領漲,業(yè)內:要構建慢牛、長牛的健康資本市場
美股A股港股皆愛“生物醫(yī)藥”
A股市場為何始終沒有“慢?!?/a>
A股大跌屢登熱搜 雪球等多因素共振形成負反饋 公募談后市:短期反彈概率較高
美年健康跌0.82%,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4.76,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美年健康跌1.03%,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4.76,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突然大跌,醫(yī)藥板塊反彈還能持續(xù)嗎?
一年用掉100億個,百億級「安全套」市場,僅一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
網址: 保險板塊年內跌38%居A股市場倒數第一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3467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