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盒馬前CEO侯毅:學胖東來,是因為沒路可走了

盒馬前CEO侯毅:學胖東來,是因為沒路可走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31日 04:19

圖片

“今天中國零售業(yè)的企業(yè)家,我認為最缺的是認知水平,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么玩。”

文|《財經》特約撰稿人 胡苗

編輯|余樂

年過六旬的侯毅穿著一襲休閑裝,鬢角有白發(fā),但也掩不住他創(chuàng)業(yè)的意氣風發(fā),聊到興頭時,他紅光滿面,眼睛里都是亢奮。在此前,他對外公布了自己要做的新項目——寵物鮮食的線下連鎖店。

他說,從盒馬卸任后,有兩天自己的情緒是低迷的,但也迅速想明白了:如果盒馬交給另外一個人能做得更好,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對他自己而言,這也是人生新的開始。

當被問及為什么不回歸老本行,再做一個超市的時候,侯毅表示,現階段不是初創(chuàng)公司入局零售的好時候:“有可能你在這個行業(yè)打得很好,某一天抖音就把你干掉了?!?/p>

侯毅九年前從京東物流離職,帶著一個關于“新零售”的點子,見到了阿里前CEO張勇。兩人一拍即合,隨即推動了“盒馬鮮生”的誕生。

在此后的八年中,盒馬一直是“新零售運動”的代表企業(yè)之一。侯毅敢說、敢做的性格,也使他成為整個零售行業(yè)的“意見領袖”,一言一行都被行業(yè)內外高度關注。

他在盒馬不斷創(chuàng)新,幾乎嘗試了零售行業(yè)中的所有業(yè)態(tài),包括社區(qū)團購、前置倉、便利店、菜市場、購物中心、會員店、折扣店等;他最早開始嘗試線上、線下的結合,實現生鮮半小時送達,一度催生出了“盒區(qū)房”這個概念;在商業(yè)模式上,侯毅一直試圖挑戰(zhàn)由品牌方、供應商牢牢把控的KA(關鍵客戶)模式。高調地打出了盒馬“不收條碼費、進場費”的口號,試圖重新制定零售產業(yè)鏈的行業(yè)規(guī)則。

這些嘗試給行業(yè)帶來了沖擊,但其中很多都不算成功,這也讓侯毅在行業(yè)中毀譽參半。

“網上有很多人對我這個人評價,說哪個火做哪個?!焙钜銢]有回避這個問題。他認為,阿里巴巴是結果導向來驅動的公司,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他們已經想到10年以后盒馬的樣子——要覆蓋中國絕大部分城市,解決10億人一日三餐的公司?!叭绻豢亢旭R鮮生這個模式肯定走不到下沉市場。”

侯毅也直言自己的野心:“我們流量也很大,為什么我不能做個 App平臺,變成一個美團可不可以?”

直到離開盒馬前幾個月,侯毅還轟轟烈烈地推動了又一次戰(zhàn)略革新,即全面折扣化。他試圖以供應鏈直采、自營商品,縮減SKU、提升經營效率等手段,實現商品售價的下降,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和銷量。這次激烈的改革也帶來了巨大的爭議。在那段時間中,圍繞著“盒馬損害會員權益”“盒馬封殺大品牌”,以及“盒馬給員工降薪”等話題的爭論聲音不絕于耳。

隨后,便是侯毅2024年3月的卸任。離開那天,他在盒馬的上??偛苛袅艘粡堄?。

在采訪之前,侯毅與我們有“不談盒馬”的約定。但是,侯毅與盒馬相互刻印的痕跡,并非九個月時間就能夠消退。會議室的桌上放著他讓助理從盒馬鮮生買來的各式各樣水果。其中,個個新鮮、個頭標準的紅顏草莓,曾被作為盒馬打通供應鏈的案例多次對外分享。侯毅在聊及盒馬時,用的主語依然是“我們”。

侯毅依然關注著零售行業(yè)的動態(tài)。當今零售業(yè)最火的流量明星胖東來,也自然成為我們聊到的話題之一。

2004年,從許昌成長起來的超市企業(yè)胖東來,幫扶了步步高、永輝等超市,成為整個零售行業(yè)的標桿。行業(yè)紛紛學起了胖東來,學習他的陳列、美化、燈光、選品,還引入了胖東來的爆火商品。其創(chuàng)始人于東來的各種言論在圈內圈外刷屏,宛然成為零售“教父”一般的存在。

侯毅覺得遺憾,他認為大家并沒有戳到行業(yè)的關鍵問題。他說:“我不太認同‘調改’這個詞,暫時給你解決這些問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抄襲一些好的企業(yè)的經營之道,解決的是短期問題。我認為這個調改是不夠的?!?/p>

他又說:“今天中國零售業(yè)的企業(yè)家,我認為最缺的是認知水平,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么玩?!?/p>

對行業(yè),侯毅給出了比較悲觀的看法:“我認為艱難時期里要有80%淘汰掉,20%留下來的就逐步變成世界零售企業(yè)了?!?/strong>

以下是《財經》與侯毅的對話整理:

圖片

揮別盒馬,迎接人生新階段

問:離開盒馬遺憾嗎?畢竟你干了那么多年。

侯毅:就看你怎么來看待自己,盒馬這八年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原來我在京東跟著強哥創(chuàng)業(yè),學會了怎么做電商,學會了一個初創(chuàng)公司如何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客戶價值去贏得市場,如何將物流做到快的極致去形成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如何用無條件退貨服務來贏得客戶的信任和依賴等等。盒馬也都有這些東西。

去阿里,跟著馬老師學習的是使命愿景的建立——如何建立一個組織的文化和價值觀,怎么來管理一個10萬人的大公司。眼界、格局,夢想,這是馬老師教出來的。進到阿里對我來說是個飛躍,從一個商人成長為一個企業(yè)家。原來我沒想過會管這么多人。

做盒馬僅僅是一個好的點子而已,八年克服了無數困難,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最后沒想到做成了。

至于是不是一定在你手里上市才是個圓滿結局?其實我們離上市只差一口氣,我們完全具備(上市條件)。有時候也蠻遺憾的,有兩天也想不通,過了那兩天就想通了,這篇翻過去以后重新走向新的人生不是更好嗎?

退休后,沒過幾天,我就到全世界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多想沒什么意思。交給年輕一代同學來做,有可能比我做得更好。

我自己認為這八年我的收獲還是滿滿的,個人的眼界、格局和能力進步很大,也交了很多的朋友。我最近蠻開心的,因為新的創(chuàng)業(yè)融資很順利,就一頓飯基本就談完了。說明這八年我在盒馬創(chuàng)業(yè)所獲得的人品、職業(yè)操守、行業(yè)口碑,工作能力,大家都很認可。

問:你在零售行業(yè)那么多年,也有很多積累,為什么不再創(chuàng)業(yè)做個超市呢?

侯毅:我喜歡創(chuàng)新,不喜歡做重復的事情。既然從生鮮行業(yè)出來了,世界這么大,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新的賽道來創(chuàng)業(yè)。從京東離開,我就離開了物流行業(yè),同樣從盒馬離開了,我就離開生鮮新零售行業(yè)。作為一個職業(yè)經理人,這是最基本的素質。

“一日三餐”的生鮮賽道是最大的品類和市場,但是這個賽道太擁擠了,有大賣場、超市、社區(qū)店、菜市場、前置倉、社區(qū)團購,包括我們這些新零售、電商,外賣平臺還有各種直播。有可能你在這個行業(yè)打得很好,某一天抖音就把你干掉了。

往高度競爭的賽道里擠,對初創(chuàng)公司來講,你沒有時間和資本去做成(大企業(yè))。把相當的時間、資本投入去做這個事情,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圖片

圖:侯毅

圖片

“調改”只能解決短期問題

問:今年胖東來成為了零售行業(yè)的標桿,你怎么看胖東來這家企業(yè)?

侯毅:今年大家提得更多的是胖東來,這是一個本土模式起來的,它有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服務也做得很好,團隊建設和員工福利都很好。他(于東來)是我蠻敬佩的企業(yè)家,他很有大愛,也幫助別人。但是其他人未必學了他的經營理念就能解決問題。

胖東來它在本地,它也不出許昌,去到鄭州就不行。它在本地是個相對壟斷的企業(yè),Mall、商場里面各種店也都是它的。它在本地有一個很高的利潤,所以體驗做得蠻好的,陳列做得好,質量也做得好,這都是(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投進去的。他的利潤高,有能力搞員工福利。

但是,換個地方試試看?在沒有壟斷的,充分競爭的市場,沒什么高毛利,哪有錢付這么高的員工工資?所以這個是不能學他的。

如果你跟他充分競爭,他受不了,他也做不到這么好的毛利率。我去年跟我們團隊說,我們去許昌開一家店,我們跟他打一仗,看看怎么樣。我如果進去,跟他面對面比拼商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比拼年輕人的需求潮流、比拼PB(Private Brand,自有品牌)的質價比?

胖東來也不是今天才火的,20年前就火了,無數的人去學習。2015年我做超市的時候也去學習了,但學了都沒用。為什么今天火?因為今天零售也沒路好走了。

問:永輝、步步高都在借鑒胖東來的方法論來進行門店調改,你怎么看待這個事情?

侯毅:今天胖東來調改了永輝、步步高,有些東西是這些超市沒做好的。

比如烘焙,當然不只是胖東來,盒馬也做得很成功,我們(盒馬)現在是中國最大的烘焙連鎖。胖東來幫他們把這個東西改掉,原來他們的烘焙做得很low,對現在的消費升級來講差距很大。還有把大部分的(不好的產品)改掉,引進了大量的自營品牌,有一定的新鮮度的。

他們用了“調改”,我不太認同“調改”這個詞,暫時給你解決這些問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抄襲一些好的企業(yè)的經營之道,解決的是短期問題。我認為這個調改是不夠的。

問:那你認為怎樣改才足以解決零售行業(yè)當前面臨的問題呢?從這些年你的公開發(fā)言來看,你對折扣店這種業(yè)態(tài)是高度關注的。

侯毅:原來大家認為折扣店是業(yè)態(tài),今天來看這個是完全錯誤的。

折扣店是一種經營形式,它需要你直接到工業(yè)源頭進行深度合作,你要有大量的自有品牌共創(chuàng)加工,同時要求最低的運營成本,才能保證最低的價格。這是一個完整的商品采購體系。

商品賣得便宜,這個相對容易,但是你把運營成本做得很低,就很難。只有運營成本做得低,你的毛利率才能追回,實現盈利。最后比拼的是誰的商品好,誰的價格便宜,誰的運營成本低。

第三你的商品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能力要強,不但是滿足需求,更要是創(chuàng)造需求、引領需求。

折扣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法,我認為這是折扣店的核心。一旦這個模式形成了,原來說的以渠道為核心的模式都要改,變成全新的經營形態(tài)。所以過渡就很難,要有點決心才能轉型過來。

原來許多企業(yè)是靠通道費,商品越多,通道費越多。大概80%商品是永遠賣不掉的,但是它賺通道費就夠了。但是今天做折扣店,你要有很強的選品能力,要求每個品都做出很大的銷售,才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利潤收入。如果你的品都賣不掉的,通道費沒有了,那立馬就完蛋。所以今天不是他不想改,而是沒有能力干這件事情。

圖片

學胖東來容易,學山姆難

問:這些年你頻繁提到山姆,也做了一些與山姆競爭的嘗試,山姆給你最大的沖擊是什么?

侯毅:山姆、Costco(開市客)他們有很強的市場和商品計劃能力,假如現在是3月份,我已經計劃明年這個時候我在賣什么,可以規(guī)劃到一年以后。過了春節(jié)以后就生產,明年冬季上市。

這里面就要研究消費趨勢,研究什么產品未來會成為主流,包裝怎么設計,這都是有充分的時間來讓你去研究、設計、定型。所以它有很多商品你從來沒見過,一下就引爆市場。

只要能引領開發(fā),那你的品牌就越來越強,定價相對貴一點(也沒關系)。今天山姆的定價完全不受市場影響,它代表行業(yè)標準、消費升級、商品創(chuàng)新。

今天一大半的中國零售業(yè),我們叫作“看品采購”——品牌供應商的商品來了,你挑一點,另外一個超市也在挑,同質化比例很高,那些品牌商主推的商品,一定是所有城市都在賣的,完全的同質化競爭。我們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很多都不具備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

今天如果你山姆做不過、Costco做不過,意味著向上你有兩個天花板。向下有無數(企業(yè))跟你打價格戰(zhàn),什么美團小象、叮咚買菜、七鮮、奧樂齊。所以你一定要脫離這個價格戰(zhàn)區(qū),走到一個更高層面的,以價值競爭為核心的位置。

問:山姆、Costco到中國,已經給出了成功的范本,中國本土的企業(yè)為什么不學山姆、Costco呢?

侯毅:沒這么簡單,山姆、Costco這些組織體它有幾個特點。

第一,他們的采購基本上都很資深。Costco他們品類老大基本上干了30年,一般的品類采購也干了10年以上,對這個行業(yè)很熟悉。

第二,代表行業(yè)最先進制造的那些頭部供應商,都是他們的長期戰(zhàn)略合作伙伴,甚至是幾代人的合作。比如說他要做薯片,樂事肯定是一個合作伙伴,樂事不行,那行業(yè)里排第二的品牌也一定是他們的合作伙伴,他們聯(lián)合研發(fā)、聯(lián)合開品。

第三,還有采購服務公司,全世界大部分的好的零售企業(yè)都有5家到10家采購服務公司。這些公司幫他們到全球去找商品。比如我采購牛肉,澳大利亞、美國、南美、俄羅斯都有好的產品,咨詢公司要去全球比價。

全世界最好的零售企業(yè),它的采購肯定是全世界采購的。西班牙最大的零售企業(yè)Mercadona(梅爾卡多納)在中國有100多人的采購團隊,大量的日化類產品都是在中國采購的。山姆跟Costco的競爭也是全球化的。Costco很多東西,比如胡椒粉來自印度、玫瑰鹽來自巴基斯坦,又好又便宜。反正比中國的零售企業(yè)賣得便宜。

所以說,“未來競爭是供應鏈競爭”。但中國零售業(yè)連本土采購都沒做好,就不要說全世界了?,F在中國沒有企業(yè)敢和山姆競爭,除了我們想跟山姆打一仗。

問:為什么其他企業(yè)不敢跟山姆競爭?中國本土也有很多大型連鎖商超、零售體,也可以去構建全球化供應鏈。

侯毅:我去年學了整整一年,跟著全球頂級的兩大咨詢公司,請他們來做項目,做盒馬鮮生的改革。他們帶著我們到全世界看,跟一些企業(yè)的CEO做深度交流,聽人家講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去做,有什么機會點。

今天中國零售業(yè)的企業(yè)家,我認為最缺的是認知水平,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么玩。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團隊。中國零售1993年起來的時候,家樂福、麥德龍進中國市場,他們工資很高。當時有一大批名校出身的人才去了麥德龍、家樂福。但到了2000年以后,電商起來,傳統(tǒng)零售基本沒什么人才。今天許多企業(yè)人員普遍老化,70后還在一線工作。今天要進行新的組織變革,需要一批年輕團隊起來。

首先采購應該高薪。我去美國看到,Costco一個主產品類采購,基本上年薪在100萬美金,比一般的互聯(lián)網公司高。在中國,金融行業(yè)的總裁才會到這個水平。一個小的品類采購,年薪30萬美金。這個行業(yè)需要高工資,讓這些人長期穩(wěn)定在里面深耕。

中國零售企業(yè),給他3萬、4萬月薪已經很高了,但是他負責的采購可能有多少個億,任何一個“返點”就是上百萬甚至上千萬。如果你沒有給他很高的薪資,他留不住?;蛘咚灰命c回扣,采購腐敗,就是多少錢,太容易了。

還有一個問題,短期的經營風險企業(yè)怎么看。要改,你就不能說我只改一部分,要么就大改,要么就不改。這半年里業(yè)績下降,如果你不是上市公司,老板暫時扛得住,那沒問題,但是上市公司你扛得住嗎?

所以到今天為止,改革這件事情,唯一一種發(fā)生的可能就是你活不下去了,決定徹底改一次。

問:學胖東來反而會簡單一點?

胖東來就是說現在“調改”一遍,就是中國零售業(yè)擅長的——抄襲先進的東西。烘焙好,大家抄烘焙,哪個好大家抄哪個。但烘焙是山姆先做出來的,如榴蓮千層蛋糕、瑞士卷,大家學了山姆,大家一起火,所有這些創(chuàng)新都是在山姆。我們的超市缺少創(chuàng)造新潮流的能力。

圖片

中國傳統(tǒng)零售行業(yè)被電商帶進坑里了

問:回到零售行業(yè),從全世界來看,中國零售企業(yè)的發(fā)展與成長,似乎是一條獨立的路徑?

侯毅:中國零售業(yè)的發(fā)展大概有幾個時間節(jié)點。

第一個在上個世紀90年代,電腦起來的時候可以聯(lián)網了,解決了超市的連鎖問題。原來要教門店怎么補貨,后來數據傳遞就實現了。第二個時間節(jié)點是1999年開始到2006左右電商起來,就是互聯(lián)網帶來電商的變革。2014年開始到現在為止,是移動互聯(lián)網帶來的變革,像盒馬、抖音、美團,移動互聯(lián)網解決了實時性的問題。

但是,這三個變革里,實體零售都在做網上商城、小程序和O2O平臺連接,企業(yè)的全面數字化等等,我認為都是錦上添花,不能解決商品競爭力和客戶價值創(chuàng)新的問題。從2000年開始到今天的25年來,都是講電商、講流量、講數字化,但沒有一個企業(yè)實際上是把商品的本質做好的。

中國哪個企業(yè)說自己是全球化采購的?沒有的。要全球比價以后,找到成本極低的好商品以后,你的采購才是有價值的。找到產品基地、原產地,然后你把采購變成長期的供應,形成你商品上的競爭力。

這是我說的,中國傳統(tǒng)零售業(yè)這25年來被電商帶進坑里了,忘了零售的本質。

問:傳統(tǒng)零售企業(yè)的競爭力為什么不夠?

侯毅:早期零售業(yè)的日子很好過,沒有充分的競爭,沒有經過國外幾次大的經濟危機的挑戰(zhàn)。像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零售業(yè)實際上是沒什么影響的。消費升級、房地產興旺,大家也很有錢。

我認為艱難時期里要有80%淘汰掉,20%留下來的就逐步變成世界零售企業(yè)了。經過幾輪洗牌以后,那些零售企業(yè)知道自己活下來需要靠什么。

世界零售企業(yè)他們也是高度競爭后活下來的,英國的、美國的、全歐洲,我去看過,很多都是百年零售企業(yè),都是這樣過來的,而且模式基本上都一樣的。全世界資源大家共通、共享,采購資源共享,包括營運能力的共享,大家同樣走到這么高水平的一個企業(yè)。

中國企業(yè)跟它們差距很大,你不往它們靠,就絕對趕不上。今天來了山姆、Costco,奧樂齊也進來了,中國這么大市場,每個企業(yè)很想進來,如果它們都進來了,你面對全球化的企業(yè),競爭不過,那市場肯定會再一次給外資了。

問:如果它們都進來了,本土零售企業(yè)一定會輸?

侯毅:中國零售的東西真的太貴了,日本零售便宜到你不可想象。如日本OK超市、業(yè)務超市等,它的橄欖油,一升橄欖油我們最便宜的大概是59塊錢,在那邊買39塊錢,我全世界找都找不到這個東西。后來一問,這個廠是在西班牙,他們收購的。一盒冷凍水餃,基本在100日元左右(人民幣5元)

又比如一瓶水的瓶子,在歐洲,瓶蓋子只有(中國的)一半厚,減了三分之二的原料。瓶身,就很簡單的模具,現在連貼紙都不需要了,他們成本就很低。消費者買水就是為了喝這瓶水,瓶子僅僅是一個運輸包裝工具,不會說誰買瓶水,要看瓶子很好看才買。

如果今天他跟你打價格戰(zhàn),你賣1塊5,他賣1塊3,(競爭不過他)。

問:對今天面對改革的零售企業(yè),你有什么建議嗎?

侯毅:你要解決消費者為什么到這來的問題。

比如說消費者到這來,要解決一日三餐的問題。一日三餐問題里面要解決幾個痛點,第一個是喜新厭舊,所以你的商品要足夠豐富,讓他每天吃得不一樣。

第二,變化要快,不斷地創(chuàng)新。因為我們做生鮮,要講究時令商品上線快,每個季節(jié)有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商品翻新速度很快。消費者到店里,有很多沒見過的商品,就會想買來試試。

第三,很多現在流行的健康趨勢也需要跟隨,推出各種各樣的健康產品。

你要明白消費者來這家店的目的,把這個目的列出來,拆分成5個維度、10個維度,在每個維度里細分,形成52周的商品計劃書,把每一個細分品類都做強做深。

圖片

線下實體零售完勝電商的時代會到來

問:離開盒馬半年之后,你怎么想到了要做寵物項目呢?

侯毅:我(最初)沒想到做什么,反正去看看。原來好多供應商(工廠)我都沒去過,趁這個機會一家一家去跑。很多工廠都是全球化的,為全球(市場)加工,有很好的產品、原料基地、基礎設備,在海外也有工廠。

盒馬去年底就做寵物了,當時也是高度關注這個新興市場。我也去看了整個行業(yè)的表現。寵物食品工廠那都是熱火朝天。每家工廠都在說,我今年又擴了300畝地、500畝地,今年上了多少流水線。

人還是要看命,一個朋友跟我講:“上帝還是蠻眷顧你的,當你想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現在寵物線下連鎖零售市場是完全空白的市場?!爆F在還沒有(大企業(yè))進入,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是線下連鎖為主,而且是個年輕化高增長市場,競爭沒這么激烈。

缺點是寵物市場相對人的市場規(guī)模小了一點,但做個小而美的公司做個10年,也能做個幾百億市值的公司出來。

問:打算怎么做呢?市場上有很多品牌,現在進去還有空間嗎?

侯毅:寵物賽道大概是最近這十年起來的。尤其最近幾年,養(yǎng)寵成為時尚,現在不結婚不生小孩的年輕人家里至少貓狗雙全,初高中生養(yǎng)寵物的也有很多,這個賽道是一個高速增長的賽道,年復合增長15%-20% 之間。

但整個寵物行業(yè)相對不完善。十年前電商大發(fā)展,中國的寵物食品主要在電商上賣,沒有線下實體店的。但你看全世界,寵物食品就是以線下實體連鎖為主的,美國有好幾家寵物上市公司。

互聯(lián)網品牌的今天的最大優(yōu)點,它起來很容易,因為所有的公共服務平臺都不是你的,物流不是你的,支付不是你的,工廠不是你的……所以它的投入成本,早期啟動門檻是很低。但是你會發(fā)現,要做大了,那后面的流量錢,你根本就買不起。但他不投錢就沒生意,到最后你發(fā)現全部是為電商平臺打工的。

我們做實體店,早期投資很大,你要經營很大的團隊,有采購、有運營、有物流,還有門店、系統(tǒng),但是消費者和流量是自己控制的,未來的經營成本就很低。我這個店在這個地理位置上,一公里也好,兩公里也好,周邊沒什么大的競對者,這個生意就是你的。線下的競爭,再激烈,它也有地理位置優(yōu)勢的。所以現在的線下經營成本已經遠低于電商,線下實體零售完勝電商的時代會到來。

明年春節(jié)后,我們會在上海長寧區(qū)開出第一家寵物鮮生店。

相關知識

聯(lián)商頭條:胖東來部分門店縮短營業(yè)時間;愛馬仕又漲價
盒馬“零”系列商品上線,主打安心買菜和減脂瘦身
專訪樂源健康:胖東來、盒馬自有果汁品牌的背后“大佬”……
盒馬要做中國版Whole Foods 全食超市?
馬思純的減肥歷程:毅力背...@小覓學姐學歷go的動態(tài)
入局中式輕食,盒馬意在“預制菜”?
盒馬大嘴“狂啃”四年?千億有機食品市場起風了
一站式購齊“真有機”,盒馬開啟有機生活節(jié)
馬鈴薯是低卡路里食物,為何薯條吃了會變胖?
小腿骨折外固定術后二個月能走路嗎?

網址: 盒馬前CEO侯毅:學胖東來,是因為沒路可走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4514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