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后飲食有講究
運動后飲食有講究
剛剛運動完,往往會有疲憊饑餓的感覺,這時候就需要補充能量,能量從哪里來呢?當(dāng)然是食物啊,而食物又分酸堿性,有些食物并不適合運動后吃哦。下面來了解一下。
目錄運動后喝什么飲料好運動后飲食有講究運動后不能做哪些事情運動過后為何體重還會增加運動前后十大飲食原則
1運動后喝什么飲料好
1、白開水
運動后喝什么?白開水最簡單不過了。在運動過程中,水分散失,因此,補水是運動后的頭等大事,其他散失的成分可以在運動之后的飯食補上。
2、堿性飲料
劇烈活動時,體內(nèi)熱量增加,出汗是主要的散熱方式。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不僅導(dǎo)致疲勞和體溫調(diào)節(jié)障礙,也會引起酸性代謝產(chǎn)物的蓄積,從而導(dǎo)致疲勞和運動能力的下降。因此,運動時的適宜飲品是含糖量在5%以下并含鉀、鈉、鈣、鎂等無機鹽的堿性飲料。
3、蔬菜汁
蔬菜汁中含有大量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而且蔬菜汁的熱量低,在運動后喝蔬菜汁既能及時為人體補充水分和其他營養(yǎng),而且有助排毒消化,有利于減肥。
2運動后飲食有講究
食物的酸堿性
許多人在體育鍛煉后常有肌肉發(fā)脹、關(guān)節(jié)酸痛、精神疲乏之感。為了盡快解除疲勞,他們就會買些雞、魚、肉、蛋等大吃一頓,以為這樣可補充營養(yǎng),滿足身體需要。其實,此時食用這些食品不但不利于解除疲勞,反而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人類的食物可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判斷食物的酸堿性,并非根據(jù)人們的味覺、也不是根據(jù)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學(xué)性,而是根據(jù)食物進入人體后所生成的最終代謝物的酸堿性而定。酸性食物通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糖類,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在體內(nèi)代謝后生成堿性物質(zhì),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變化。所以,酸味的水果,一般都為堿性食物而不是酸性食物,雞、魚、肉、蛋、糖等味雖不酸,但卻是酸性食物。
健康的體液
美國一位病理學(xué)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指出,只有體液呈弱堿性,才能保持人體健康。正常人的體液呈弱堿性,人在體育鍛煉后,感到肌肉、關(guān)節(jié)酸脹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體內(nèi)的糖、脂肪、蛋白質(zhì)被大量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chǎn)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zhì)。這些酸性物質(zhì)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guān)節(jié)酸脹和精神疲乏。而此時若單純食用富含酸性物質(zhì)的肉、蛋、魚等,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勞的解除。而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蘋果之類的水果,由于它們的成堿作用,可以消除體內(nèi)過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減少酸在膀胱中形成結(jié)石的可能。
人在運動后多吃一些呈堿性的食物來維持體內(nèi)酸堿平衡,進而起到減輕疲勞、補充能量的效果。
3運動后不能做哪些事情
不要蹲坐休息
蹲坐休息是非常普遍的做法,這是運動后不宜立即做的行為。運動結(jié)束后感覺累了,很多人就蹲下或坐下認為能省力和休息,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健身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深肌體疲勞。嚴(yán)重時會產(chǎn)生重力性休克。
因此,每次運動結(jié)束后應(yīng)調(diào)整呼吸節(jié)奏,進行一些低熱量的活動,例如慢步走走,做做幾節(jié)放松體操,或者簡單深呼吸,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臟,以利于還清“氧債”,加快恢復(fù)體能、消除疲勞。實在體力不支時也可讓同伴攙著走走。
不要貪吃冷飲
運動后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過后總會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以年輕人為主,大多喜歡買一些冷飲解暑解渴。保健專家告訴我們,此時人體消化系統(tǒng)仍處在抑制狀態(tài),消化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并誘發(fā)腸胃道疾病。所以吃冷飲也是運動后不宜立即做的行為。此時適宜補充少量的白開水或鹽水。
不要立即吃飯
運動后不宜立即做的行為還有吃飯,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jīng)中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nèi)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tǒng)活動的抑制。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yīng)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nèi)各器官的供應(yīng)相對減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它需在運動結(jié)束20-30分鐘后才能恢復(fù)。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dān),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
4運動過后為何體重還會增加
運動后為何增重
運動在減肥中主要起著兩個重要作用,包括:
1、直接消耗大量的熱量、氧化脂肪、減輕體重。
2、提升身體代謝消耗,增加日常能量的消耗,同樣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原因一、運動后體內(nèi)糖原增加水分駐留
其實,本來不運動,突然運動后的體重增加,主要不是脂肪增加,其主要的原因是身體內(nèi)的糖原增加以及水的駐留。
在運動中,我們的身體內(nèi)肌糖原和肝糖水大量消耗,它們是運動中最先供能的物質(zhì),有數(shù)據(jù)顯示它們在人體的總存量大約在250g到400g之間。而在運動結(jié)束后,由于運動的刺激,身體一般會比運動前儲存更多的糖原。
在專業(yè)運動員比賽前,常見如下的經(jīng)典飲食、運動安排:在賽前6天到4天,進行高強度、大運動量練習(xí),盡可能消耗糖原,在賽前3~1天,減少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并增加進食含糖食物。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肌肉中儲存糖原比以前增加1~2倍,在比賽時的耐力表現(xiàn)也更好。
運動后,在合理的飲食之下,肝糖原會快速補充。在補充的過程中,身體會按照糖原:水=1:3的比例來儲存大量水。也就是說,假如你在你身體儲存了100g肝糖原的時候,還要再儲存上3倍的水,也就是總重量達到了400g的重量增加。
總的來說,因為糖原的增加和水分的儲存,你的體重看上去就會是增加的了。
原因二、運動之后仍然補充水分
要說明的是,雖然在肝糖原的合成過程中需要按照1:3的比例來儲存水,但這并不是說運動完最好不要喝水,體重才能減輕。實際上,如果進行了大量流汗的運動后而不補充水分,容易使身體脫水,糖原也無法得到補充,身體反而會出現(xiàn)疾病情況。而如果進行的是高強度、間歇性的力量練習(xí),身體更是需要補充水分,在水分中還應(yīng)補充碳水化合物,已經(jīng)有實驗證實,在進行此類運動的過程中補充含碳水化合物的飲品,可以有效延遲身體疲勞感,使運動更加持久。
5運動前后十大飲食原則
1、做準(zhǔn)備時多吃水果
每天一道富含淀粉的主菜(通心粉、米飯、土豆)每餐要有面包干、面包,或者其他谷類食品;每天2到3個水果。在運動時間延長時需要再補充甜食和甜飲料。
2、晨練前不妨喝杯蜂蜜水
晨練前不宜吃東西,老年人可以喝杯蜂蜜水,提供能量。中年人及年輕人,早晨起來可先吃一些水果,多少提供一些能量,再去鍛煉。
晨練后 晨練的人食物中的熱量應(yīng)當(dāng)高一點,因其消耗的熱量需要通過食物來補充。
老年人 不宜補充太多的蛋白質(zhì),雞蛋吃1~2個,對于高血脂、高膽固醇的老人,吃一個蛋黃就行,碳水化合物不宜攝入太多,1~2兩足夠,最好多吃雜糧如全麥饅頭,喝一杯豆?jié){或一碗小米粥。早餐必須有蔬菜,水果可作為加餐用。中年人及年輕人 因為還要上班,再加上晨練后體力的消耗,早餐應(yīng)豐盛。多攝入蛋白質(zhì)食物,雞蛋1~2個,雞腿、瘦肉可適當(dāng)吃一點,一些雜糧饅頭或全麥面包也可適當(dāng)吃點,另外加一份蔬菜、一杯牛奶,提供人體必需的能量。
3、運動之前1小時進食
對于參加運動的人,只有一個詞:吃!但是至少要在您開始運動之前1小時進食。這樣是為了避免因為體力活動而導(dǎo)致消化功能紊亂。同樣,要避免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比如多汁的菜,油炸食品等。理想地來說,日常三餐和小點心能夠使機體定時規(guī)律地補充養(yǎng)分。
4、依照運動時間長短飲用500cc以上的溫開水
身體在運動中血液循環(huán)速度會加快,就算肚子覺得餓,也千萬不可馬上吃東西,以免血液快速流到腸胃道中,影響脂肪燃燒的速率。因運動時身體較容易流失大量的水分與電解質(zhì),如果不適當(dāng)適時的補充水分,很有可能會產(chǎn)生脫水現(xiàn)象,危害身體健康。
因此,每隔10-15分鐘補充一次水分是必須的,最好的選擇就是溫開水,才能讓熱熱的身體快速吸收不足的水分,切忌飲用冰水,有礙身體的熱量代謝率。
5、運動前可喝一杯無糖的咖啡
此外,也有研究指出,適量的咖啡因也能提升脂肪的燃燒率,如果能在運動前飲用一杯無糖、不加奶油球的咖啡,對于降低體脂肪也有幫助。但容易心悸、失眠的人,最好不要飲用咖啡,以免造成不適。
6、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
雖然在瘦身的過程中,熱量控制固然重要,但千萬不要以為餓著肚子運動會讓你更瘦,由于運動會消耗體內(nèi)的熱量與水分,如果空腹運動,反而會讓心理有補償作用,運動后反而吃得更多。因此,如果不是飯后1-1.5小時后運動,最好在運動前1小時,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如高纖餅干、優(yōu)酪乳、新鮮水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除了可避免運動過后血糖過度下降的不適癥狀外,也能增加運動的持久性與降低運動過后的疲勞感與饑餓感。而如果運動前還是覺得餓,亦可飲用低糖的飲品,如蜂蜜水或低糖豆奶等。
7、運動后吃少量的高纖食品
運動后的1小時內(nèi),可以適量飲用開水,補充過度流失的水分,也能減少饑餓感。待運動過后1小時以上,如仍覺得肚子餓時,再少量食用全谷類食物,可有效幫助身體燃燒脂肪,讓你的瘦身效果更加顯著。如果想要提高細胞的新陳代謝率,建議可以補充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如鮮奶、雞蛋、魚皮等。
8、運動后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運動后要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例如咖啡、汽水、和茶,因為咖啡因也有利尿的作用,會令你體內(nèi)水份的補充不足。雖然汽水也可以提供水份和醣類,不是適合的運動后飲料,大人和小孩最好避免喔!
9、運動后吃些堿性食物
專家建議,人在運動后,應(yīng)多吃些富含堿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等,以利于保持人體內(nèi)酸堿度的基本平衡,保持人體健康,盡快消除運動帶來的疲勞。
美國一位病理學(xué)家經(jīng)過長期研究指出,只有體液呈弱堿性,才能保持人體健康。正常人的體液呈弱堿性,人在體育鍛煉后,感到肌肉、關(guān)節(jié)酸脹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體內(nèi)的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被大量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產(chǎn)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質(zhì)。
這些酸性物質(zhì)刺激人體組織器官,使人感到肌肉、關(guān)節(jié)酸脹和精神疲乏。而此時若單純食用富含酸性物質(zhì)的肉、蛋、魚等,會使體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勞的解除。而食用蔬菜、甘薯、柑桔和蘋果之類的水果,由于它們的成堿作用,可以消除體內(nèi)過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減少酸在膀胱中形成結(jié)石的可能。
10、運動后一小時再進食
運動過后大約一小時后在吃東西,運動后比較容易接受各式飲料或是流質(zhì)的食物,而且同時可以補充水份,若是在運動后兩小時還沒有吃正餐的話,可以再吃固體狀的食物補充醣類和蛋白質(zhì)。例如三個水果(蘋果、橘子等等),兩個水果加一杯牛奶,500ml純果汁,兩個水果加一個優(yōu)格,兩片面包加少許果醬和一杯牛奶等等。
相關(guān)知識
運動前后飲食有講究
運動飲食有講究
運動前后飲食有何講究?如何合理安排飲食?
運動過后,如何飲食?有講究
運動前后飲食講究大
運動飲食有講究?這些原則不能忘
運動飲料4大功效?喝運動飲料有講究
運動飲料4大功效 喝運動飲料有講究
健身飲食有講究 運動后口渴不宜喝可樂
運動暴汗后正確充能的辦法 運動出汗缺失營養(yǎng)怎么補?運動后如何補水有講究!
網(wǎng)址: 運動后飲食有講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1234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